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网 > 公务员 > 申论辅导 > 《广西省公务员申论热点》正文

广西省公务员申论热点

用考网【申论辅导】 编辑:谢君 发布时间:2017-01-09 14:04:55

  在广西省公务员考试过程中,申论科目一直以来都是极为重要的科目,而时事热点是申论考试的常用素材,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广西省公务员申论热点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广西省公务员申论热点(一)

  守住煤矿安全生产红线

  10月13日,贵州省贞丰县挽澜乡荣胜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7人死亡;31日,重庆市永川区金山沟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33人被困,已有多人遇难。惨痛的事故一再发出警示:安全生产大如天,一丝一毫马虎不得。

  10月31日,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要牢固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红线意识,以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为重点,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系统建设,统筹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

  近年来,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煤矿安全投入、技术管理、队伍建设水平等有所下滑。近期,受发电企业冬储煤、冬季供暖、运输需求阶段性上升等影响,煤炭价格快速上涨,一些煤矿生产或复工复产提速。前期安全欠账叠加近期产能释放、产量增加,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严峻挑战。

  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煤矿安全,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年下降。但是,仍有一些地区和煤矿企业对重大灾害防治重视不够,煤矿致灾因素普查不清,安全措施落实不力,导致煤矿安全风险居高不下。

  确保煤矿安全,要坚持预防第一,严把规划、设计、建设、改造等各个关口,从源头上减少安全隐患。瓦斯是威胁我国煤矿安全的“第一杀手”。在瓦斯灾害预防方面,要坚持对规划区实行“先抽后建”、对准备区实行“先抽后掘”、对生产区实行“先抽后采”,综合防治瓦斯灾害。

  “祸在一时,防在平日”,要做好煤矿日常管理。突出超前预防、前端处理,安全隐患排查要紧紧盯住重点企业、关键环节、重要部位,确保排查不留盲区、治理不留尾巴,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确保煤矿安全,要严肃问责。企业既要落实主体责任,政府部门也需要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对存在违法违规煤矿擅自复工复产、不安全生产、未兑现承诺、超能力生产等问题的部门和企业负责人要进行问责,并完善煤矿安全监察长效机制。

  确保煤矿安全,要标本兼治。既要加强安全科技和信息化建设,增强安全力量,还要加强制度建设,构建严密有效的安全生产网。各地要坚持去产能信心不动摇、力度不减弱。按照去产能目标,下决心关闭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巩固煤矿安全根基。

  广西省公务员申论热点(二)

  改革“施工期”更要增进群众获得感 以民意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的改革路径,以“获得感”为试金石的改革衡量标准,清晰标定了改革中群众的分量,展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坚定立场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施工高峰期,通过具体改革举措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是赢得社会支持的关键。近期,从中央到地方的许多改革就体现了这一导向。在全国层面,中央出台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意见,保障农民权益最大化;民航票价改革正式启动,“特价票”有望增加。在地方层面,北京将于明年实施“京六”燃油标准,为市民送上一股清风;武汉改革住房公积金政策,没有工作单位的也可以享受……惠民政策的含金量让群众满意度提升,也让改革更加蹄疾步稳。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百姓关心期盼什么,党和政府就重视关注什么,改革就抓紧推进什么。党的以来,从行政优化、党的建设,到经济发展、社会管理,从民生保障到司法进步,改革之“全”、推进之“深”,前所未有。以民意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的改革路径,以“获得感”为试金石的改革衡量标准,清晰标定了改革中群众的分量,展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坚定立场。

  一域可瞻全局,一事可察理念。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首先要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扫除市场与民生盲点。以来的全面深化改革之所以赢得民心,很重要一点是下好了简政放权的“先手棋”,简除烦苛,禁察非法,不再有“盖章如走长征”的沉叹,审批长跑成了“短途接力”;不再有证明“我妈是我妈”的奇葩剧情,“办证多、办证难”大大改善,让企业与百姓少跑腿、好办事。从政府“端菜”到群众“点菜”的思路转变,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导向。

  获得感不仅来自实实在在的利益,也在于让更多人拥有了人生出彩的机会。以来,全国31个省份在权力清单下践行“有权不能任性”,为经济发展清障搭台;“五证合一”等商事制度改革、“营改增”等税制改革奏响创新创业的时代音符;医药、能源、铁路货运等重点领域价格市场化改革,增强了社会投资的积极性……在这个意义上讲,以顺民之需,施活力之招,疏通经济发展堵点,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拓展新空间,是重中之重。

  厚民之生,还要夯实公平之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主要民生指标却稳中有升,正是得益于社会保障领域的改革,不断抬升的“底线”刻度让社会更加温暖。当立案登记不再难、干部插手司法案件有记录可查,当户籍制度改革、随迁子女“异地高考”、养老并轨改革等逐渐填平“身份”鸿沟,人们在公平阳光下实现成果共享,才有幸福感与安定感。

  惠民更当借民之智,让创新蔚然成风。纵览创新实践,政府借力市场弥补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缺口,满足百姓需求;公租房“租改售”、农房保险、积分入户等民生改革试点的好经验得以不断推广……实践证明,依靠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基层的智慧与胆识,就能使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做到愿望和效果相统一。

  全面深化改革没有完成时,增进人民获得感也永无止境。改革路上,唯有政策含金量、群众获得感一个都不落下,且互为支撑、良性互动,我们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步履坚定。

  广西省公务员申论热点(三)

  坠楼副遭敲诈,若非庭审公众何以知情

  近日,深圳一男子朱某涉敲诈勒索罪一案在福田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朱某被控在2015年1月敲诈勒索时任深圳、副陈某及其家属高达数百万元。

  这位被敲诈的副,不是别人,正是今年年初在深圳福田某小区离奇坠楼身亡的陈应春。至今,陈应春坠楼原因未披露。这一事件,目前已经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阴影。

  但是,朱某为了敲诈得手,通过特殊渠道获得陈应春有三套房产信息、有关股权信息等,总价值超过千万元,这很容易让人产生与腐败相关的诸多联想。从常理上讲,朱某敢冒较大的风险去敲诈一个在位的副,如果没有足够有力的证据,应该不敢往老虎屁股上去摸。

  此事更加值得关注的是,是案件公开程序问题,这也是最让人困惑的部分。实际上,如果不是朱某涉敲诈勒索罪一案在福田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公众或许根本就不晓得,原深圳市副陈应春原来被敲诈勒索过。而这一案件为公众所知的时候,陈应春已经在半年前坠楼身亡。

  在这起案件中,目前,尚不知道陈应春有无贪腐行为,且他已经不在人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当初这起副被敲诈案也就此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之中。

  按说,就算是怀有敲诈目的的举报材料,一旦进入司法程序,也同样应该被重视,应该查清楚。有关方面,既需要查清楚敲诈者的犯罪动机和犯罪事实,同时,也要看看敲诈材料是否真实。在过去,其实不乏小偷偷出一个巨贪的案例,谁又能说,一起“精准敲诈”案件不会牵扯一个贪官?

  所以,有关方面关于陈应春被敲诈案是需要给公众一个说法的。这关系到,陈应春是否清白的个人问题,也同样关系到,有关方面是否在纵容腐败。如果,陈应春存在腐败行为,有关方面只追究敲诈者朱某,而对眼皮底下的腐败线索视而不见,这同样可能涉嫌渎职犯罪。

  离奇的背后是疑点,而疑点需要答案。

  哪怕一个官员是清白的,可是只要他卷入刑事案件当中,有关方面,理应及时向公众说清楚。当事人没有问题的话,也避免过多猜疑。虽然,具体案件会走司法程序,但是,涉及公共利益的部分,有关部门则有主动向社会澄清的义务,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司法程序,走到不得不让公众知晓的那一天。

  信息公开的迟滞必然背负着巨大的公信力成本。如果,有的官员仍然健在,还好说,但是,若像陈应春这样坠楼身亡,则真相难以复盘,只会令社会坠入各种猜疑,政府公信也失去了恢复的机会。这样的教训可谓深刻,亦足以令人痛心。

看过“广西省公务员申论热点”的人还看了:

1.2017广西省公务员申论热点

2.广西省公务员申论范文

3.2017年广西公务员申论热点

4.2017年广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5.2017广西公务员申论热点

6.2017年广西公务员申论热点时评

Copyright @ 2006 - 2017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