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申论考试高分范文
用考网【申论辅导】 编辑:焯杰 发布时间:2016-08-12 10:25:37
在公务员考试中,申论写作一直让不少考生感到困难,那么怎么才能写好申论写作呢?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公务员申论考试高分范文,供考生参阅。
公务员申论高分范文篇一:
纵观历史,秦、隋因奢靡浪费而昙花一现,汉、唐因励精图治而绵密细长。解放战争,我党得民心、赢天下,源于与百姓的同甘共苦、共克时艰;改革开放,取得傲人成就,基于与群众的并肩奋斗、追求卓越。然而,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今天,无论党风、政风,还是社会风气,却弥漫着贪图享乐、铺张浪费的气息,长此以往,国家永续发展堪忧,民族自立自强堪忧,社会文明进步堪忧!
铺张浪费,是指花费大量钱财和社会资源追求过分享受,本质即为满足欲望而衍生的资金、资源浪费,实质与勤俭节约之传统美德相悖。“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党无俭必败”。是故,要国家安稳、政民和谐,保持党风洁净、政风纯净、社风澄净是前提,树节俭之德、践节约之行、弘朴素之风是关键。
秉承“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节俭之德。所谓三公消费,指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即广大公众常提及的“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费旅游”等。当前,三公消费普遍存在费用过高、账目不明等问题,存有铺张浪费、贪污腐败之嫌,一直被公众质疑,严重危害政府形象。其产生根源恰在于部分地方党员干部以权谋私,贪图享乐,以致奢靡之风盛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我党一贯坚持的核心宗旨,“来自于人民”深刻诠释我党与人民的鱼水之亲,“人民满意不满意”一直也是衡量我党工作成果的重要指标。因此,只有从思想作风层面,深刻认知脚踏实地之涵义,方为厉行勤俭节约架起道德之桥。
夯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节俭之行。自古而今,历代先贤莫不是以俭朴为德,有白居易的“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的卦段;有陶渊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睿智。上下五千年,道德犹如文化,随着时代变迁,内涵亦在不断变化,而,俭朴却一直传承至今,不得不看到“俭朴之德”的强劲生命力,“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精神的沃土和源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岁月洗礼的俭朴之德,要能继续传承和发扬,则须贯彻于实践之中、体现于实干之中。弄虚作假不是实干、虚报浮夸不是实干,因此,只有坚持“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的勤勉,只有坚持“实干兴邦”的信念,才是良好工作作风的屏障,方能扬勤俭节约之帆。
弘“艰苦朴素”之风,是节俭之能。艰苦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曾几何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可以是一份满足;一杯茶、一盏灯,就可以是一份开心。但是,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富裕,社会攀比之风盛行,比服饰、比首饰、比房子……,有数据显示,中国奢侈品消费已然越过日本,成第一大消费国。同时,亦有外媒发表评论:中国的奢侈品,大多穿在身上、带在头上、吃到嘴里,鲜有充实进心灵的。愤懑、不平之余,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抛却传统美德的民族是危险的民族,抛却传统美德的国家是危险的国家。因此,只有从生活作风层面,坚守“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弘扬艰苦朴素之风气,方为倡导勤俭节约而凝聚能量。
“俭,德之共也;奢,恶之大也”。在当前铺张浪费极其严重的背景下,厉行勤俭节约正当其时。秉承“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扎“脚踏实地”之根;坚守“贪污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弘“艰苦朴素”之风;夯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扬“实干勤政”之帆,我们必将会扬勤俭节约之德、辉勤俭节约之光,以作风建设赢文明新风尚,走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之和谐发展道路!
公务员申论高分范文篇二:
纵览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城市建设都带动了现代化建设,改善了人民生活。然而,相伴而来的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也给人民生活增添了困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对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带动作用十分显著,但在一些城市也出现了城市病。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从根本上说,应在充分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科学推进城市建设。
坚持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效益并重。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建设从属于经济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这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有其必要性,但在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对美好生活有更多期盼的新发展阶段,则应从城市规划环节开始就牢牢坚持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效益并重,特别是处理好城市建设与自然、经济、 历史传承之间的关系,让城市有活力、有文化、有魅力。从城市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出现生态问题的症结在于城市没有实现绿色发展,也就谈不上美好生活。从城市与经济的关系来看,城市是区域经济的龙头,应着力提升竞争力,实现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良性互动。从城市与历史文化的关系来看,城市应成为文化传承发展的平 台和人们有归属感、自豪感的栖息地,尊重历史传承,促进社会进步,让城市魅力不断增值。
建设安全宜居的“弹性城市”。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基本前提是安全。由 于人口密度大、设施和功能集中,城市运行机能比较脆弱,发生灾害时受到的损失更大。我国大多数城市是按照工业化模式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集中,增加了城市面临的风险。建设“弹性城市”,是破解城市安全困境的有效途径。所谓弹性,是指有较强的消化吸收外界干扰的能力,并且遭遇灾害后能够快速恢复原有的结构、特征和功能。分布式的能源、通讯、垃圾与污水处理系统等,是弹性城市的特征之一,也是进入生态文明阶段城市建设的趋势。
以新发展理念提升城市吸引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发展新阶段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的重要指引。哪 个城市创新创业环境好、宜居性好、包容性好,哪个城市就能吸引人才。能够吸引人才的城市,科技、资金、信息等也会随之而来。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开放创新、包容共享的宜居城市,有利于更好集聚人才和激发人的创造性。拿农民工市民化来说,应努力在户籍、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让农民工享受与市民同等的待 遇,做好农民工社保转移接续工作,促进机会均等,提高城市的流动性和包容性。
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国 际上可持续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大中小城市基本呈正态分布,而且分工明确:超大规模城市集聚国际高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和商品交换;一般 大型城市和中等城市集聚区域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和商品交换;小城市则集聚周边农村生产要素,成为农民、农业的服务基地。城市的规模不同,功能定位就不同。完善城市功能,既要找准城市各自发展定位,又要提升协同发展能力。不应把城市建设片面理解为城市规模扩大,而应通过建设宜居宜业条件更好的中 小城市和小城镇来疏解超大城市的人口与功能,缓解城市病。城市发展方向应由做大转向做精、由扩容转向提质,持续提升城市宜居品质、服务功能和综合竞争力。
公务员申论高分范文篇三:
人生在世,短短数十载,从起点到终点,从诞生到死亡,从医院到坟墓,如同一条道路,曲折蜿蜒。路上有鲜花掌声,也有荆棘坎坷;有肯定支持,也有批评和质疑。如何在人生之路上,自信从容,漫步前行?需要每个人深入思考,徐徐图之,既要坚持走自己的路,有坚定的信念目标;亦要做到虚心请教他人,兼听则明。唯有如此,方能游刃有余,为人处世定能不负此生。
人生路,坚定目标是关键。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毛泽东,为民族之独立而革命;,为国家之富强而拼搏。缘何他们能够顽强拼搏,艰苦奋斗?根源在于,走自己的路,坚定个人的目标,没有因为曾经的质疑放弃。行百里者半九十,每个人,定要坚定信念,找准方向,选择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人生路,虚心请教是保障。三国争霸,魏蜀吴三足鼎立,给我们呈现了一场视觉上的饕餮盛宴。其中,刘皇叔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为世人津津乐道。反之,历数古往今来,王朝灭国之君王者,从骄奢淫逸的商纣王,到闭目塞听的胡亥,再到亲小人远贤臣的隋炀帝。历史无不告诉后人,虚心使人进步,虚心请教他人,听取被人建议,能够使自己有所收获,能够做到扬长避短,发挥自己长处,收获成功。反之,过度自负自满,听不进他人话语,只会固步自封,墨守成规。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人生之路,难道无数英雄好汉,引无数豪杰竞折腰。需要每个人徐徐图之,遇到困难,不能畏葸不前,不能因循守旧。唯有做到走自己的路,以信念引领前进的方向;同时兼顾倾听他人意见,虚心请教。如此,琴瑟和鸣、左右开弓、双管齐下,方能为个人的发展插上两翼,装上两轮。
公务员申论考试高分范文相关文章:
【申论辅导】图文推荐
- 上一篇:公务员申论高分范文精选
- 下一篇:国家公务员申论高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