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网 > 公务员 > 申论辅导 > 《公务员申论社会热点材料》正文

公务员申论社会热点材料

用考网【申论辅导】 编辑:焯杰 发布时间:2016-04-19 08:49:12

  申论是国家录用公务员的一项重要考试科目,它结合实际,贴近社会,它考察考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平时多关注社会热点,是申论复习备考的方法之一。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公务员申论社会热点材料,供大家参考阅读。

  公务员申论社会热点材料:撤销学位点体现质量导向

  日前,教育部网站发布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14年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结果及处理意见的通知》,42所高校的50个学位授权点被评为“不合格”,将面临撤销,并且5年之内不得重新申请,其中包括部分“985工程”高校,引发社会热议。学位点撤销工作既体现了政府教育提质的决心,也传递出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导向、问责导向和改革导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发展更高质量和更加公平的教育。201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40%,但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仍然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研究生教育学位点是高校办学水平的象征,因此受到各个高校的普遍重视。但是,一些高校“重申报、轻建设” 的现象确实存在。打破学位授权的“终身制”,有利于督促培养单位更加重视质量建设。

  质量监管是政府依法治教的重要手段。从国际比较来看,学位点撤销是各国普遍采取的做法。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开始出现一些质量问题。日前被广泛报道的多起硕士论文严重抄袭事件表明,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内部质量保障存在比较严重的缺失,一些导师和高校尚未树立起质量自律的意识。因此,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初期,在第三方机构质量评估尚不成熟的情况下,政府部门的监管显得尤为必要。

  研究生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层次,具有很高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因此政府的质量监管需要依赖学术共同体的专业判断。据了解,此次随机抽评的学位授权点评估结果完全按照专家评议意见认定,被撤销的学位点均属于一半以上参评专家认为不合格者,这表明了政府对专业意见的尊重。但与此同时,我国学位点撤销在程序、方法等方面尚存在改进的空间。在发达国家,学位点撤销包含一系列复杂的程序,如同行评议、内部评估、校友与公众听证会、协商申诉等。与之相比,我国目前的评估程序相对简单,评估指标和数据并未完全公开,未来应该进一步推进此项工作的程序规范化、方法科学化和过程透明化,特别要给高校提供申诉的渠道。

  长远来看,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根本上依赖于高校自身质量意识的建立、质量文化的形成和质量保障措施的落实。在此次评估中,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主动撤销工程管理硕士,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主动撤销资产评估硕士,体现了这些高校的质量自律。政府部门在履行外部质量监管职能的同时,应进一步落实“管办评分离”的原则,培育第三方评估机构,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使学校更多通过自律机制保障和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公务员申论社会热点材料:新闻舆论工作

  2016年2月,近日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三大中央主流媒体视察,并召开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这是自党的后,继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新闻宣传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以来,又一次在新闻传媒领域发生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

  过去谈到新闻传媒领域,一直使用“新闻宣传工作”这个提法,而这次习在讲话中,用了一个新提法,即“新闻舆论工作”。这决不仅仅是简单的提法变化,而展现出习传媒思想的新理念和新认识。

  首先,它反映了时代的新要求。新闻传播的条件和背景在今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今天的社会存在与过去有很大不同,人们的社会意识必然也要发生相应变化,以求适应新的社会存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传输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给当今中国的舆论环境、舆论生态、舆论变迁等诸多方面带来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这种客观存在,有力地推动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变化。倘若我们不能适应和跟进这种变化,就很可能被时代所淘汰。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舆论新常态,驱使我们的工作理念不断发生变化。一方面,我们既要重视新闻宣传,另一方面,我们更要关注新闻舆论,并且要把“新闻舆论工作”作为我们主要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思路,要把“新闻舆论”置于工作中更加突出位置。习强调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而更加重视“新闻舆论工作”的传媒理念,正是尊重新闻传播规律的体现。

  其次,它体现了时代的新特点。当下的传媒工作,既不是单一纸媒时代,也非仅仅是电子时代,而是网络时代。网络时代的传媒工作,是纸媒、电媒、网媒等三大媒种并存,但是,应该看到,网络媒体对舆论场的介入更深,介入能力更强、介入面积更广,所以,今天舆论场所显示的复杂性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显而易见地,新闻舆论工作的难度和力度也是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

  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不能像过去那样只管从上而下的灌输式宣传,而应更加注意信息传播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流动,注意信息传播的平等性和互动性,注意信息传播的公共性和服务性,注意信息传播的卖点和炸点,注意信息传播的快发散和小圈子,也要注意信息传播的危害性和不可控,等等。

Copyright @ 2006 - 2017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