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申论必备文化时事热点
用考网【申论辅导】 编辑:焯杰 发布时间:2016-07-20 10:43:20
公务员申论考试结合实际,贴近社会,它考察考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平时多关注社会热点,是申论复习备考的方法。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公务员申论必备文化时事热点,供大家参考阅读。
申论必备文化时事热点:亲近自然不能以伤害为代价
7月13日下午,湖北省防汛抗洪救灾新闻发布会宣布,决定,为应对梁子湖流域严峻防洪形势,湖北第二大湖泊梁子湖的牛山湖将于14日破垸分洪,同时永久性退垸还湖。(7月13日 荆楚网)
防汛是一场大仗、恶仗、持久战,既要针对眼前的紧急应战,也要着眼长远的科学应对;既要大量人员、物资的投入,也要天然蓄水池江河湖库的支撑。为了打赢这场持久战,湖北省采用退垸还湖的方式,在应急中谋长远,在防洪中保生态。
面对此次的水情、雨情、汛情、险情,受灾地区三分之二的党员干部、大量武警和无数群众都冲到了防汛抗灾的第一线,虽然经过了十几天的全力奋战,但是防汛形势依然严峻,内涝问题十分突出。其原因既在于雨下得太急太猛的不可抗力,也在于内湖天然蓄水能力的实际不足。前者无法改变,但后者大有可为,退垸还湖就是最好的举措。
退垸还湖,既是抵御新一轮强降雨,获取防汛救灾阶段性胜利的当务之急,也是提升防汛抗灾能力、推进绿色发展的长远谋划。
以梁子湖为例,上个世纪50年代梁子湖的水域面积为406.3平方公里,到了80年代湖面还有304.3平方公里,现如今湖面仅剩271平方公里。围湖造田、围湖造地使得湖面面积不断减少,水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梁子湖的蓄水能力随之降低。即使梁子湖依然是湖北省蓄水量第一大、面积第二大的淡水湖,但在经受四轮强降雨的侵袭之后,其水位还是比历史最高水位高出了0.05米。所以此时,采取退垸还湖方式,将一堤之隔的牛山湖永久并入梁子湖,既可提高生态防汛能力,度过当前的防汛难关,也可加大湖泊综合治理力度,改善水生态环境。
当前,湖北省将牛山湖永久并入梁子湖不是一次单一的退垸还湖,而是退垸还湖行动的又一次良好开端。近几年来,湖北省坚持“绿色决定生死”理念,开展了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效果显著。而此次,湖北省将在东湖治理的基础上,以防汛抗灾为契机,因势利导,大力推进梁子湖等湖泊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其中退垸还湖就是第一步。湖北省要把第一步走好、走实,在全省范围内竖起退垸还湖的标杆、立起禁止围湖造地的纪律“高墙”,从而以湖泊的健康发展,支撑保障“千湖之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新一轮强降雨即将到来,汛情容不得半分轻松。湖北省严阵以待,在防汛应急中谋长远,以退垸还湖的方式,保一方平安,谋绿色发展。此时,期待受灾群众能理解和支持,主动配合转移安置,也要求地方政府做好群众转移安置工作,解决他们的水困之患和长远发展的后顾之忧。相信只要万众一心,抗灾的胜利会早日到来,重建的家园会更加秀丽。
申论必备文化时事热点:手写通知书里的汉字情怀
“如果收到陕西师范大学的通知书请珍藏吧!因为它是全国唯一用毛笔手写的通知书”。学校老教授连续一周书写,年龄最大的已83岁,中国书协等的书法家们今年也参与。自2007年至今,随着该校第10年坚持手写录取通知书的消息曝光,此事再次引发网友关注。(7月17日《京华时报》)
这早不是那个“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的时代,无纸化、电子化的信息传递,让汉字抹去了字体私人化的特质,成为键盘侠指尖千篇一律的方块堆。十年坚守,陕西师大以亲笔信笺的姿势,表达了对汉语言的敬畏与传承,虽质朴得有些“笨拙”,却在一片冰心之下,传扬着手写书法的传统美感。
蝇头小楷,淡淡墨香。在人生路上,这张录取通知书里,有着厚重的人文情怀,有着严谨的治学姿态。两份通知书:一张毛笔手写版为收藏纪念版,一张打印版为入学报名使用,既无碍工具性,又彰显人文性。至于这十年的传统,就像学校说的:在当下社会,文字受到冲击,很多时候大家习惯敲电脑打字,久而久之甚至遗忘了书写的能力,“但书法艺术作为传统文化,它是民族的灵魂,作为师范类的院校,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坚持这样的传统。”
此前,一份大学生调查显示:近七成的学生认为自己写不好汉字,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有提笔忘字现象。当年,《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节目的走红,折射的恰恰是国人对汉字书写能力退化的隐忧。弱化的汉字书写能力,近年来不断被代表委员及专家学者提及,并成为文化层面的公共议题。“汉字书写考级”等提议,虽未落地为教育新政,但,“汉字危机”终究已成为紧迫的共识。一则,汉字书写等基本能力的训练,不仅涉及保存民族文化和强化民族认同,更是培养国民文化与审美旨趣的根本。二则,世界有世界的语言,民族有民族的文字,尤其是在全球化进程中,保持文化独立性与自尊感,需要对汉字有基本的情感与价值判断。
千百年来,汉字书写发展成一门独特的艺术门类,这固然是历史性产物,但,音与义、形与体的和谐之美,确实也是汉字独有的特质。早在2013年初,教育部就已公布《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要安排一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倏忽三年过去,各地执行情况恐怕算不上差强人意。语言文字的变化发展,自然有其生生灭灭的规律,但重外语轻母语的流弊,确实也是汉字危机的火上之油。
“横平竖直写字,堂堂正正做人。”自古以来,汉字的书写就超越工具理性,而成为文化濡染生活的重要部分。摒弃键盘去亲笔亲为,这终究是矫枉过正,眼下而已,起码有两点是需要纠偏的:一是营造汉字书写的文化氛围,加大书写能力对人生变化的权重;二是可以不写、但不能不会,教育环节应力戒短视思维,抓好汉字书写能力养成训练,让发现汉字之美成为课程任务。
一张手写体通知书,弄得外人心生万千感慨,一撇一捺之间,并非为赋新词的矫情,而是沉稳厚重的精神之思。不是每个高校都要效而仿之,而是社会需要反思:走丢的汉字书写能力,何时才能重新找回来?
公务员申论必备文化时事热点相关文章:
[公务员申论必备文化时事热点]相关的文章
【申论辅导】图文推荐
- 上一篇:公务员申论文化热点解读
- 下一篇:公务员申论最新社会热点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