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位置:有考网 > 学历 > 中考 > 戊戌变法的背景 人物 时间和结果分别是什么  正文

戊戌变法的背景 人物 时间和结果分别是什么

2020-04-23 10:12:43来源:有考网综合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是指1898年6月至9月2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领导人物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但戊戌变法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至中南海瀛台,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共6人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戊戌变法时间

戊戌变法又称为百日维新。通过史料记载得知,戊戌变法时间为1898年6月至9月21日。虽然戊戌变法时间很短,但是戊戌变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晚清末年,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状况。在此情况之下,一批批有志之士纷纷站出来拯救民族危亡。此时,康有为、梁启超等学习了西方的政治制度,他们企图通过变法来拯救没落的清王朝。

1898年,康有为和梁启超主持了公车上书,他们希望统治者光绪皇帝能够采纳变法意见。这样的话,清王朝才能焕发新的活力。不久之后,光绪皇帝接见了康有为和梁启超,戊戌六君子将变法思想给光绪帝进行了传达。光绪皇帝了解变法内容后,仿佛看到了一丝曙光,为了挽救清朝统治,光绪皇帝在康有为等人的帮助下,开始了变法运动。戊戌变法的内容涉及到了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

因为戊戌变法的内容触动了贵族阶级和统治阶级的利益,戊戌变法实行了一百多天后,便被守旧派叫停了。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了戊戌政变。在慈禧太后的示意下,光绪皇帝被囚禁在中南海瀛台,为了躲避慈禧太后的追杀,康有为逃亡至法国,梁启超逃亡至日本。随后,谭嗣同、刘光第、林深秀等戊戌六君子被斩杀。1898年9月21日,历时103天的戊戌变法宣告失败。

戊戌变法的背景

戊戌变法是光绪在位第二十四年,也就是一八九八年六月十一日到九月二十一日所发生政治改革运动,也叫做百日维新和维新变法。那么戊戌变法的背景是什么呢?

关于戊戌变法的背景有几点,首先是十九世纪甲午战争后国家危机的逐渐加深,让变法逐渐露出水面,甲午战争的失败激发了人们对民族存亡的意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和早起维新思想实在产生。

第二国际形势,经济政治上需要的完善和进步改革。国内的时局动荡,帝国主义(英、法、美、德、意、日、俄、葡萄牙)的入侵和瓜分裂土,好好的一个国家被分割成七零八碎的,民族存亡危在旦夕。之后签订的《马关条约》让中国再一次割地和赔钱。清政府的统治让许多爱国志士对它非常不满,腐朽封建的统治让民族一步步的走向沦陷。政府没有积极采取改善,反而加税减少军队薪水,加剧变法的成长。

另外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侵略也加剧,本来对清政府存有希望的爱国的人们,也改变了不在安于现状投身革命。民族资本主义也受到官府压迫,很多商家逼于无奈被迫关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通过光绪同意发动政变,开始了救国的戊戌变法运动,他们通过变法来改革新政,就民族于水火,让人不受压迫,学习西方文化,促进思想的新解放。

所以说戊戌变法的背景主要是当时的国内外形势非常严峻。

戊戌变法主要内容

1、政治方面

(1)开放言路。光绪皇帝下诏,允许报纸“指陈利弊”,“中外时事,均许据实昌言,不必意存忌讳”。又下诏,凡院、部司员欲条陈意见,可以上书,通过本衙门的“堂官”(首长)代传。普通百姓可以到都察院呈递;

(2)精减机构。撤销詹事府(主管皇后、太子家事)、通政司(主管内外章奏)等六个衙门,各省也要做相应精减;

(3)任用新人。维新派杨锐、刘光第、谭嗣同都被光绪任命为“军机衙门章京上行走”(秘书),参与新政。

(4)仿效康熙、乾隆时的旧制,在紫禁城内开“懋勤殿”,使之实际上成为皇帝与维新派讨论制度改革的机构(未能实行)。

2、经济建设

康有为强调中国必须以工商立国,才能富国养民;[15] 另因为官办企业多弊病,故也着重鼓励民办企业、设铁路矿务总局、农工商总局,并在各省设分局、广泛开设农会,刊印农报,购买农具,订立奖励学艺、农业程序,编译外国农学书籍,采用中西各法切实开垦、颁发制器及振兴工艺给奖章程、在各地设立工厂、在各省设商务局、商会,保护商务,推广口岸商埠、开放八旗经商的禁令,名其学习士农工商自谋生计、倡办实业,促进生产、鼓励私人开办工矿企业。

3、教育改革

举办京师大学堂所有书院、祠庙、义学、社学一律改为兼习中西学的学堂;各省会设高等学堂,郡城设中等学堂,州县设小学鼓励私人开办学堂设立翻译、医学、农务、商学、路、矿、茶务、蚕桑速成学堂;派皇族宗室出国游历,挑选学生到日本游学废八股、乡会试及生童岁、科考试,改考历史、政治、时务及四书五经,以及定期举行经济特科设译书局颁发著书及发明给奖章程,保荐格致人才。

4、军事方面

改用西洋军事训练;遣散老弱残兵,削减军饷须支,实行团练,裁减绿营,举办民兵;颁发兴造枪炮特赏章程;筹设武备大学堂;武科停试弓箭骑剑,改试枪炮。

戊戌变法的意义

戊戌变法虽然遭到慈禧太后的扼杀而失败了,但是戊戌变法的意义影响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戊戌变法作为近代中国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这意味着戊戌变法的意义具有进步性。虽然戊戌变法遭到了守旧派的打压,但是戊戌变法为后来的辛亥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础。

纵观戊戌变法的意义,它具备多个方面。首先,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推动了国人思想的转变。在戊戌变法的影响之下,知识分子积极地倒向朝着维新革命派。戊戌变法失败后,拥护孙中山进行辛亥革命的人增多了。原本对清朝统治者抱有一丝希望的人,都转变成了革命党人。这位孙中山后来领导的辛亥革命提供了人力保障。其次,戊戌变法的失败促进了清政府的自我反省和改革。随着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认清了改革的必要性。

等到慈禧太后主掌朝纲后,便下令实行新政。新政内容包括废除科举制度,修建学堂,开办工厂更多个方面。第三,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将民主思想进一步进行了传播。戊戌变法之后,中国掀起了一场民主思想热潮,原来不敢讲“民主”的知识分子,都在积极地讨论民主与民权。戊戌变法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是戊戌变法的意义却是不容忽视的。戊戌变法将西方政治制度、西方文学思想传入到了中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相关内容:戊戌变法的背景 戊戌变法起止时间 戊戌变法的人物

同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