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江苏公务员申论精选范文
用考网【申论辅导】 编辑:谢君 发布时间:2017-01-23 14:16:12
申论精选范文的阅读对于备考2017江苏公务员申论的考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2017江苏公务员申论精选范文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2017江苏公务员申论精选范文(一)
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但在城镇化狂飙突进,城市建设“千城一面”的今天,名片上的字迹却变得模糊,城市文化的传承遭受威胁。在此关键时刻,只有保护和创新城市文化,才能使城市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
保护城市文化是打造特色城市的根本要求。城市文化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是城市的“根”与“魂”.“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的一首《忆扬州》,让我们领略了隋唐时称扬一益二的美妙扬州。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城市大拆大建,随意模仿,使得城市“千城一面”,完全丧失了城市的地方特色,而且城市文化传承和保护更是面临严峻考验,昔日文人墨客笔下的诗情画意即将成为回忆。城市文化饱含了城市的政治氛围、历史风貌和个性,是城市的历史文脉,只有在城市建设中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才能延续城市的记忆,确保城市的发展别具一格。
创新城市文化是文化传承的现实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如果脱胎于生活的文化不能随之变化,那么必将被发展的现实所抛弃。城市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并非一味的因循守旧,而应在保护中创新,让文化更好地代代相承。上海豫园旅游区,保留完好的江南园林,通过扩建,形成规模宏伟的仿明清商业建筑群,将历史渊源、民族风格融汇商业文化,通过建筑规划的创新突破,实现了传统文化建筑的传承。城市文化也是如此,发源于民国时代的海派文化植根于传统文化基融汇吴越精华,吸纳外国要素,正是这种勇于创新、善于扬弃的做法,形成了上海独特的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的保护是保护文化的历史底蕴,是延续人们的城市记忆;创新是焕发城市的活力,激发城市发展的动力。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不能因为传统文化的保护而停滞,城市的发展同样不能以割断历史作为代价。传承需要保护,传承也需要创新,只有在传承中保护,在保护中创新,城市文化才不会被割裂,才能得以更好地传承。
如果说红墙黄瓦的皇家文化是北京的名片,那么十里洋场的中西混搭则是上海的特色。文化作为城市的灵魂,是展现城市风貌的名片,更是一座城市珍贵的资产。在城市建设中,我们要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充分保护和利用好文化遗产,留住城市的“根”与“魂”,使城市文化得到更好地诠释。
2017江苏公务员申论精选范文(二)
怒的背后 探寻国民素质提升之路
网络上近日流传着作家六六关于国民素质的一篇生活随笔,题为“怒的背后”,谈的是国民文明素质提升的问题,六六认为对于国民的不文明举动,应当抱以宽容,反复教育,让时间改变他们。她说:“斥责和抱怨谁都会说,而悲悯的心,却不是人人都有”。
对此,笔者认为,宽容的态度是需要的,但除此之外,仍然需要加强教育,而不能等待着“让时间改变他们”。素质乃属文化范畴,它是需要“教而化之”的。
“中国式过马路”、“中国人出境游不讲文明”、“中国老人大闹戴高乐机场”种种新闻热点一遍又一遍地控诉着国人的文明素质欠缺问题。国民素质问题由来已久但仍有高温不减之势,多少人慷慨激昂,甚而在网上破口大骂,但也有不少人保持冷静,提倡理性分析素质问题。怒而拔剑是匹夫,情绪化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在怒的背后,更需要积极探寻国民素质提升之路。
国民素质问题即是社会文明问题,是道德层面的问题,既然是道德层面的问题,就不能采取过激的法律强制。宽容怀柔,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各阶层的力量,全方位立体化营造一种人人向善、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那么国民素质才能有机会全面提高。
首先,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作为社会各阶层的“领头羊”,必须充分认识到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和紧迫性,有计划、有目的地针对社会不同阶层建立和完善提升国民素质的实施计划和政策方针。深入调查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对计划中空洞不合理的部分进行修正,完善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建立必要的法律条例和规定,建立奖惩制度。
其次,要重视教育,重视德育。学校是国民接受道德修养教育和专业技能知识的最集中、最系统的地点,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到各类职业教育学校,都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的教化作用,重视道德教育,培养“四有”公民。改进现代学校的评价体系,把道德素质和文明修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要点之一。
再次,要充分利用社会的广泛性。联通家庭、社区、学校、单位等社会团体,建立立体的全社会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利用不同团体的优势,形式上有机地结合起来,内容上把优秀的传统文明和进步的现代文明有机地结合起来,渗透到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最后,要加强舆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和信息传播途径,引导媒体担任国民素质问题的考核官,利用舆论审视问题、发现问题。正面树榜,反面引例,对社会中涌现的道德模范不吝夸赞。对公职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尤其要严格要求,发挥其“门面”和示范作用,塑造政府形象,表明政府立场。
国民素质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动态的过程,有赖于政府的长期关注和持续努力。同时有赖于我们每个人对于自身素质的正确认识和文明修养的养成。提升国民素质,我们在路上。
2017江苏公务员申论精选范文(三)
先正家风而后知荣辱 乃社会进步基石
一个人的成长成材,离不开家风的潜移默化;而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即是千万家庭家教家风的总和。“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的古训仍历历在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更是千年不殒,中国古人对于家风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处世之道,是祖先历经世事之后的经验之言,可以成册,可以言传,但无论是哪种形式,必是对儿孙的谆谆劝诫。好的家风淳朴无华,催人向善,是引导儿孙成人成材的不二法门,也是约束儿孙行为规范的内心准则;反之,则误人误己,诱导儿孙步入歧途。往小看是修身齐家,往大看是治国平天下。优良家风需要传承,需要推广,社会正气需要弘扬。
家风对个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是个人的第一课堂,我们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便是对于家风的一个最通俗的理解,也是一个真实的写照。父母诚朴,则儿孙向善,父母贪腐,则儿孙效仿,家风直接影响个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古来宗族大家庭,必让孩子以德高望重者为榜样,而今家庭变小了,更需要家长做好教育的第一任老师,让优良的家风传承下去,为后代茵福。
良好的家风能形成廉洁的行政作风。近年来,官员子女家属腐败事件频发,影响恶劣,不免令人质疑其家风。“小来偷针,长大偷金”,不良家风追求物质、追求欲望、追求攀比,不仅自己锒铛入狱,也为儿孙后代埋下祸根。值得庆幸的是,行政廉洁公正的人也大有人在,他们一生奉公执法,淳朴善良,为人民办实事,广受尊敬与爱戴。家风会蔓延到工作作风,优良的家风则是法制化建设的重要推力,而行政作风的廉洁公正则需要家风正统来保证。
家风影响社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社会是千万家庭的总和,家风汇聚起来就是社风,多数家庭家风淳朴,则社风淳朴;社风的急功近利,则说明多数家庭也是急功近利的。近年来人们对物欲的过度追求现象越来越严重,拼豪宅、拼豪车,甚至有结婚彩礼都明码标价的奇葩景象。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不仅是人人“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还应该有“知礼节知荣辱”的社会风气。而改变社会风气不能一蹴而就,着眼点仍需在家风。
优良家风需传承,社会正气需弘扬,这不仅是利己的“小事”,更是利民的“大事”。在全社会弘扬家风的建设,不仅能扬善于小,防恶于微,更能引导人们摒弃浮躁功利,重塑文明荣辱。而家风的建设也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榜样力量,社会的持续关注和人们的长期努力。
看过“2017江苏公务员申论精选范文”的人还看了:
[2017江苏公务员申论精选范文]相关的文章
- 上一篇:2017吉林公务员申论精选范文
- 下一篇:2017江西公务员申论精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