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网 > 公务员 > 申论辅导 > 《2017湖南公务员申论精选范文》正文

2017湖南公务员申论精选范文

用考网【申论辅导】 编辑:谢君 发布时间:2017-01-23 14:12:11

  优秀的申论精选范文阅读对备考湖南公务员的考生来说至关重要,以下就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2017湖南公务员申论精选范文帮助你提分。

  2017湖南公务员申论精选范文(一)

  莫让身边“苍蝇”破坏政治生态

  曾指出,反腐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在新一届政府班子成立以来,一批高官纷纷落马,显示了中央对腐败零容忍的坚决态度。与此同时,“铁八条”、反“四风”的推进,许多基层工作人员被查处,意义同样不容忽视。对群众来说,这些身边的“苍蝇”,其贪腐行为往往对群众的影响更直观,某种程度上,对百姓心中的政府形象冲击更直接。而“县官不如现管”“小管办大事”现象的清除,令群众拍手称快。

  “苍蝇”是人民群众的切肤之痛。在反腐的大环境下紧抓拍“苍蝇”,既是从源头上遏制更大腐败的产生,也是从生态环境上斩断腐败生物链,使那些让人闻之生厌、望之生畏的“苍蝇”不再破坏政治生态。

  全面铲除群众身边的腐败,让群众看得见正义,首先要从完善制度入手。八项规定颁布以后,各级领导视之为高压线,不敢轻举妄动,说明制度有用。制度越具体,威力就越大。不仅利剑高悬,更要依法执行、从严执法,加大对违反制度的责任追究力度,形成按章办事的良好氛围。

  拍“苍蝇”,需要强化监督,尤其是自下而上的监督。要克服中国文化中“人情”的副作用,需要发动群众,调动群众力量,探索第三方参与的监督机制,让人民成为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巡视组”.腐败最怕阳光,最好的监督就是公开。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得到落实和保障,意见就能及时反映,就能最大程度地防范腐败。因此,群众监督不仅要成为拍“苍蝇”的拍子,还要成为腐败“防火墙”.

  清除“苍蝇”存在的土壤,离不开道德建设。身边有“苍蝇”并不是最可怕的,怕的是失去了制度约束、道德自律的氛围,唤醒了每个人心底深处沉睡着的那只“苍蝇”.腐败问题之所以在一些行业、一些部门高发、易发,与这些地方权力过于集中、边界过于模糊有关,提供了寻租机会,甚至出现一个传达室都能利用看门的权力谋取私利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如果仅仅依靠制度约束,可能会发生“牛栏关猫”的尴尬。所以,一方面要把制度笼子打造得更加密实,另一方面要加强人文重建和道德重建,编织一张细密的网,把心里的“苍蝇”关在网里。两手并举,才能根治腐败。

  打“老虎”要有魄力有勇气,拍“苍蝇”要有耐力能坚持。“打虎”莫忘“拍蝇”,我们要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让反腐工作更加全面有效地深入推进,用反腐的实际成效真正取信于民!

  2017湖南公务员申论精选范文(二)

  捍卫碧海蓝天须靠法治轨道

  位于广西西北的巴马被誉为“世界长寿之乡”,但由于近年来旅游业的过度开发,巴马盘阳河生态污染形势严峻、水质下降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近日却传来佳讯,为给巴马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治保障,对盘阳河流域的水质和环境治理提供指导和约束,《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盘阳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将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

  生态文明建设话题并不新鲜,而多年来仍然有频发的环境问题进入大众视野,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抬起头,全国各大城市普遍掩盖在雾霾的“浓荫”下,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74个城市中,城市空气质量良好的仅有海口、舟山和拉萨;往下看,水质和土壤的形势也不容乐观,四大海区中,仅有黄海和南海近岸水质良好,而9个重要海湾中竟有7个水质位于差和极差之间,耕地土壤环境堪忧,而区域性退化问题仍然很严峻。怪不得民间有语,“日子好了,天变灰了,大气不敢喘;荷包鼓了,水变黑了,有水不敢喝。”

  报告曾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而PM2.5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足以证明国家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和决心。而如何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从根本上改变环保部门行政执法力度薄弱的问题呢?《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盘阳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无疑给我们提供了答案。

  首先是完善环境法规。原环保周生贤曾调侃道:“我听说世界上有四大尴尬部门,中国的环保部就是其中之一。”环保部执法难以有实效的原因之一,就是原《环保法》难以处理新形势。为求治理环境和生态建设有法可依,为《环保法》进行适应形势的修改和针对全国各地确立专门的法律条例无疑是必由之路。

  其次是坚持执法必严。“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执法必严同样适用于环境问题,而它更是落实环保法规的关键。加强对重点流域、重点工业污染区和自然保护区的监督,实施多区域联防式防控治理,对查处到的污染问题绝不手软,方能以儆效尤、长治久安。

  最后要积极探求经济发展和环保的“和谐点位”。我们不能不环保,当然也不能不发展。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以高新技术带动经济体制的根本改革才是利于生态文明的根本之路。

  人与自然本就应该和谐相处,人定胜天也只是一种狭隘的口号。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也不能急于一时之间完全修复自然环境,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慢慢来”。我们能做而且应该做的,自是拾起法律的武器,扞卫碧海蓝天。

  2017湖南公务员申论精选范文(三)

  跨越经济意义看“双创”的溢出效应

  自从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要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各地创业创新之火迅速呈现燎原之势。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鼓励创业创新已成为稳增长、保就业、促转型的重要抓手,被认为是中央推进经济工作的“一招妙棋”.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正被实践证明,这里不必赘言。需要指出的是,“双创”战略看似是个纯经济政策,其影响和意义却绝不止于经济领域。各地政府不应仅将其视作稳增长的短期政策工具,更要用长远的眼光,重视其在转变政府职能、提升社会治理、保障社会公平等方面的溢出效应。

  比如,鼓励创新创业将倒逼一些地方政府转变发展观念。这些年,少数地方将抓经济工作等同于“抓项目”,有的甚至异化为抓“招商引资”.为了找项目,有的地方在招商引资时要求干部职工全员上阵,甚至还要摊派任务指标。为了上马某个项目,有的地方不惜违反政策给优惠,违反百姓意愿搞拆迁,破坏生态环境搞征地。在这种思路引领下,经济工作的任务似乎变得十分明确,发展经济的政绩也能较快体现出来,但发展却留下大量后遗症,并且不可持续。

  与上述思路不同,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则是要让群众唱主角,把大众请到经济发展的中心舞台。政府不能再将目光仅仅盯在少数几个大企业、大项目身上,必须彻底转变理念,思考如何更好提供公共产品,更加科学地开展市场监管。本质上,这就是要求政府主动“自我革命”:只有破除了不合理的行政审批门槛,创业者才能顺利走进市场;只有提供相对完善的社保医疗,创业者才能减少后顾之忧;只有搭建起科技、人才、融资等公共平台,创业创新的社会成本才能降低;只有科学履行市场监管、加强产权保护,创业创新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可以预见,创业创新的大潮有望倒逼政府转变经济工作思路,转变社会事务管理方式,这种作用显然具有更加长远的意义。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还将有助于加快不同群体和阶层间的流动融合,形成更加良性和谐的社会互动。从政府治理的角度看,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防止不同群体的相对固化和阶层割裂。试想,如果农村人难以找到进入城市的通道,年轻人要获得成功必须“拼爹”,拥有财富者可以一劳永逸,那长此以往,社会的公平公正就会遭到质疑,社会创新创造的活力也将降低。政府通过鼓励创业创新,正是要打破这样的固化与割裂,给一切有才能、肯拼搏、愿奋斗的人搭建公平的竞争平台和上升通道,给他们人生出彩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公平是最大的公平,将在全社会发挥巨大的示范引领意义和精神凝聚力量。

  正是从这些意义上说,我们重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稳经济作用的同时,还要密切跟踪其可能产生的其他积极效果。因此,我们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赴基层实现梦想而喝彩,为大量城市“白领”、“金领”有勇气从头创业而叫好,为已经取得成功却再起航的二次创业者而鼓掌,更期待着政府部门能够与创业创新者良性互动,使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充满动力与活力。

看过“2017湖南公务员申论精选范文”的人还看了:

1.2017年湖南公务员申论范文精选

2.2017年湖南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精选

3.2017湖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经典范文

4.2017湖南公务员考试申论参考范文

5.湖南公务员申论精选范文

6.湖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精选范文

Copyright @ 2006 - 2017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