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科技蓬勃发展的时代,无人机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各个领域,在郑州,越来越多的人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新兴行业的发展机遇,渴望投身其中。而要合法、合规地操作无人机,考取 CAAC 无人机执照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2025 年在郑州报考无人机执照的资格条件、考试大纲内容以及 CAAC 无人机执照的年审规定。
2025 年郑州无人机执照报考资格条件
年龄与学历要求:报考者年龄需在 16 周岁以上,这是基于心智成熟度和对自身行为负责能力的考量。16 周岁以上的人员,在认知、判断以及应对突发情况等方面,相对更能满足无人机驾驶所需的要求。在学历方面,需具备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因为无人机驾驶并非简单的机械操作,其背后涉及诸多复杂的理论知识。例如,在学习航空法规时,需要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才能准确把握法规中的各项条款,明确在不同场景下无人机飞行的合法边界;在掌握无人机飞行原理时,需要运用数学、物理等基础知识,理解诸如升力、重力、阻力等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更好地操控无人机 。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相对来说更有能力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 。
无犯罪记录要求:申请视距内驾驶员执照,需提供三年内无刑事犯罪记录证明 。视距内驾驶员操作无人机的范围相对有限,在目视可见距离内飞行,对飞行环境和周边安全的影响范围相对较小,但为了保障公共安全,仍要求报考者具备良好的社会信用和行为记录。而申请超视距驾驶员执照,则需提供五年内无刑事犯罪记录证明 。超视距驾驶员能够操作无人机在超出目视范围的空域飞行,其飞行活动对公共安全的潜在影响更大,因此对其过往犯罪记录的审查期限更长、要求更严格 。例如,若某人在过去五年内有过危害公共安全等相关犯罪记录,那么其在操作超视距无人机时,可能会因过往不良行为倾向,对更广泛区域的公共安全构成潜在威胁,不符合报考条件 。
身体条件要求: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操控无人机的重要基础,尤其是视力、听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报考者矫正视力需达到 1.0 以上,且无色盲、色弱 。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驾驶员主要通过视觉来判断无人机的位置、姿态以及周围环境状况。若视力不佳或存在色盲、色弱问题,可能会导致对飞行信息的误判,引发安全事故 。例如,在判断无人机与障碍物的距离、识别飞行指示灯颜色等方面,良好的视力和正常的色觉至关重要 。此外,报考者还需无传染性疾病、无心脑血管及精神类疾病,肢体无残疾 。传染性疾病可能在飞行作业过程中传播,影响他人健康;心脑血管及精神类疾病可能导致驾驶员在飞行时突然发病,无法正常操控无人机,危及飞行安全;肢体残疾可能影响驾驶员对无人机遥控器等设备的操作 。同时,报考者不能有长期服用依赖性精神药物的情况,因为这类药物可能影响驾驶员的精神状态、反应能力和判断力,不利于安全飞行 。
特殊类别报考补充要求(教员证):若想深耕于无人机教育行业,考取教员证,在满足上述基础条件的前提下,还需在取得超视距操控员证后,飞行记录达到 100 小时以上 。这是因为教员不仅要自身具备高超的飞行技能,还需要有丰富的飞行经验,以便能够准确、有效地指导学员。通过长时间的飞行实践,教员能够积累应对各种飞行情况的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向学员传授实用的飞行技巧、应急处理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等 。
CAAC 无人机执照考试大纲内容
理论考试大纲:
航空法规:深入学习国家关于无人机飞行的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 。明确在不同区域(如禁飞区、限飞区、适飞区)的飞行限制,了解飞行申报流程、手续以及违规飞行所面临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 。例如,要清楚机场净空保护区、军事管理区、人口密集区域等严禁无人机飞行;在一些特定区域飞行,需要提前向相关部门进行申报,获得批准后方可飞行 。
气象学知识:掌握与无人机飞行相关的气象知识,包括各种天气现象(如降雨、降雪、大风、大雾等)对无人机飞行性能的影响 。了解不同气象条件下的飞行风险,以及如何根据天气预报选择合适的飞行时间和地点 。例如,强风可能会影响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导致其偏离预定航线;大雾会降低能见度,影响驾驶员对无人机的目视观察和操控 。
无人机系统原理:熟悉无人机的组成结构,包括飞行器平台(机身、机翼、起落架等)、动力系统(电机、电池、螺旋桨等)、飞控系统(飞行控制器、传感器等)以及通信系统(遥控器、图传设备等) 。理解各系统的工作原理、功能以及相互之间的协同关系 。比如,飞控系统如何通过传感器感知无人机的姿态、位置等信息,并根据预设程序控制动力系统,实现稳定飞行和各种飞行动作 。
飞行原理:掌握无人机飞行的基本原理,如升力的产生机制(基于伯努利原理,通过机翼上下表面的气流速度差产生升力)、重力、阻力、推力等对飞行的影响 。了解如何通过调整无人机的姿态、动力输出等因素来控制飞行高度、速度和方向 。
空域管理:了解国家对空域的划分和管理规定,明确无人机在不同空域飞行的权限和要求 。掌握与空中交通管制部门的沟通方式和程序,确保无人机飞行与其他航空器的安全间隔 。例如,在一些繁忙空域,无人机飞行需要与民航客机等其他航空器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避免发生碰撞事故 。
导航与定位:学习无人机常用的导航与定位方法,如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北斗等)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掌握如何利用导航定位信息进行航线规划、飞行定位以及返航操作 。例如,通过 GPS 定位信息,无人机可以准确确定自身位置,并按照预设航线飞行;在信号丢失等紧急情况下,能够根据定位信息实现自动返航 。
应急处理:了解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如电机故障、通信中断、电池电量过低等,并掌握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法 。包括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采取正确的操作措施,较大限度地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 。例如,当通信中断时,无人机应具备自动返航或悬停等待的功能,驾驶员也需要掌握手动控制无人机迫降的技巧 。
模拟试题与案例分析:通过大量的模拟试题进行练习,熟悉考试题型和知识点分布,提高应试能力 。同时,分析实际飞行案例,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模拟试题涵盖上述各个知识点,以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等多种形式呈现 。案例分析则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实际飞行场景,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
实操考试大纲:
视距内驾驶员实操考试:
起飞与降落:要求考生能够熟练、平稳地完成无人机的起飞和降落操作,确保起飞过程中无人机加速均匀、姿态稳定,降落时能够准确控制高度和速度,实现安全着陆 。例如,在起飞时,要注意观察无人机的姿态变化,及时调整遥控器操作,避免出现倾斜、翻滚等异常情况;降落时,要根据无人机的高度和速度,提前做好减速和调整姿态的准备,确保无人机平稳降落在预定位置 。
悬停:在指定位置实现精准悬停,保持无人机在空中静止不动,且姿态稳定 。悬停过程中,要能够准确控制无人机的位置和姿态,克服风等外界因素的干扰 。例如,在有风的环境下,需要通过微调遥控器操作,补偿风力对无人机的影响,使无人机始终保持在悬停位置 。
水平八字飞行:按照规定的直径(一般为 6 米),完成水平八字飞行轨迹 。要求飞行过程中速度均匀、轨迹圆滑,准确控制无人机的转弯半径和角度 。这一操作主要考查考生对无人机横向和纵向操控的协调性以及对飞行轨迹的控制能力 。
原地 360 度自旋:操控无人机在原地进行 360 度自旋,自旋过程中保持高度稳定,速度均匀 。通过这一操作,检验考生对无人机航向控制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
超视距驾驶员实操考试:
视距内驾驶员操作内容:超视距驾驶员同样需要熟练完成视距内驾驶员的所有操作内容,且要求更高 。例如,在起飞、降落、悬停等操作中,对精度和稳定性的要求更为严格 。
姿态模式飞行:在姿态模式下进行飞行操作,姿态模式相较于 GPS 模式,对驾驶员的操控能力要求更高 。在姿态模式下,无人机仅依靠自身的传感器来保持姿态稳定,驾驶员需要通过遥控器精确控制无人机的姿态和飞行方向,而不能像在 GPS 模式下那样依赖卫星定位系统的自动修正 。这要求驾驶员具备更强的手感和对无人机姿态的感知能力 。
地面站操作:使用地面站软件进行航线规划编辑,按照给定的任务要求,设置航点、飞行高度、速度等参数 。在飞行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航线进行调整,并完成应急返航操作 。例如,在遇到突发情况(如前方出现障碍物、无人机出现故障等)时,能够迅速通过地面站操作,使无人机改变航线或执行应急返航指令 。应急返航操作要求在模拟信号丢失等紧急情况下,能够在 30 秒内完成操作,且航向误差≤45° 。这一操作主要考查考生对地面站设备的熟练程度以及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
CAAC 无人机执照年审规定
执照有效期与审证周期: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CAAC 无人机执照)的有效期为 6 年 。虽然执照有效期较长,但审证频率为两年一次 。这意味着在两年的时间内,持照人需要完成一系列的年审要求,以确保其飞行技能和知识始终符合安全飞行的标准 。两年一次的审证周期,既能督促持照人持续保持飞行技能,避免因长期不飞而生疏,又能让管理部门及时了解持照人的飞行情况,保障空域安全 。
飞行时间累积要求:在两年的审证周期内,持照人需要在无人机云交换系统(UOM)上累积满 100 小时的飞行时间 。每一次飞行记录,都是持照人技能成长和保持的见证 。通过累积足够的飞行时间,持照人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飞行操作能力,熟悉不同环境和条件下的飞行特点,更好地应对各种飞行任务 。例如,在不同的天气条件(晴天、阴天、微风、大风等)、不同的飞行场地(开阔场地、复杂地形场地等)下飞行,都能积累不同的飞行经验 。这些飞行记录将作为年审审核的重要依据之一,管理部门会通过无人机云交换系统核实持照人的飞行时间是否达标 。
年审所需材料:
飞行记录导出:持照人需要从无人机云交换系统(UOM)导出在过去两年周期内的详细飞行记录 。这份记录详细显示了每次飞行的时间、地点、机型以及任务类型等信息 。它就如同持照人的飞行 “成绩单”,管理部门将依据它来判断持照人是否达到 100 小时的飞行时长要求,同时也能了解持照人的飞行活动是否合规,是否存在违规飞行记录等情况 。
执照原件:无人机驾照原件是年审的核心依据,管理部门要通过它查验执照的真伪、有效期以及准驾机型等关键信息 。确保执照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是保障无人机合法飞行的基础 。
其他可能材料:对于一些从事高风险作业领域的飞手,如电力巡检、石油管道巡查等,审核会更加严格,可能还会要求提供作业单位的证明材料,证实其在专业领域持续保持实操状态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持照人年龄较大或者有过飞行事故记录,管理部门可能要求进行体检,确保身体机能依然能胜任操控无人机;也可能安排心理测试,评估在复杂飞行场景下的心理素质 。例如,年龄较大的持照人,其身体的反应能力、视力、听力等可能会有所下降,通过体检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保障飞行安全;有过飞行事故记录的持照人,管理部门可能会通过心理测试,评估其在再次面临类似飞行风险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 。
年审流程与结果:持照人在满足飞行时间累积要求,并准备好上述所需材料后,按照管理部门规定的年审流程进行申请 。一般来说,持照人需要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指定的年审平台或前往指定地点,提交相关材料进行审核 。管理部门在收到材料后,会对其进行详细审查,包括飞行记录的真实性、执照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其他相关材料的完整性等 。如果审核通过,持照人的执照将顺利完成年审,可继续合法飞行;若审核不通过,管理部门会告知持照人具体原因,并给予一定的整改期限或相应处理措施 。例如,若发现持照人的飞行时间未达标,管理部门可能会要求其在一定期限内补足飞行时间,然后重新提交审核;若发现持照人存在违规飞行记录,可能会根据违规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暂扣执照甚至吊销执照等处罚 。若持照人在两年内忘记审证,申请空域和飞行报备的权限将失效 。自 2024 年起,CAAC 取消了执照有效期的自动续期功能 。这意味着持照人必须在执照到期前主动申请续期,需提前至少 30 天申请任一教员定期检查(针对教员等级),并通过实践考试后,所有教员等级才会得到更新 。在申请续期时,持照人需要提供符合局方要求的无人机云交换系统电子经历记录本上的 100 小时飞行经历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