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这座生态与发展并重的城市,在生态旅游项目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根据2025年广东省河源地区一级建造师考试的报名条件,以下是详细的报考要求:
一、报考条件
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申请参加2025年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
取得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专业大学专科学历: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4年。
取得工学门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3年。
取得工学门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硕士学位: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2年。
取得工学门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博士学位: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1年。
二、学历与专业要求
学历必须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承认的正规学历或学位。
工作年限计算截止日期为2025年12月31日。
全日制学历报考人员,未毕业期间经历不计入相关专业工作年限。
非全日制学历(如自考、成考、网络教育、电大等)的考生,其工作经验可计算取得学历前后的相关工作年限。
三、免试部分科目条件
符合以下条件的考生可以免试部分科目:
免试《建设工程经济》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符合报名条件,并于2003年12月31日前取得建设部颁发的《建筑业企业一级项目经理资质证书》,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人员,可免试《建设工程经济》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两个科目:
受聘担任工程或工程经济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具有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并从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20年。
免试人员需参加《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和《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考试
四、增报专业条件
免试人员只需参加《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和《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两个科目的考试。
已取得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择《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科目的相应专业报名参加考试。考试合格后,将核发国家统一印制的相应专业合格证明,作为注册时增加执业专业类别的依据。
五、报名时间与考试时间
报名时间:预计2025年6月10日至7月7日。
考试时间:2025年9月20日至21日。
一、《建设工程经济》计算题概述
《建设工程经济》科目为100分,考试时间为2小时。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其中单项选择题60道,每题1分;多项选择题20道,每题2分。计算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模块:
资金时间价值:包括现值、终值、年金等计算。
投资方案比选:包括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计算。
工程估价:包括工程造价、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结算等计算。
二、常见计算题类型及解题技巧
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
常见题型:计算现值、终值、年金等。
解题技巧:
现值与终值的计算:现值(PV)是指未来某一时点的资金在当前时点的价值,终值(FV)是指当前资金在未来某一时点的价值,考生需熟练掌握复利公式。
年金计算:年金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每期等额支付的资金。考生需掌握年金现值(PVA)和年金终值(FVA)的计算公式。
投资方案比选的计算
常见题型:计算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投资回收期等。
解题技巧:
净现值(NPV)的计算:净现值是指项目未来现金流的现值与初始投资的差额。
内部收益率(IRR)的计算:内部收益率是使净现值为零的折现率。考生需通过试错法或使用财务计算器求解IRR。
投资回收期的计算:投资回收期是指项目收回初始投资所需的时间。考生需根据项目的现金流情况,计算累计现金流达到初始投资的时点。
工程估价的计算
常见题型:计算工程造价、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结算等。
解题技巧:
工程造价的计算:工程造价包括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等。考生需掌握各费用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根据工程量清单进行计价。
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根据工程量清单中的项目,逐项计算各项目的费用。考生需熟悉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规则,并能够准确计算各项目的费用。
工程结算的计算:工程结算是根据合同约定,计算工程项目的较终费用。考生需掌握工程结算的基本流程,并能够根据合同条款进行计算。
2025年一级建造师备考建议
距离202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还有近一年的时间,考生可以根据考试时间制定科学的备考计划。以下是几点备考建议:
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
根据考试时间倒推,将备考分为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和阶段。基础阶段以教材为主,全面掌握知识点;强化阶段通过做题巩固知识;阶段则重点突破高频考点和难点。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公共科目(经济、法规、项目管理)与专业实务科目的复习时间应合理分配。建议考生在前期重点复习公共科目,后期集中攻克专业实务,尤其是案例分析题。
注重真题练习
历年真题是备考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真题练习,考生可以熟悉考试题型、了解命题规律,并查漏补缺,提升应试能力。
关注考试大纲变化
虽然202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大纲预计不会有大变动,但考生仍需关注官方发布的新考试大纲,确保复习内容与考试要求一致。
模拟考试,调整状态
在考前一个月,考生应进行多次模拟考试,严格按照考试时间作答,培养考试节奏感,并调整心态,避免考试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