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执业中药师考试共包含四门科目,分别为《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学专业知识(二)》、《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及《药事管理与法规》。
执业中药师考试分为四个科目,其中《药事管理与法规》为公共科目,药学与中药学考生均需考核。其他三门为专业科目,涵盖中药学基础理论、临床应用及综合技能。考试采用计算机化闭卷形式,所有科目均为客观题,包括A型(单选)、B型(配伍)、C型(综合分析)和X型(多选)等题型。考试时间安排在连续两天内,成绩实行滚动制管理:全科考生需在连续4年内通过所有科目,免试部分科目者需在连续2年内通过剩余科目。
报考需满足学历与工作年限要求:
药学/中药学专业:大专需4年工作经验,本科需2年,硕士需1年,博士可直接报考;
相关专业(如中医学、生物学等):工作年限需在药学/中药学岗位基础上增加1年。
符合条件且取得药学/中药学高级职称者,可免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二)》,仅需通过《药事管理与法规》和《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两科。
执业中药师证书是合法从事药品经营活动的必备资质,尤其适用于药店、医院药房等场景。持证者可被认定为主管中药师职称,并作为申报更高职称的依据。开设药店或担任药企管理者必须持有该证书,未达标者将无法通过资质审核。对于已取得执业西药师证书者,通过中药师考试后可注册为双证执业药师,拓宽职业发展路径。
考试难度如何?如何安排复习顺序?
建议从《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入手,掌握药物功效与临床应用;再学习《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强化辨证用药能力;随后攻克《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的药材鉴定与制剂内容;最后复习《药事管理与法规》,结合案例理解法条。零基础考生可借助培训课程提高效率。
成绩有效期如何计算?
全科考生从首考年份起,连续4年内通过四科即有效(如2025年通过一科,2026-2028年需通过剩余科目);免试考生成绩滚动周期为2年。
机考需要注意哪些操作细节?
考试系统支持标记题目、跳题作答,但提交后不可修改。建议提前通过模拟系统练习,避免因操作不熟影响答题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