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计 > 中级经济师 > 202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先报考一科还是两科一起报考 中经及格线

202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先报考一科还是两科一起报考 中经及格线

2025-04-02 15:46:17 来源:有考网综合

对于准备参加202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的考生来说,选择报考科目和了解及格线是备考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分析和建议,帮助考生更好地规划备考策略。

一、报考一科还是两科?

中级经济师考试包含两门科目:《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考生需要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这两门科目,才能获得中级经济师资格证书。

报考两科的优势:

一次性通过:如果考生备考充分,同时报考两科可以在一次考试中完成所有科目,节省时间和精力。

提率:备考两科可以系统地复习相关知识,避免因间隔时间过长导致知识遗忘。

报考一科的考虑:

减轻压力:对于时间紧张或基础较弱的考生,报考一科可以减轻备考压力,集中精力复习。

灵活调整:如果第一年未能通过,第二年可以继续报考未通过的科目,同时有更多时间准备。

成绩管理与选择建议

根据中级经济师的成绩管理办法,若考生报考的科目在滚动期内且符合相关要求,合格成绩将继续有效。如果未能通过其中一科,考生可以选择重新报考未通过的科目,成绩将保持滚动,避免重复备考已通过科目。

二、中级经济师的及格线是多少?

202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的合格分数线为每科84分,即140分的60%。这一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统一考试,部分地区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单独划线。

全国统一分数线:84分(140分的60%)。

部分地区单独划线:如西藏自治区、新疆南疆四地州等地区可能会设定相对较低的合格标准,但这些地区的证书仅在本地区有效。

三、压线能过吗?

如果考生的分数刚好达到84分,即为压线通过。根据评分机制:

单选题:每题1分,选对即得分。

多选题:每题2分,错选不得分,少选每选对一项得0.5分。

案例分析题:每题2分,错选不得分,少选每选对一项得0.5分。

因此,压线通过是完全可能的,但需要考生在复习中注重细节,确保在多选题和案例分析题中尽量减少错选。

中级经济师考完马上出成绩吗

中级经济师考试不会当场公布成绩,考生需在考后1-2个月通过官方渠道查询。具体流程如下:

成绩发布周期

考试结束后,试卷需经全国统一扫描、阅卷及数据复核,周期通常为60天左右。以近年为例:

2023年考试(11月11-12日)→成绩于12月13日发布

2022年考试(11月12-13日)→成绩于12月13日发布

查询方式

考生需登录中国人事考试网(cpta.com.cn),输入身份证号及姓名查询,部分地区同步开通短信通知服务。

复核机制

若对成绩有异议,可在成绩公布后30日内申请复核,复核范围限于漏评、计分错误等程序性事项,不重新评卷。

如果第一年只通过了中级经济师的一科,第二年备考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提高通过概率:

1. 分析未通过科目的原因

知识掌握不足:如果发现自己对某些知识点理解不深或记忆不牢,需要在第二年备考时重点强化这些内容。

答题技巧欠缺:例如在多选题或案例分析题中失分较多,说明需要提升答题技巧和应试能力。

时间管理问题:如果考试时时间不够用,说明需要在备考中加强模拟考试,提高答题速度。

2. 制定针对性的备考计划

基础巩固阶段(4-6月):重新梳理教材,结合考试大纲,重点复习未通过科目的基础知识。可以使用思维导图软件(如XMind)梳理章节逻辑,帮助记忆。

强化突破阶段(7-9月):通过刷近5年真题,总结高频错题,强化薄弱知识点。同时,利用题库APP(如经济师快题库)进行碎片化学习,每天练习30题。

模拟阶段(10月):每周完成2套模拟卷,严格控制时间,模拟真实考试环境。整理高频错题本,对比易混淆概念,强化记忆。

3. 选择合适的备考资料

官方教材:以人事考试网官方出版的教材为主,这是备考的基础。

辅导书籍:选择口碑好、质量高的辅导书籍,帮助深入理解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在线课程:利用网课资源进行学习,选择适合自己的老师和课程,尤其是对未通过的科目进行针对性学习。

4. 提升答题技巧

计算题:对于《经济基础知识》中的计算题,如需求价格弹性、失业率公式等,要熟练掌握公式并通过真题练习巩固。

案例分析题:对于《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的案例分析题,建议整理常见题型模板,如“问题诊断→理论应用→解决方案”的答题框架。

多选题:遵循“宁缺毋滥”原则,不确定的选项不选,避免选错倒扣分。

5. 保持积极心态

备考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但要保持信心,相信自己能够通过考试。同时,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如学习社群、论坛、答疑平台等,与其他考生交流学习心得和备考经验。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