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考试作为我国经济领域重要的职称考试,在推动经济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从业者专业素养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对于众多有志于在经济领域深耕发展或期望通过提升自身职业资质来获得更好职业发展机会的江苏考生而言,了解 2025 年江苏中级经济师考试的各项关键信息,如报名条件及要求、考试通过规则、合格分数标准以及科目选择技巧等,是成功踏上备考征程并取得理想成绩的重要前提。接下来,将为大家详细梳理这些备受关注的内容。
2025年江苏中级经济师报名条件及要求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规定和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的通知》(人社部规〔2020〕1 号)相关规定,报名参加江苏 2025 年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生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高中毕业并取得初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 10 年。此条件适合高中毕业后较早进入经济领域工作,且已取得初级资格的人员,多年的工作实践积累与初级资格的基础,使其具备进一步挑战中级考试的能力。
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 6 年。大专学历在经济领域较为常见,6 年的工作经验要求旨在确保考生在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后,能够适应中级经济师考试对知识深度和广度的考查。
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 4 年。本科毕业生知识储备相对扎实,4 年的工作年限要求有助于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级经济师考试涉及的各类经济专业知识。
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 2 年。这类考生在接受了更深入、多元化的教育后,通过 2 年的工作实践,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较短的工作年限要求也符合其知识结构与学习能力特点。
具备硕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 1 年。硕士研究生在专业学习上更为深入,1 年的工作经历足以使其初步了解经济领域实际运作,从而有能力应对中级经济师考试。
具备博士学位。博士学历代表着在某一专业领域的深入研究,其知识体系和研究能力使博士毕业生在报考中级经济师时无需过多工作经验积累即可参与考试。
此外,对于知识产权专业人员,2020 年前按照相关规定获得的知识产权领域初级职称,可作为报考知识产权专业中级经济考试的条件。同时,取得导游资格、拍卖师、房地产经纪人协理、银行业专业人员初级职业资格,可对应初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取得房地产估价师、咨询工程师(投资)、土地登记代理人、房地产经纪人、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职业资格,可对应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取得资产评估师、税务师职业资格等相关职业资格,可根据《经济专业人员职称评价基本标准条件》规定的学历、年限条件对应初级或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并可作为报名参加高一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条件(江苏考区相关职业资格对应关系参照《江苏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在部分职业领域建立职称与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对应关系的通知》(桂人社规〔2019〕5 号)执行) 。需注意,若考生持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或者国外高等学校学历、学位报考,须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中级经济师必须在几年内考过?
中级经济师考试报考人员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应试科目,方可取得相应级别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例如,考生在 2024 年通过了《经济基础知识》科目,那么在 2025 年只需通过《专业知识和实务》科目即可获得证书;若 2025 年《专业知识和实务》科目未通过,则 2024 年《经济基础知识》的成绩作废,考生需在 2026 年重新报考两个科目。在一个成绩滚动周期内,每名报考人员对应的档案号。当报考人员报名时,若有尚在滚动期内的合格成绩,成绩管理遵循以下原则:若报考人员报考与上一考试年度同一级别、同一专业的考试,旧的档案号沿用,合格成绩的滚动期继续计算;若应试人员报名参加不同级别的考试,则之前的合格成绩滚动期结束。若报考人员的公共科目合格成绩在滚动期内,可以沿用旧的档案号报名与该公共科目相同级别、与上一考试年度不同专业的考试,公共科目合格成绩的滚动期接续计算。若报考人员的专业科目合格成绩在滚动期内,如果新报考专业与该成绩对应的专业不同,则该成绩的滚动期结束,报考人员获得一个新的档案号 。
多少分算及格
2025 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的合格标准为每科 84 分(全国统一)。中级经济师考试包含《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实务》两个科目,两个科目的均为 140 分,合格分数线按照试卷的 60% 划定,即 84 分。部分地区实施单独划线政策,分数线可能低于 84 分,这些地区包括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西藏自治区、四省涉藏州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四地州、甘肃临夏州、四川凉山州、乐山市峨边县、马边县及金口河区等。考生在这些地区通过单独划线分数线后,将获得仅在当地有效的职业资格证书 。考试题型的评分规则具体为: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选对得分,选错不得分;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全选对得,少选且选对部分选项得相应分数(每选对一个选项得 0.5 分),错选不得分 。
中级经济师考试怎么选择科目
中级经济师考试科目分为考试的《经济基础知识》和 10 选 1 的《专业知识和实务》专业科目。《经济基础知识》是所有考生均需参加的公共科目,涵盖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等 6 大模块,内容广泛,是中级经济师考试的基础。在选择《专业知识和实务》的专业类别时,考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结合工作需求和职业规划:若在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选择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能将日常工作与学习内容紧密结合,不仅有助于理解知识点,还能为职业晋升增添助力;在金融机构工作的人员,选择金融专业更贴合实际工作,有利于深入学习金融领域专业知识,提升在金融行业的竞争力。
参考专业难度和自身基础: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以理论为主,计算较少,对于文科背景或记忆能力较强的考生来说相对容易上手。其中,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刚需岗位,近 3 年平均通过率约 37%;工商管理知识体系通用,是基础薄弱考生的热门选择。而金融专业计算题占比 40%,公式图表密集,适合理科思维或从事数据分析岗位的考生,但需掌握 62 个计算公式;建筑与房地产经济专业需要一定的行业实操经验和项目案例积累,若没有相关背景,学习难度较大 。
关注行业发展和政策导向:如知识产权专业,随着新兴产业的崛起,处于行业风口,且有 15 省市给予额外补贴,对于有意向进入新兴产业或享受政策福利的考生而言,是不错的选择;财政税收专业则是体制内晋升的利器,考点更新率约 25% ,适合在财政、税务等相关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报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