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解析
用考网【申论辅导】 编辑:焯杰 发布时间:2016-02-22 16:58:39
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2016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解析,希望可以对大家的公务员考试备考有所帮助。
申论热点:公共文化服务忌盲从
【热点链接】
公共文化服务,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包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资源和服务内容,以及人才、资金、技术和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内容。随着地方政府为公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城市公共图书馆免费向农民工开放,但去看书的农民工寥寥无几;一些地方兴建了文化馆、艺术馆等,但使用情况差强人意,部分场馆甚至门可罗雀。不禁感叹:公共文化服务忌盲从。
【公共文化服务盲从带来的问题】
1.只注重形式,忽视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所谓可及性,是指民众与公共文化服务之间的“适合度”,即服务的距离、时间、内容和方式是否便于服务对象享受服务。正是在可及性方面存在问题,导致一些地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了不少,但并未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2.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城乡配置不均衡。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匮乏问题;刚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民众弹性需求之间的矛盾,离城镇愈远,公共文化服务愈弱。真正下沉到农村基层的公共文化资源比较匮乏,农民在日常生活中不易享受到。
3.千篇一律、内容单一,没有很好地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相对接。比如,在许多农村地区,留守老年人、妇女和儿童占人口大多数,而送到农村的图书、电影等却千篇一律,没有考虑到他们的实际需求。许多城市把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建在交通不便的市郊。许多文化服务机构的开放时间与人们的上班时间重叠,不便于人们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对策】
1.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立足百姓需求,实现供需的有效对接。要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充分考虑公共文化服务场馆的选址是否便利城乡群众、服务设施是否能满足城乡群众需要、服务程序是否符合城乡群众文化习惯、服务内容是否贴近城乡群众生活等。
2.有针对地提供差异化公共文化服务。根据地方和基层特色,尤其是居民生产生活需要,不断拓展和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项目和内容,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的文化需求。针对城乡居民的需求差异,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应有针对性地提供更多差异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
3.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入户模式。根据年轻人上网和手机阅读的习惯,加快数字化阅读平台建设。加快研发、推广数字智能终端、移动终端等新型载体,开发移动阅读平台,方便用户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享受便捷式、个性化的公共阅读。
4.探索建立公共文化需求表达、评价和反馈机制。健全人民群众文化参与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惠民项目与城乡居民文化需求有效对接。设立能满足特殊群体文化需求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使农民工、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享受到同等水平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申论热点:低温津贴
【热点链接】
当“高温津贴”惠及越来越多劳动者的时候,在低温下坚持工作的劳动者却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现实:“低温津贴”很少被用人单位和社会舆论提起,许多劳动者的低温保护状况就像北方的冬天一样“冷”。
【标准表述】
低温下的劳动者不仅承受着恶劣天气的伤害,还承受着身体和精神的痛苦。低温下的劳动者“沉没的声音”迟迟得不到打捞的原因在于,这些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低端位置的人们,通常在话语表达上也处于一种弱势地位;而当他们的利益诉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表达,低温下的劳动权益保护就只能停留在文本里。
尽管一些地方出台了“低温津贴”支付的相关规范,甚至明确到了每月发放的具体数额;可是,让人痛心的是已有的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沦为“稻草人”,没有发挥应有的效力。
【具体措施】
一、健全政策法规完善制度设计,强化市场监督。国家层面应注重顶层设计,既然有《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国家就应制定《低温作业措施管理办法》,让“低温补贴”得到全社会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让低温补贴有规章制度可循;
二、政府要做好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利用网络媒体,加大对低温补贴政策的宣传力度,确保劳动者知晓具体的低温补贴政策,提高劳动者的维权意识;
三、政府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监督执法力量。对拒不执行低温补贴政策的,要采取强制措施,确保政策的顺利实施。
[2016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解析]相关的文章
【申论辅导】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