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网 > 公务员 > 申论辅导 >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新闻》正文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新闻

用考网【申论辅导】 编辑:焯杰 发布时间:2016-08-15 10:07:31

  申论是国家录用公务员的考试科目之一,也是考生公认的难点,在备考阶段多关注时事新闻十分重要,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新闻,供你参阅。

  公务员申论热点新闻1:

  还能说出几个类似于“证明我妈是我妈”的奇葩证明吗?还能想起你办证时东奔西跑,被各部门反复踢来推去的狼狈样吗?近日,公安部等12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改进和规范公安派出所出具证明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以后办事办证,对于有关部门可以核实解决的有些事项,就不用再去派出所了。这是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解决群众办证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明确政府部门职责、畅通梳理相互关系的一次有力尝试。

  群众办证办事,对应的是政府审批办理。对于一些基层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来说,这样的审批办理权可能并不算特别大,但是“手中有权,心中不慌”,他们有的将其看作高人一等的地位、增添收入的工具,有的对群众上门推三阻四,对办件办证爱答不理,进而产生“不作为”、“慢作为”。一边是权力带来的所谓优越感,另一边往往就是缺乏对业务的钻研,缺乏对公安部门办事流程的了解,以至于当真正需要为民服务时,要么就没有规范可循,要么就是不熟悉、不了解规定程序,于是想当然地让群众去公安派出所开具一些“奇葩证明”,或者人为设置门槛,要求群众补充一些不必要的证明材料,出现“乱作为”的情况。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对老百姓负责的事情,就是政府应当履行的职责。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手持的权力,实质上是人民群众依法赋予的,其根本目的在于为人民服务。当前社会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现象,额外让群众多跑一趟派出所,关键就在于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权力观在作祟。正是因为看清了这一点,公安部以人民为中心、以改革之精神,努力通过联合出台《意见》扭转当前一些地方和领域的不良局面,整改其中存在的要求群众到公安派出所开具证明过多过滥、缺乏统一规范等突出问题。需要强调的是,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办件办证涉及方方面面,有时候所需材料繁杂,所经程序冗多。如今公安部正在以钉钉子的精神去推进改革,认真梳理诸多事项办理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通过《意见》,既让基层派出所知道“开不开证明”,更让群众明晰“什么时候可以不去派出所”、“需要开的证明找谁开”等一系列问题,尽可能地让群众少跑冤枉路。简单说,就是只要公安不怕麻烦自己,群众就减少麻烦。

  当然,《意见》出台只是深化改革、优化服务的一个方面,群众办证办事的事项还有很多,哪些事项需要找谁办、怎么办等问题都需要做好统筹规划、逐一明确。这仅仅靠公安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长期以来,很多部门内部办理流程鱼龙混杂,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壁垒,办事群众就不得不在各窗口、各部门之间反复跑路。所以,为了避免“事事都去派出所”的再次发生,亟须进一步做好各部门内部关于群众办事事项的清理,该撤销的权限就撤销;进一步做好部门之间的政策措施衔接,依法规范、简化优化群众办事程序。特别是要进一步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核查,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从源头上减少办事群众开具证明的需求。这既方便本部门,又方便其他部门,更方便群众办事,何乐而不为呢?

  公务员申论热点新闻2:

  近日,深圳市宣布,今后新建医院一律取消编制、取消行政级别。目前,全市49%的医生已经没有编制。

  医院编制究竟是个啥?现行的医院编制制度起源于1978年的《县及县以上综合性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和2006年发布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规定“医院人员编制确定原则基本上是按床位定人”。编制成为政府管理公立医院的一种手段。政府通过核定医院编制,并根据编制数量给予财政拨款,监管和保障公立医院发展。

  然而,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定编定岗”带来的不公平现象和管理弊病日益凸显。一方面,有编制人员和没编制人员同工不同酬,编制外人员在基础工资、养老保障、职称评定等方面是“二等公民”待遇。多少意气风发的医学毕业生,削尖脑袋都要去公立医院,公立医院因此集聚了最优质的医疗资源。医生成为“单位人”,流动性差,多点执业改革进展不畅,民营医院招不到好医生。人们为了找到好医生看病,想尽办法往公立医院跑,加剧了看病难。

  事实上,随着公立医院发展加快,大部分公立医院的编制难以满足需要。在很多医院里,护理、医技、行政、辅助等岗位非编人员已占一大半,甚至存在部分医生是非编人员的现象。受限于编制数量,很多医院招不进核心人才,或是无法给予更高的待遇和更大的发展平台。由于编制有限,财政补助也无法再增加,其对医院的监管、保障作用微乎其微。医院主要收入已不靠财政补助,而是转向从患者身上赚钱,使看病变得越来越贵。

  时至今日,编制管理成为一块“绊脚石”,阻碍着医疗界人才的自由流动,妨碍符合行业特点的医务人员薪酬制度形成,不利于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公立医院难以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看病难看病贵顽疾久治不愈。

  眼下,公立医院改革进入深水区,取消编制是必然趋势。2011年3月,《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下发,明确公立医院属于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即“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日前,人社部宣布将“研究制定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的人事管理衔接办法”,这意味着公立医院将进入无编制时代。

  取消编制不代表取消财政补贴、医务人员待遇降低。从国际经验看,财政对医疗机构的补偿不一定通过编制给付,而可以通过购买服务来实现。我国医保对医院的补偿已占了大头,政府可以通过医保对公立医院进行补偿。从深圳的做法看,政府按照服务质量、数量、患者满意度等给予补贴,医生得到合理的报酬,待遇不会降低。取消编制之后,医生们的天地更广阔,没啥可怕的!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新闻相关文章:

1.公务员申论文化时事热点精选

2.2015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分析:新闻报道应脱离炒作思维

3.公务员申论文化时事热点

4.公务员申论政治时事热点精选

5.2016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分析:弘扬中国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

6.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指导

Copyright @ 2006 - 2017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