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申论文化时事热点
用考网【申论辅导】 编辑:焯杰 发布时间:2016-07-06 10:42:10
申论是国家录用公务员的考试科目,只要考生在平时多关注社会热点,要考好申论并不困难。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公务员申论文化时事热点,欢迎大家阅读。
公务员申论文化时事热点:把黄金档留给原创节目
这些年,打开电视,充斥荧屏的综艺节目几乎成了“洋货”的天下,业界称之为“引进模式”,说白了就是向外国人买个好创意、好点子,拿来逗中国观众一乐。于是,收视率高了,广告来了,产业形成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电视人像流水线上的搬运工,做着动力不出脑的活儿,还挣个盆满钵满,何乐而不为?
这种便宜行事的“拿来”文化不是今天才有的。2000多年前,楚国有个名伶优孟,擅长假扮人物,贤臣孙叔敖死后,他假扮孙叔敖的样子上殿见楚庄王,庄王如遇故人,大为感动,竟欲许之相位。这恐怕是“拿来”的巅峰之作。然而,楚庄王总有醒神儿的时候,脱下衣冠,贤臣早已作古,优孟还是优孟。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大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每家卫视每年新引进节目不得超过一档”“黃金档引进节目每年不得超过两档”“‘中外联合开发’必须中方取得完全知识产权”。有人说这是史上最严的“限洋令”,标志着我国电视节目“买买买”时代的终结。在笔者看来,这不过是要脱去一些电视节目的“优孟衣冠”罢了。
近几年,引进模式给广电事业带来了新一波的繁荣,收视率高、话题高,更重要的是商业资本的滚滚流入。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一线电视人在与外方合作中学会了先进的制作技术和管理方式,国内观众也在异彩纷呈的“舶来品”中培养了国际化的审美能力。如果没有这个学习模仿的“拿来”过程,本土原创的数量再大,也是脆弱的。
然而,模仿是学习的起点,创造才是艺术的归途,“拿来”虽然方便,但也需要警惕。钱钟书在《宋诗选注序》中说:“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看了这个好榜样,宋代诗人就学了乖,会在技巧和语言方面精益求精;同时,有了这个好榜样,他们也偷起懒来,放纵了模仿和依赖的惰性。”
窘步相仍死不前,俯仰随人亦可怜。“拿来”文化产品,不是拿一台手机,一辆汽车,除了外表、功能之外,它还包藏一颗文化的内核。这个内核承袭怎样的文化传统?表达怎样的文化心态?传递怎样的文化价值?这些都会通过“拿来”的产品辐射出来。长此以往,我们的文化就成了“拿来”的文化,我们的价值就成了“拿来”的价值,今天尝到了金钱换的甜头,明天就会尝到丧失本土文化的苦头。
正因如此,在“引进模式”热火朝天的今天,我们需要泼一盆冷水,向“拿来”开刀,把黄金档留给“中国造”,大力扶植本土原创节目,让《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一年级》这样的优秀原创综艺节目大放光彩。所以,与其说“限洋令”是一纸“禁令”,不如说是一声“号令”,吹响的是我国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的“集结号”。
公务员申论文化时事热点:别拿“商业噱头”搭艺术便车
近日在北京王府井商圈出现的一个少年半裸雕塑引发网友热议。另外,常营一家购物中心楼下也有让人吐槽的雕塑作品。与传统意义上的审美观念不同的是,这些塑像的尺度有些超乎寻常,而且多数人认为塑像本身“美感不足”。这不免让人思索,在商业场所设置这些雕塑是否妥当,究竟是艺术还是“商业噱头”?
近年来,中国在某些方面好像越来越开放了,比如大城市街头或景区里的人体雕塑,就有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趋势。这应该说是好事。优秀的城市雕塑是一道美丽风景,可以提升城市的品位和格调,能在一定程度上陶冶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情操,但前提是“优秀”。这个指标并不容易达到。像前面提到的那些雕塑,我看了一下图片,说实话真的是“美感不足”。至于“尺度大”,只能说见仁见智;那些质疑者的意见,也多少有些道理。
比如,去年有报道说,陕西华清池杨贵妃出浴雕塑遭“非礼”,一些男性游客抱着“杨贵妃”的大腿拍照,还嬉皮笑脸地“袭胸”。其实,表现杨贵妃出浴的雕像,也不一定非得裸体不可;身披浴巾让双峰若隐若现,说不定更美。欧洲街头有很多半裸或全裸的男女雕塑,但它们大多比较高大,或者基座够高,有些还设置在有围栏的草坪中,游客想摸也够不着。虽然雕像不是真人,但大庭广众之下对其“非礼”,实在不雅,有违公序良俗,更不利于青少年心智与认知的健康成长。
即便是欧洲城市的街头雕塑,真正全裸的人体其实并不多,大家知道的也就佛罗伦萨街头的大卫、海神、大力神等男性形象;凡尔赛宫花园里的雕塑,下体都是遮住了的。而且它们大多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现当代的雕塑多半都“衣冠楚楚”。而早先那些雕塑,基本上都跟当时的特定历史、神话传说和风俗有关;何况就风格而言,它们可以说跟周围的环境尤其是古老建筑都极好地融合在了一起。这方面,我们存在先天不足,是学不来的。这也是王府井商圈和常营一带出现那些雕塑后,市民颇感不适的原因之一。
至于欧洲那些最负盛名的人体雕塑,不管是全裸还是半裸,都在博物馆里呆着,并没有被放置在大街上任其风吹雨打,更不用说安放在商场了。王府井商圈那些裸体雕塑,放在798艺术区之类场所是可以的,但放在闹市区的公共场所,确实不妥,不伦不类。毕竟逛商场的人和参观艺术展的人,其审美素养和心理接受能力是大不同的。
毋庸讳言,商场放置尺度有点大的人体雕塑,有吸眼球博商气之嫌。这种以商业噱头搭艺术便车的做法,不宜提倡。所以,有艺术评论家呼吁公共雕塑引入评审制度,由专家(艺术家)主持,市民参与,这是有道理的。欧洲城市的建设规划,就包含城市雕塑的布局和遴选,这其实也是一种评审机制。说到底,城市雕塑是公共品,市民满意才是最高标准。
公务员申论文化时事热点相关文章:
【申论辅导】图文推荐
- 上一篇:公务员申论观察时报热点阅读
- 下一篇:公务员申论社会文化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