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申论优秀范文
用考网【申论辅导】 编辑:焯杰 发布时间:2016-05-09 15:06:43
公务员申论考试需要考生掌握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写作技巧。想要提升申论写作能力,多学习范文的写作技巧。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公务员申论优秀范文,供各位考生阅读学习。
公务员申论优秀范文:中国品牌当能纵横四海
中国何时造出“高大上”的智能马桶盖?面对大批中国游客赶赴日本抢购马桶盖,有识之士发出忧心之问。如今,这一问题有了答案。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以空气净化器、电饭煲、智能马桶盖等公众普遍关注的消费品为重点,开展改善消费品供给专项行动、组织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工程,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一个小小的马桶盖,备受热议,与其说触及了“中国智造”的痛点,毋宁说触碰了中国品牌的“弱点”。那些卖断货的日本马桶盖,实际上不少产自中国,返销日本,又被中国游客买过来。媒体曾披露了一个案例,杭州一名居民在日本大阪购得一个马桶盖,发现产地竟为杭州下沙,感叹“兜了一大圈,买到的居然还是自家门前生产的东西。”这真切说明,中国有能力制造高质量的产品,却未能拥有与之匹配的品牌,以至于有人叩问:“墙内开花墙外香,国货国外被抢光。出口内销不一样,此中缘由费思量。”
很多时候,国货不是质量不行,而是知名度不够;不是价格高企,而是没有形成与品质相匹配的品牌效应。稍微上点年纪的中国人都会记得,中国品牌有过一段群星灿烂的历史。从熊猫彩电、燕舞录音机、雪花冰箱,到双星球鞋、回力运动鞋、海鸥照相机,再到英雄钢笔、乐凯胶卷、龙虎牌清凉油,国产品牌装点着那个年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国品牌曾经有过的辉煌,足以说明民族工业有基础也有实力,中国制造有市场也有潜力。在百花竞放的世界知名品牌大舞台上,中国品牌有理由也有责任占有一席之地。
也要看到,在今天的世界市场上,叫得响、立得住的中国品牌还不够多,从“连圆珠笔头上的笔芯钢珠,我们都生产不了”,到中国游客在海外被称为“会走路的钱包”……一幕幕场景逼迫人们思考:如何才能打造更多树得起的中国品牌?其实,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给出答案:“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此次《行动计划》从实施层面加以推进。没有品质,就形成不了品牌;不增品种,就难以满足消费者所需。没有“做专、做精、做细、做实”的工匠精神,就没有精致产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就是要对所从事的工作锲而不舍,对每一个细节精益求精,对用户的良好体验倾尽全力,对质量追求永无止境。
一个伟大的时代,应该有伟大的企业,应该有纵横四海的品牌。品牌被称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商业竞争的核心要素”,不仅是一家企业的名片,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象征,甚至决定着这个国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话语权。对于当代中国来说,亟待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品牌建设之路没有奇迹,只有努力的轨迹。惟有不断厚植“中国智造”的土壤,让大国工匠代不乏人且更有保障,让原创精神茁壮生长并获得保护,让诚信成为全社会的道德空气,让企业家精神得到更好发展,我们才能在这一轮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促动中国品牌厚积薄发,脱颖而出。
公务员申论优秀范文:新兴金融机构应把好准入关
在演艺界,很多明星既忙演出又操持基金,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而最近,他们中的一些人需要通过一场考试,才能重新获得基金从业资格。这是因为,中国基金业协会日前发布了《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对从业人员资质提出明确要求。
演艺界人士深度参与基金管理行业,是我国私募基金行业发展繁荣程度的一个侧影。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 25901家,备案私募基金27553只,认缴规模5.7万亿,实缴规模4.61万亿元,私募基金从业人员达到44.65万人。私募基金行业勃兴的同时,也伴随着“野蛮生长”的乱象。比如,一些机构滥用登记备案信息非法自我增信,一些机构从事公开募集、内幕交易,一些机构以私募基金的名义从事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活动。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从今年初开始,包括中国基金业协会在内的相关部门对整个行业进行整肃,以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根据其他国家的经验,私募基金往往是产生世界级投资大师的摇篮,也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所以全行业的整肃规范非常有必要,只有规范,才能有更好的发展。私募投资基金行业只是金融市场的一个角落,但其存在问题和有关部门采取的监管措施,却具有适用于整个金融行业的普遍意义。此次的整肃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严格把好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准入关口,用严格的条件筛选出合格的基金管理人;二是规范私募基金日常的运营管理,特别是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内容,比如近期出台的《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规定了募集主体、募集程序、账户监督、信息披露和人员法律责任等多方面内容。
近年来,伴随各类细分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百姓财富存量上升带来的理财需求激增,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推广普及,各式各样的理财服务机构以惊人的速度急剧膨胀。应该说,这些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对于填补传统金融机构投融资服务空白、践行“普惠金融”理念,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值得警惕的是,有相当一部分理财机构打的是理财的幌子,做的却是非法集资和“庞氏骗局”的勾当,骗局一旦败露,投资者就会血本无归。
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是监管部门的职责所在,要想有效保护投资者,首先要把好行业准入关。近期暴露风险的理财平台,多数存在监管职责不清、准入门槛过低和从业人员鱼龙混杂等问题,这些问题与行业准入的把控有很大关系。目前,传统金融机构的准入和退出已经有了比较严格的规定,而一些新兴的理财类金融机构却处于监管盲区,要想切实防范风险,必须厘清监管职责,尽快将其纳入监管的视野之内。
投资者的风险识别和风险承受能力千差万别,所以理财机构和产品也要分出层次,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理财产品的风险收益特点应当恰当匹配。一方面要对机构准入、从业人员准入和日常运营进行严格规范管理,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人。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志在富民”是很重要的目标。百姓的财富得来十分不易,金融行业切不可为了“把冰箱卖给爱斯基摩人”而放低门槛,吞噬老百姓的血汗钱。
【申论辅导】图文推荐
- 上一篇:公务员申论社会热点时评
- 下一篇:公务员申论考试热点范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