
PLC自动化工程师考试难度适中但需系统准备,其挑战性主要来源于知识体系的广度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以下是具体分析:
考试内容涵盖电气控制理论、PLC硬件结构及工业应用三大核心领域,需掌握以下知识点:
电气控制基础
包括低压电器分类(如交流接触器触点系统、热继电器双金属片结构)、熔断器保护机制、电动机制动方法(机械/电气制动),以及短路/过载/失电压等保护环节。
PLC技术核心
涉及CPU、存储器、I/O接口等硬件组成;整体式与模块式物理结构差异;梯形图(LAD)、功能块图(FBD)、结构化文本(ST)等编程语言的应用场景。
跨领域整合能力
需结合自动化流程设计(如生产线控制、能源管理)与故障诊断技能,例如伺服驱动器模式配置、威纶通触摸屏通讯等实操问题。
考试不仅考察理论记忆,更注重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编程逻辑转化要求高
需将电气控制逻辑转化为梯形图或ST语言,例如设计"温度超阈值自动启动冷却系统"的完整控制流程。
设备调试经验不可或缺
真题常包含伺服参数设置、PLC与触摸屏通讯故障排除等场景,缺乏实操经验者易失分。
限时操作压力显著
以90分钟完成100分试卷(含填空、简答、分析题),平均每道题解题时间不足2分钟,要求熟练度极高。
典型考试结构示例(基于真题还原)
| 题型 | 题量 | 分值 | 重点内容 |
|---|---|---|---|
| 填空题 | 10题 | 10分 | 电器分类、PLC组件名称 |
| 简答题 | 5题 | 30分 | 保护环节设计、编程语言区别 |
| 系统分析题 | 2题 | 40分 | 生产线控制逻辑调试 |
针对知识体系与实践短板,推荐分阶段突破:
基础巩固阶段(1-2个月)
使用权威资源库(如CSDN题库)系统学习低压电器、PLC结构等理论,重点研读带解析的试题。
仿真训练阶段(1个月)
通过三菱PLC仿真软件搭建实验平台,模拟"电机启停控制""故障诊断"等高频场景。
真题实战阶段(考前冲刺)
严格按90分钟时限完成全真试卷,针对性强化失分模块(如结构化文本编程或伺服系统调试)。
备注:考生普遍反映模块化设计、冗余组态等高级技能需至少3个月项目实践才能熟练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