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2025 年的到来,众多有志于投身健康管理领域的人士对该年度健康管理师的报考新规格外关注,其中是否需要专业背景以及非相关专业人员如何报考等问题,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清晰了解这些关键信息,不仅能为考生的报考决策提供有力依据,还能助力他们顺利踏上备考之路,为未来在健康管理行业施展才华奠定基础。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解读 2025 年健康管理师报考新规以及非相关专业人员的报考途径,同时梳理报名流程,希望能帮助大家答疑解惑。
2025年健康管理师报考新规:专业背景要求
2025 年健康管理师报考在专业背景方面没有严格限制。目前开放报考的多为三级(高级)健康管理师,报考条件如下:
工作年限相关:累计从事健康管理或相关职业工作满 10 年。比如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指导等相关工作满 10 年的人员,即便没有相关专业学历,也具备报考资格 。这一条件为有丰富实践经验但专业背景不足的人员提供了报考机会,认可其在长期工作中积累的实操能力和行业认知。
职业资格递进:已取得健康管理或相关职业的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后,累计从事该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满 4 年。例如持有中级健康管理职业资格证,又在健康体检机构从事健康风险评估工作 4 年的从业者,满足此报考要求 。通过这种递进式条件设置,鼓励从业人员不断提升职业技能和经验积累。
职称与工作年限结合:取得符合专业对应的初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后,累计从事该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满 1 年。假设取得初级康复治疗师职称后,在健康管理公司从事康复健康管理工作 1 年的人员,就可以报考 。该规定整合了职称与工作经验,拓宽了有一定专业基础人员的报考渠道。
学历背景要求:
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技工院校高级工班及以上毕业证书(在读应届毕业生也符合要求)。像健康管理、护理、营养等专业的技工院校高级工班学生,凭借其专业学习背景,具备报考资格 。
已取得健康管理或相关职业四级职业资格证书,并且拥有高等职业学校、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在读应届毕业生)。即有中级健康管理职业资格证,同时具备大专及以上相关学历的人员或在读学生符合条件 。
取得经评估论证的高等职业学校、大专及以上的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在读应届毕业生也符合要求)。涵盖大专及以上健康管理、预防医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 。
从上述条件可以看出,虽然有专业学历背景报考会更具优势,但没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只要满足工作年限、职业资格等其他要求,同样能够报考健康管理师 。
非相关专业人员报考说明
工作年限积累:非相关专业人员若想报考,可通过积累工作年限来满足条件。如在健康产业相关企业从事行政、销售等工作,只要累计时长达到 10 年,便符合报考标准 。在这 10 年工作期间,若能积极参与企业内部的健康管理项目,积累对健康管理行业的实践认知,将更有助于后续的备考和职业发展。
先获取初级职称:可以先考取与健康管理相关的初级职称,如初级公共营养师、初级心理咨询师等,之后从事健康管理或相关职业满 1 年,即可报考 。通过考取初级职称,系统学习相关领域基础知识,弥补专业背景的不足,为报考健康管理师打下理论基础。
参加相关培训:参加专业的健康管理师培训课程是提升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的有效途径。培训内容涵盖健康管理基础知识、操作技能等考试要点,通过系统学习,非相关专业人员能搭建起健康管理知识体系 。许多培训机构还提供模拟考试、案例分析等实战演练环节,帮助考生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提高应试能力。例如一些线上培训机构,课程设置灵活,学员可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还有专业老师在线答疑,方便非相关专业人员随时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025年健康管理师报名流程
选择报考渠道:
健康管理师考试不支持个人直接报名,需通过人社局备案的第三方机构报考 。在选择机构时,要多方面考察。可通过咨询已考取证书人员,了解他们对不同机构的评价;查看机构官网,了解其办学资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信息;还可在相关评价平台查看机构的口碑和信誉 。例如一些在健康管理培训领域深耕多年、拥有专业师资团队、高通过率的大型教育培训机构,相对更值得信赖。
提交报名材料:
选定机构后,按要求填写报名申请表,同时准备相关材料 。一般需要提供身份证,用于身份核实;学历证明(毕业证),以证明学历水平,若为在读应届毕业生,需提供学籍证明;工作经历证明(若有工作年限要求),需加盖工作单位公章,证明工作时长和岗位;个人证件照,多为近期免冠彩色照片,尺寸和格式需符合机构规定 。提交材料前务必仔细核对,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避免因材料问题影响报考进度。
缴纳相关费用:
报名成功后,需按机构规定缴纳考试费用及培训费用(若参加培训) 。费用标准因机构和地区而异,可能包括考试报名费、教材费、培训费等 。缴费方式多样,如银行转账、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具体以机构要求为准 。缴费后要妥善保留缴费凭证,以便后续查询核对,若出现费用缴纳问题,可凭借凭证与机构沟通解决。
参加培训(若有需要):
多数报考人员会参加相关培训课程,以提升考试通过率 。培训形式丰富,有线上直播,可实时与老师互动交流;线上录播,方便学员根据自身时间灵活安排学习,反复观看知识点讲解;线下集中授课,能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与老师、同学面对面交流探讨 。培训课程内容紧密围绕健康管理基础知识、操作技能等考试要点展开,例如讲解健康监测方法、健康风险评估工具的使用等 。学员应按照培训计划认真学习,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课后练习。
备考与打印准考证:
根据考试大纲,利用教材、课程资料、练习题等进行全面备考 。健康管理师考试分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试两个科目,均为 100 分,每科达到 60 分及以上视为合格 。理论知识考试题型多为选择题,考查健康管理基础理论、医学基础知识等;操作技能考试题型可能包括案例分析、方案制定等,侧重考查实际应用能力 。在考试日期临近时,按照机构通知,在指定网站或平台打印准考证 。准考证是参加考试的重要凭证,务必妥善保管,注意上面的考试时间、地点等信息,提前做好考试准备。
参加考试:
考试一般分上、下午两个批次,如第一批次中,上午 8:30 - 10:00 考理论知识,10:30 - 12:00 考操作技能;第二批次下午 13:30 - 15:00 考理论知识,15:30 - 17:00 考操作技能 。考试时携带好准考证、身份证等证件,遵守考场规则,诚信应考 。在考试过程中,合理分配答题时间,仔细审题,认真作答。
查询成绩与领取证书:
考试结束后一段时间(通常 1 - 2 个月左右),可在指定网站查询成绩 。若两科成绩均合格,将获得健康管理师证书 。证书可在 “技能人才评价证书全国联网查询系统”(http://zscx.osta.org.cn/)进行查询,输入证书编号、姓名和身份证号即可核实证书真伪 。之后按机构或相关部门通知,领取纸质证书 。若成绩不合格,可根据自身情况,分析原因,调整学习方法,准备下次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