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经典范文
用考网【申论辅导】 编辑:谢君 发布时间:2017-01-13 14:18:39
重庆公务员申论考试注重对分析、判断、概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素质及能力的测试,如何取得申论写作高分呢?经典范文阅读是其中的备考方法之一,以下就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2017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经典范文帮助你提分。
2017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经典范文(一)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 —知行合一 厉行勤俭节约
中国雄踞在世界的东方,这里幅员辽阔,地大物博。长江、黄河气势磅礴、奔腾不息,印证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源远流长;喜马拉雅山脉峰峦叠嶂、绵延起伏,支撑着华夏儿女傲然挺立的民族脊梁。中国这片神秘的土地,蕴藏着难以计数的财富,尤其自然资源之丰富,更是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然而,当今社会奢靡享乐之风盛行,“追求排场”、“面子工程”等一系列恶劣行径导致资源浪费现象极其严重,部分国人对勤俭节约传统美德的漠视,有时简直让人不忍直视。长此以往,可持续发展的健康道路无异于空谈。而究其根本,在于国内忧患意识的缺失,以及生活习惯的失衡。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当前我国资源方面的现状,树立起忧患意识,并且在生活工作中不断去践行勤俭节约,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厉行勤俭节约,首先是“知”,须树立忧患意识。中国物产之富庶,确实是很多国家所难以比拟的,这也导致了很多国人缺乏对资源的保护理念,更疏于对现有一切的珍惜。但是中国人口众多,其实人均资源占有量已然十分严峻,而多数人对此却朦然无知。古人讲:“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为此,我们必须充分认清当前我国在自然资源方面的国情,树立起忧患意识,切记莫要“亡羊”才“补牢”,或许唯有居安思危,方能处变不惊。
厉行勤俭节约,关键在“行”,要养成节约习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一直以来此类人群都是被人所唾弃和嗤笑的对象。所以勤俭节约,也决不能仅仅停留在“空谈”的层面,更要“甩开膀子”,在生活和工作中去践行。这就需要我们政府和群众都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发扬节约作风。政府作为标杆应起带头作用,认真落实中央有关规定,节俭办事,不铺张浪费;群众也须积极响应,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就餐坚持光盘,巧用生活小窍门节约能源。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君子依靠内心的宁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德行,倘若如此才能明志和致远。如果把目前资源上的困难比作中国经历的又一次风雨征程,那么我想,或许阳光总在风雨之后。只要亿万国人齐心协力,做到知行合一,将节约之风始终如一地践行下去,中华这片土地在风雨之后又定是一片艳阳百花开。
2017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经典范文(二)
创新需要合理运用习惯
在胡兰成的《禅是一枝花》一书里面,一句话至今记忆犹新。“我们失落和挫败,是我们冲动得想扮演不属于我们的角色”。革新和创造成就了一个时代的荣耀、梦想,也伴随着坎坷和无常。但也是只有革新才让我们知晓“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但也只有革新才让我们知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而革新,与习惯又彼此依存,相互联系。
不执著存量以创造增量。创新需要的要素,不仅只是拥有创新思维,或是充裕的人力物力财力。更加的重要的是打破习惯,只有“破旧”才能“立新”,习惯其实就是存量,是我们已经拥有的东西,包括已有的思维,已有的做事方式,已有的物质条件,存量一方面给带来满足感,来消除对于未知的恐惧,但是这些习惯也会将我们束缚其中,左右每个人的思想行为。所以,面对当前万众创新的格局,倡导打破常规,形成创新的机制和氛围,改变习惯非常重要,打破了以往的行政审批制度,才能促成政治体制革新;打破了关系社会,才能促成法治社会建成;打破了市场准入围篱,才能激发创业创新热情。
要创造增量来形成存量。革新需要破旧,改变习惯,而革新的目的则是为了建立新的更好的习惯,也就是创造新的存量。社会是需要稳定的,革新意味着打破了以往民众视为安全感来源的生活方式,从而陷入到不稳定之中。深陷拉美陷阱的国家总是军政府和革命派轮番上台,相较而言,革命党更有理想,但是弊端在于革命之后难以形成新的稳定的新局面,往往又使社会陷入危机,所以革新最终也要形成习惯,变成新的稳定的局面。因而,我们需要创新,更需要健康的创新型社会,我们需要改革,更需要改革带来稳定的局面,我们需要创业,更需要创业带来经济的繁荣。创新不仅是创新本身,而是新的更有希望的局面。
增量与存量共生。两者之间并非恒定不变的,增量和存量在不断演进变化,增量由于时代的洗礼而变成存量,存量由于某种特殊因素又变成了增量。一方面,某一时期新的思想时过境迁便已过时,就如改革初期我们只需要发展经济,“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当下社会我们还需要发展与保护并重,以往的改革存量变成深化改革的绊脚石。另一方面,存量也会为创新提供启发,创新往往不是一蹴而就,没有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依托互联网的创新就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没有多年治国理政的经验,深化改革落到实处只会纸上谈兵。就如老庄的自然无为,在以往看来是消极回避,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却变成与万物以生息,顺应自然规律最好的论证。所以,增量与存量缺一不可,需要革新也需要习惯。
在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创新成为我们经常听到的话,我们要打破常规,改变积习,也要利用好已有的积极因素促成新的更好的局面。创新没有止境,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希望能以之改变观念,改变社会,改变我们。
2017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经典范文(三)
打好县域经济攻坚战 开创小康社会新局面
近年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较快,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化,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但总体来看,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还存在着经济结构不优、农民增收缓慢、县乡财政困难、人才资金缺乏、县级政府调控乏力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县域经济就难以快速发展,势必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我国综合经济实力、缩小与地方发展差距的战略举措。因此,只有攻克县域经济发展难题,才能为建成小康社会开创全新格局。
积极推行“扩权强县”,减少行政环节,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管理功能,进一步扩大县级管理权限。首先,在扩权政策出台前,必须进行充分的调查论证,以保证扩权政策的前瞻性、可行性、合理性、协调性。兼顾上级市与扩权县利益,协调好中心城市扩张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其次,改革应从“强县”扩权向“弱县”扩权推进。通过先“扩权”然后实现“强县”的政策效果。最后,应注意加强对扩权县的监督和制约。在县级行政权力扩大的同时,要创新监管方式,采取措施对其权力运行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防止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和权力滥用,使县域经济在良性发展轨道上大步前行。
加大对县域经济的财政支持。各市级财政局要加大争项引资力度,积极筹集资金,整合现有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各项资金,采取贴息与补助等形式重点投向培育特色经济、壮大龙头企业、支持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
要把加快城镇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从城乡发展的格局看,经济腾飞的“龙头”在城镇。因此,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更好地提升人气,提增财气,提高品位,做强城镇经济。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益经营”的原则,积极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坚持软件硬抓,硬件精抓,优化城市环境,不断提升城镇形象,引导生产要素尽快向城区集聚和重组,为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展空间,创造条件。
县域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流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县域经济是加快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对整个未来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解放思想观念,改变政府服务机制,完善市场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努力实现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跨越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看过“2017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经典范文”的人还看了:
[2017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经典范文]相关的文章
- 上一篇:2017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经典范文
- 下一篇:2017云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经典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