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疆省公务员申论热点
用考网【申论辅导】 编辑:谢君 发布时间:2017-01-02 14:15:55
申论是录用公务员的一项重要考试科目,为选拔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了解时事热点是提高申论分数的关键,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2017新疆省公务员申论热点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2017新疆省公务员申论热点一
由于外地牌照车在京出行限制多,一些司机独辟蹊径,租个京牌继续开,由此也催火了本已存在的北京车牌租赁市场。北京晨报记者日前走访调查发现,在二手车市场,一个京牌一年出租价7000至14000元,而倒腾京牌的“牌贩子”月收入可达三四万元。(12月19日《北京晨报》)
对于那些买车或是用车的群体而言,车牌无疑是“刚需”。在经济相对繁荣的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一张车牌往往是许多人在城市造梦的绊脚石。为了获得通往美好生活的牌照,他们或租或借,甚至不惜以身犯险游走在法律边缘,钻政策的空子。而北京火爆的车牌租赁市场,说明现有的法律规定,并没有或者说难以起到良好的约束作用。
早在今年年初,就有媒体调查发现,不少人通过网络论坛出租售卖北京车辆牌照。通过上网搜索可知,淘宝、58同城等网站平台上也有出租车牌的业务,年均价格在1万元左右。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在北京的二手车市场,租赁车牌的现象更是呈现出火爆局面。
与其他“贩子经济”如出一辙,“牌贩子”这个中间人扮演着至为关键的角色。由于北京普通小客车摇号中签比例连年降低,加上近两年网约车的推动,“牌贩子”的生意也越来越火。外地司机要想在北京进入网约车行伍,拥有一块京牌几乎是“硬杠杠”,不然就会在挣钱的路上遭受诸多坎坷。此外,京牌又是“香饽饽”,指标相对有限。在这种语境里,自然就会催热“牌贩子”揣着所谓的协议合同,伺机牵线搭桥赚取高额中介费的“贩子经济”。另有某些高端4S店也有提供牌照租用服务。先向持有闲余牌照的客户租用,再转租倒卖给其他客户,从中赚取不菲的差价。
如今,正在积极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这些“牌贩子”或4S店,从闲置的牌照上揩油,其实已经触碰法律规定,或是游走在有关政策的灰色地带。虽然“牌贩子”出具的合同中约定,车牌转让期内,出现任何问题,出让方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但是,车牌出租转让合同已经违反《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扰乱了国家对居民身份证和北京市对小客车配置指标调控管理的公共秩序。一切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免责协议,都不受法律保护。亦即是说,如果出现重大事故,警方在找不到司机的情况下,就会找车牌所有人,出让方也要承担事故责任。如果出现赔偿问题,出让方也可能需要赔付相应数额。所谓的免责合同,不过是“牌贩子”为出让方的担忧顾虑而书写的一份慰藉罢了。
也许是牌照出让方对相关法律并不清楚,也许是明知违法而心存侥幸,但说到底,还是闲置的车牌可以换取足以让人冒险的回报。随着产业链条的日趋成熟,法律的震慑作用,俨然已经难于阻挡“三方受益”的租赁市场。一面是京字牌照的供不应求,另一面是车牌租赁的如火如荼,这种现象的背后,既有出让方对闲置资源的充分利用,也有承租方对宝贵资源的迫切需要,看似合理却又乖张。
其主要后果,是容易扰乱小客车配置指标调控管理的公共秩序,以及造成交通事故后权责分担的各种矛盾。很显然,遏制车牌租赁市场的蔓延,仅靠法律框架的约束是不够的。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明知违法而偏偏为之。执法部门对于媒体的报道不能闻之任之,须对二手车市场和4S店展开暗中巡查,为打击车牌租赁市场树立反面典型,以实质行动为规范车牌使用搞好宣传。政策方面也有待修补完善,如何让那些有需要的人合理取其所需,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新问题。
2017新疆省公务员申论热点二
背景链接
装修好的办公楼大门紧锁,门前却成了菜地、废品场;主楼空着,既不敢搬又不作他用,几百人依然挤在小配楼里;曾经的豪华政府办公楼,如今改建成了敬老院……2016年5月,有记者再次跟踪调查广受关注的新建办公楼闲置问题,不同地方的差异景象,令人深思:如何唤醒“沉睡”的办公大楼,盘活利用好闲置的公共资源?
党的之后,中央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明确“严格控制新建和装修办公楼”;之后,又印发了《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许多已经规划好的、在建的、刚刚建好的地方办公大楼一时成了“烫手山芋”。闲置起来不敢用,又没有合理的处置,造成许多“不亮灯大楼”的尴尬。问题也随之而来,公共资源不能放任不管,更不能弃而废之。如何盘活闲置资源并最大化利用?考验着地方政府的责任担当和施政智慧。
综合分析
办公大楼被闲置,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唤醒“沉睡”的公共资源,虽然是各地基本的共识,但还多是停留在认识层面而缺少行动。从不少地方的情况来看,真正被重新使用起来的“沉睡大楼”太少,要么始终荒废着,要么重新改造后也因故不能“入驻”。同时,针对“如何处置”也存在不少分歧,如市场化招租或拍卖、用于公益事业或公共福利等,都让这个难题没有“确定解”。实际上,在没有认定清责任,甚至没有根据不同情况对闲置楼堂馆所进行“体检”,只是“一封了之”或“想办法甩货”肯定不行。哪些确实是地方政府必需使用的?哪些可以让渡给社会使用?哪些可以成为新产业的“孵化器”?这些都需要重新评估认定,细化标准,分类处置,物尽其用。
公共资源被闲置,本质上也是一种庸政懒政。一些地方政府在新建楼堂馆所上从规划之初就显出“简单思维”,或是“一把手拍脑袋”的“形象工程”,或是为了追求所谓“标志性”,或是为了追求豪华气派……似乎只要建起来就是一种“政绩”,既不考虑自身形象和实际需求,又不把公共财政用在“刀刃上”。同理,面对“中央禁令”,对那些不符合规定的楼堂馆所就一味闲置,在处置上态度不积极、办法不创新,总是透着“躲一躲”“避一避”“拖一拖”的心理,自认为“我不用,就没错”。实际上,任由其荒废,不仅浪费公共资源,更是一种庸政懒政、政治失责。说到底,如何对待和处置闲置的办公大楼,体现着一个地方政府的作风和行政担当,否则,公共资源未合理利用或不能保值增值,就有渎职嫌疑。
参考对策
闲置的办公大楼,从新到旧,就像一个大大的问号,在拷问着政府的执行力。对此,地方政府决不能抱着侥幸或惰政的心理,应尽快结合实际出台政策规定,合规合法地切实解决公共资源闲置的问题。
而从长远看,从一开始就掐灭“大兴土木”的苗头,从审批和制度管理入手、从纪检和监管上着力、从问责和追查上突破,用制度真正杜绝更多违规新大楼的出现,才是解决各类公共资源闲置的釜底抽薪之策。
2017新疆省公务员申论热点三
背景链接
2016年12月12日11时30分,江苏省泗阳县政府食堂准时开饭,来自史集街道的王维奇、陈业瑞、刘传航等3名农民工各自端着盘子,跟县里的机关干部们一起排队打饭,然后与干部们坐在一起用餐。这个机关食堂价格实惠,午餐9元就能吃饱吃好,而且对社会无门槛开放,大大方便了附近的民工和居民。(12月13日《现代快报》)
综合分析
[意义]
政府内部食堂对外开放,体现了当地政府亲民、爱民、接地气。普通民众走进机关食堂,与机关人员享受同等待遇,是另一种请进来的接地气。市民与机关工作人员在一个锅里打饭,一张桌子共餐,更显亲切,用餐过程中,市民可以感受机关公务人员真实的用餐现状,对身份特殊的公职人员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而机关工作人员接触各行各类的群众,可以聚集更多的民意和传递更多的上层信息。通过用餐互动交流,既增进了感情、又增长了见识,既打破了神秘、又消除了隔阂,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政府内部食堂对外开放,是改进作风、深入群众的体现。机关食堂对外开放使得机关单位更加透明,满足了群众的需求,使广大群众对机关干部的生活有了真正的了解,消除误解,增进了解,一举多得。对于政府机关和党员干部来讲,通过彼此间的交流,传递出了亲民爱民、艰苦朴素的党风政风,增长了见识,融入了群众,实打实的践行了群众路线。
政府内部食堂通过对外开放,低廉的价格会吸引就餐人员不断增多,势必会增加食堂的收入,这在很大程度上会缓解由就人员不稳定带来的成本压力。同时,还可以把机关食堂的一切放在阳光下晒一晒,在公众的眼皮底下,公众监督的力量也才会更强大,这对奢侈浪费、公费大吃大喝会起到很好的监督警示作用。
[影响]
政府食堂对外开放,势必会提高管理成本。比如,市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大都选择“一荤一素4元”价廉质优的菜品,加大了食堂的亏损面;又如,随着来自社会上的就餐人数剧增,对政府工作人员就餐和休息,势必会造成不利影响;再如,食堂就餐人员变得复杂起来,饭菜需求量大增,将会引发后勤保障和安保人员对公共安全、特别是食品安全的焦虑。
可见,政府食堂对外开放之后,亏损加重、影响公务员的工作和生话、公共安全和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等,这些问题的叠加,可能会转化为政府食堂对外开放难以为继的充分理由,最终导致“开放”措施不得不中途停摆。
参考对策
机关食堂对社会开放需要因地制宜,既要保证干部与群众消费的平等,同时也不能加大财政负担。政府后勤保障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食堂的管理,既要保持“略亏”服务特色,又要满足多样化就餐需求;既要保证政府工作人员正常的就餐和休息秩序,又要维护多数人的利益;既要使食堂供应的饭菜品种多样、价廉可口,又要确保食品安全。
[2017新疆省公务员申论热点]相关的文章
- 上一篇:2017内蒙古省公务员申论热点
- 下一篇:公务员申论范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