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海南公务员申论范文
用考网【申论辅导】 编辑:谢君 发布时间:2017-01-05 11:54:48
备考海南公务员的考生想要在申论写作上取得好成绩,申论范文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下面就由学习啦小编为了提供2017海南公务员申论范文帮助你提分。
2017海南公务员申论范文一
公共文化服务的回归与创新
文化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个人修养的体现,社会和谐的表征,更是国家强大的泉源。在公共文化领域,曾经“辉煌”不再,今日“萧条”依旧。虽然国家不断增加投入,提升建设水平,但发展程度不均,惠民项目利用率、参与度不高,群众满意度低等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在文化强国建设进程中,为民服务,以人为本,回归公益属性,创新理念模式,注重文化软实力,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国家发展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要条件,更是文化繁荣的首要前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方面,更是个人品质的突出表现。如果不能及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因缺少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而夭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面对文化体制积弊,外来文化冲击,必须痛定思痛,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做好文化回归,加强文化创新,完善文化体系。
回归公共文化服务,要公益为根,以人为本,搭建“全民参与”新平台。公共文化服务曾出现前所未有的“辉煌”.电影、溜冰、跳舞、唱歌……文化场馆成为人流集散地,城市新坐标。然而,随着电视、网络兴起,社会竞争加大,人们无暇顾及公共文化活动;同时,文化场馆设备陈旧,管理不善,项目单一,逐渐走向衰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必须回归公益属性,注重社会功能,接地气,零门槛,以人为本,全民参与,让文化活动满足每个人的需求。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要与时俱进,科技先行,建立“为民服务”新模式。生活孕育科技,科技改变生活。新媒体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供新起点、新平台。文化自选超市增强自主性,提高参与度;自助图书馆真正实现随借随还;24小时书店提供心灵栖息的港湾……由此可见,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须与科技结合,创新思维,勇于探索,利用新花样吸引大众,利用新模式为民服务。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要安于回归,乐享创新,开创“与民同乐”新关系。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政府不作“运动员”,只做“裁判员”.真心实意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通过购买服务、项目外包、社会化运作真正达到建设标准化、成本细节化、管理规范化,以人民满意度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切实感觉到社会进步,改革红利,做到与民同乐。
“回归”而不墨守陈规,“创新”而不失范冒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回归与创新,不是政绩,更不是样板工程,应当落到实处、做到细处,改善生活品质,提升幸福指数。
2017海南公务员申论范文二
志书古今 启迪未来
连绵不断地编修地方志是我国特有的文化传统,为传承中华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这一古老文化传统焕发勃勃生机、展现新的活力,成为保存继承和发扬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依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媒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重要载体,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文化支撑。
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特色地方志事业与传统的地方志编修已不可同日而语,形成了志(志书)、鉴(年鉴)、库(地情数据库)、馆(方志馆)、网(地情网站)、刊(期刊)、会(学会)、研(理论研究)、用(开发利用)等多业并举的新格局。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国编纂完成首轮、二轮省、市、县志书8000多种,编修部门志、行业志、专业志、乡镇村志27000多种,编纂地方综合年鉴2300多种,累计整理旧志2500多种,还编纂出版了大量地情书,字数以百亿计,形成了以反映国情、地情为主要内容,全面系统、持续不断、卷帙浩繁的社会科学成果群。另外,还开通了27个省级网站、230个市级网站、816个县级网站;建成国家方志馆1个、省级方志馆16个、市级方志馆86个、县级方志馆近300个。这些成果成为国家重要的文化资源,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近几年,地方志工作的触角不断延伸,部门志、行业志、专业志、特色志、乡镇村志编纂方兴未艾,成为当前地方志事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和亮点。特别是兴起了乡镇志编纂热潮,并且从自发的民间行为逐渐发展成为政府组织的文化行为,有的省份以政府令形式将其纳入地方志编修范畴。乡镇志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据现有可考资料,宋代常棠所撰《澉水志》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乡镇志。与省、市、县三级志书相比,乡镇志虽属小志,但意义不小,特别是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乡镇志的作用更显重要。
启动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是适应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形势需要、适应地方志事业发展形势需要的重要举措,也是为了充分发挥地方志的存史、资政、教化功能。镇是基层行政组织,镇志更接近中国基层社会发展变迁的国情,是基层地情记录文本,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而作为充分反映本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镇志又能全面展示地方发展脉络,有助于摸索发展经验,为探索中国乡镇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借鉴和参考。还应看到,对于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人来说,故乡是一个魂牵梦萦的地方,故乡情怀终生难忘。留住乡愁,记住乡思,充分展示名镇文化魅力,激发爱乡、爱国情怀,正是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题中应有之义。
2017海南公务员申论范文三
发挥工人力量助力制造业发展
建国之初,工人阶级是我们学习的楷模,石油工人王进喜、鞍钢劳模孟泰都是那个时代人们引以为豪的时代英雄;如今的中国工人登上了美国的《时代》周刊,一方面给中国制造贴上了光亮的标签,另一方面让我们感到新时代的工人身上仍然闪耀着中国精神的光芒,为我们这个社会创造着无限的财富。
但是,现实社会中,新时代的新工人面临诸多困境。身在城市却找不到归依,工作环境如牢狱一般,许多人平频繁跳槽,他们被看作是一群缺乏劳动技术的廉价劳动力,社会上对工人的理解带有一丝丝令人不安的贬义。劳动力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不仅要安身立命,他们也要有尊严,甚至还要——抬头仰望星空。只有着力实现工人的需求,充分发挥新时代的工人力量,才能促进工业经济的繁荣发展。
发挥新时代的工人力量,需要加大对工人的技能培训,提升其安身立命的本领。技术性工人是创造力的源泉,也是新型企业用工的一种方向。中国新时代工人没有得到社会的尊重和时代的认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只是流水线上的代名词,是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廉价劳动力。因此,要加大对工人的培训力度,建设优秀的职业培训院校,让每一个工人都掌握过硬的技术,不仅可以扩大他们的生存空间,更可以让他们成为社会高端人才,摆脱廉价劳动力的名号。
发挥新时代的工人力量,需要提升工人的社会地位,形成全社会对工人的职业认同。“中国制造”曾经疯狂席卷全球,阿富汗人骑的自行车,越南人骑的摩托车,巴基斯坦小店里摆放的文具用品,美国人看的电视机和穿的衣服,欧洲人用的家电和玩具,都贴着“中国制造”的标签,中国一度成为了“世界工厂”,而这个称号的背后是成千上万个中国工人的辛苦和换水换来的。政府要充分利用媒体社会上大力宣传工人的突出贡献,肯定他们的能力。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理解中国工人的付出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我们应该认同他们的成绩,尊重他们的地位,和他们共同成长进步。
发挥新时代的工人力量,需要建立健全创新机制和创新激励体系,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宝钢模式告诉我们中国工人在任何时代都是有力量的,关键在于怎样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工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经验是丰富的,对于生产的理解甚至超过一些专家。企业作为实际管理者,也应该在本身的体制机制上寻求突破口,应建立相关激励制度,把工人这些生产经验或者是建议收集起来作为改进方向,一方面加强企业的生产能力,提高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工人的荣誉感和企业归属感,对企业稳定发展有巨大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新时代的工人不仅要安身立命,在城市里稳定的生存下去,也应得到时代的认同和社会的尊重,更应该在有理想的时候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样才可以更大的激发工人的潜力,以促进中国工业化的转型升级。
看过“2017海南公务员申论范文”的人还看了:
- 上一篇:2017广东公务员申论范文
- 下一篇:2017四川公务员申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