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
用考网【申论辅导】 编辑:谢君 发布时间:2017-01-05 12:59:57
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来临,如何在申论写作中取得高分呢?范文参考阅读最为关键,以下就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2017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帮助你提分。
2017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一
精准扶贫 要“输血”更要“造血”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党和政府始终追求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逾7万人摘掉了贫困帽子。与过去相比,贫困面大幅缩小了,但当前要面对的是那些底子最薄、条件最差、难度最大的“硬骨头”。指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精准扶贫就是解决问题的良方,要将精确扶贫进行到底。
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但长期以来,传统的以地理区域为扶贫目标的扶贫方法存在着贫困人口底数不清、致贫原因不明、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等问题,导致“年年贫困年年扶,年年扶贫年年贫”的尴尬。有些地方拿着国家大笔扶贫资金,在贫困县修建“长安街”,到贫困乡镇盖起“白宫”“天安门”,美其名曰新农村建设。部分贫困地区把国家的扶贫政策和扶贫资金视作予取予夺的“唐僧肉”,扶贫资金被层层克扣挪用、扶贫对象弄虚造假等问题,不仅脱贫难上加难,而且颠覆了扶贫的本意。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扶贫工作也面临着“一城一地”,甚至“一城一地”也存在着千差万别的复杂现实。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各不相同,有的读不起书,有的看不起病,有的住危房,有的没有劳动能力,有的缺乏启动资金,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只有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才能找到避免“水土不服”、适应当地实际的扶贫“土方子”“金点子”。
扶贫要从“大水漫灌式”的全面扶贫到“滴灌式”的精准扶贫转变,避免以往扶贫活动中出现的“投入偏离”现象,才能真正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要以“精准识别”为基础,全面准确掌握贫困人口基本情况;要以“精准施策”为前提,科学有效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要以“精准输血”为核心,确保贫困地区均衡协调发展;要以“精准管理”为关键,不断提高扶贫开发的质量和水平;要以“精准考核”为保障,确保扶贫开发高效务实推进。
扶贫攻坚,任重道远;造福百姓,时不我待。改善民生和扶贫攻坚是同步小康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让我们以习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针,齐心协力打好攻坚战,众志成城啃下“硬骨头”,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把扶贫攻坚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共同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让贫困户享受到更多的阳光雨露。
2017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二
以社会平等之衣 暖流动人口之心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关乎民生,涉及稳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流动人口数量急剧增多,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而,随之而来的诸多问题也不容忽视,不容乐观的社会保障现状、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不足、流动子女就学难等矛盾日益突显,究其原因,根本上还是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社会发展不公。故此,需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保障机制,推进社会公平,实现流动人口科学管理。
健全社会服务机制,提高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水平。当前我国流动人口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方面都无法享有与本地市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城市流动人口,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完全有权益享有自己贡献的成果。为此,政府应该建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针对流动人口进行系统、全面、细致、科学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运用现有的医保、养老和商业保险体系,承接对于流动人口的保障义务。同时要不断研究流动人口变化的社会保障特点,适时出台社会保障、救助政策,为广大流动人口提供应有的保障。
深化户籍改革,保障流动人口享有合法权益。我国流动人口主要是以农村为流出地以城市为流入地,除了在就业、住房、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障上下功夫外,还应针对农村现代化与城镇化做好相当的权益配套措施。在积极推进和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进程中,积极探索和逐步取消束缚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制结构”,放开户籍限制,借鉴欧美日等国的成功经验,采取社会保障卡或异地自动登记制度,使流动人口可以简便、快速的融入流入地,与当地市民同享社会发展之成果。
营造公平社会氛围,推进流动人口实现社会融合。由于城乡有别,地区各异的社会福利和资源配置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多数流动人口,尤其是乡城流动人口仍被排斥在流入地的社会建构之外。长期不能融入流入地的人口可能产生对整个社会的疏离感和责任匮乏心态,甚至形成对抗社会的心理,这对于整个社会的整合和稳定都是不利的,为此需要让“外来人口”不再是“外人”。这不仅需要政府从制度层面着手,还需加强舆论宣传,通过新闻媒介等手段来展示流动人口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积极贡献。此外,应加强教育引导,强化市民认同感,消除歧视观念,以期营造有利于社会融合的和谐氛围。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强化社会公平,完善流动人口管理,须内外兼修,标本兼治。加强政策保障是前提,政策是解决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的强大外力;营造良好社会融合氛围是解决问题的内在根本。只有积极争取人口流动的有利因素,妥善解决流动人口民生之忧,牢牢抓住当下人口大规模流动这一历史机遇,才能不负时代使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再造奇迹。
2017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三
全面健身与体育设施建设
既锻炼体魄,又能在交流中增进感情,体育锻炼的“魅力值”正在不断攀升。但是只有当更多的体育场地进入“全民健身”模式,公众每一份激情、每一滴汗水,才能找到释放与挥洒的合适空间。
【点评——结合材料内容和题目要求表达:全民健身高涨背景下,体育场地需要水涨船高。】
增加体育公共服务设施的呼声,首先来自公众的健康需求。目前,一些地方的大型体育场馆,与公众真正的使用需求存在脱节,在高维护成本的现实面前,运营常常会陷入难以为继的窘境。而中小型、社区型健身场馆,因为总体数量少、消费价格不菲,远远无法满足民众需要。至于30多万个小型室外体育场地,在部分城市甚至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危机。
【点评——指出目前体育健身存在的问题:体育设施与需求脱节,大型场馆运营成本高,小型场馆不能满足民众需要。】
推动全民健身的普及和体育产业的发展,是增进民生福祉,增强人民获得感的必要之举。是保障公民权益、改善民生的必然选择。可以说,体育场地供给的结构性失衡,是制约公众将锻炼计划转化为行动的重要客观因素。
【点评——承上启下的过渡段:指出全民健身的意义并进一步总结出体育场地的问题为结构性失衡,为下一段提出对策提供了方向。】
近年来,国家体育部门多次督促各级政府提供公共体育服务,各地政府也逐渐把全民健身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但是体育事业的改革,需要盘活资源存量,做好增量文章,打通影响产业发展的“肠梗阻”。 唯有继续加强部门间的协同配合,为吸引社会力量的参与搭建好服务平台,切实解决好场地不足,设施、服务配套跟不上需求等问题,城乡居民体育锻炼的参与度才有可能“水涨船高”。国家应当扮演好“普惠”的角色,从根本上转变体育投入的方向,让人民享受到体育事业发展的利好。
【点评——提出措施解决的方向:盘活存量资源,做好增量文章。进一步呼应了材料指出的问题,属于根据材料内容作答。】
国民的健康,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础,体育运动则是实现健康的最有效投资。从现在起,相关单位主动“干”起来,老百姓主动“练”起来,全民健身蓬勃发展,国民身体素质不断提高的愿景,必能早日成为我们深以为傲的“幸福资本”,工作、生活的“动力之源”。
【点评——总结提升,把全民健身与国民健康联系起来,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看过“2017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的人还看了:
[2017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相关的文章
- 上一篇:2017黑龙江公务员申论范文
- 下一篇:天津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