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网 > 公务员 > 申论辅导 > 《2017年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正文

2017年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用考网【申论辅导】 编辑:谢君 发布时间:2017-01-03 13:56:21

  申论目前已经成为了招录陕西公务员笔试考试的主要科目之一,因此了解时事热点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2017年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2017年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一

  对冲日趋严重的农民老龄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不利影响,要用好在城市受过现代产业训练后重返农村的“城归”.他们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合适种子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目标,是让生产要素流向效率更高的经营者,推动新兴需求和供给能力在新的基础上对接,形成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而现代农业,正是新生产要素的一个重要流向地。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明年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来抓。

  当前,中国农村其实正走在新一轮结构性变迁的起步阶段。一方面,逐步细化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让土地资源向更有效率的新型经营主体集中;另一方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将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利,既为资本进入现代农业提供空间,也建立了防护堤。目前,农村现代化缺的是能把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结合起来的合适人选。

  人的流向,是社会活力最重要的表征。我国农业面临的成本上涨、价格倒挂、增收趋缓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一个根本制约是农村适龄劳动力长期净流出,农业经营方式转变滞后。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多时,“家家包地、户户种田”的经营方式,就能激发农村的活力,但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深入,农业副业化、农户兼业化、农民老龄化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培育懂农村、有闯劲且留得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就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解决好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提升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增加农村和农业的吸引力。做好这篇大文章,无法通过简单地不断减少农业人口来实现。尽管目前我国第一产业就业占比仍然偏高,还处在“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的发展阶段,但新型农业经营者不能全指望目前一直在农村从事农业的人。他们中有些人经过培训的确可以胜任这一角色,但在开拓意识、市场经验及经营才能、资金实力等方面,确实也存在较大局限性,随着年岁的增长,他们的成长空间和可能性还在逐步下降。

  对冲日趋严重的农民老龄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不利影响,需要拓宽视野,用好外部力量,尤其是在城市受过现代产业训练后重返农村的“城归”.对农村现代化建设而言,他们是合适的种子。事实上,随着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和制度利好的释放,近年来从农村走出去的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士兵等人员返乡创业的越来越多,甚至城镇的科技人员、中高等院校毕业生等也开始下乡创新创业。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农民工返乡创业累计达到了450万人,还有约130万居住在城镇的科技人员、中高等院校毕业生等下乡创业创新。经济学家厉以宁对“城归”寄予厚望,甚至视之为中国新的人口红利,应该说指出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这些对农村有认同感的“城归”,或可适度平衡农村变革过程中的各种负外部性。

  当然,呼唤“城归”改善农村劳动力和经营主体的结构,实现代际更替,不是要搞“逆城市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外转移就业、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定居,仍是大趋势。在这个过程中,部分有意愿、有条件的人变为“城归”,来改造农业农村,活跃农村经济,本质上是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当城市的资本和人才以更合理的方式推动农业现代化,把更多的农业人口更平稳地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才能为中国的新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2017年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二

  背景链接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对于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满足多元化需求、提高服务质量等,无疑是一种创新之举。遗憾的是,有些地方把这事理解偏了,认为事情一“脱”手也就没责任,甚至抱着服务“外包”就万事大吉的心态,既不监督委托单位,也不重视群众反馈。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对于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满足多元化需求、提高服务质量等,无疑是一种创新之举。遗憾的是,有些地方把这事理解偏了,认为事情一“脱”手也就没责任,甚至抱着服务“外包”就万事大吉的心态,既不监督委托单位,也不重视群众反馈。

  综合分析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就是指政府将原来由政府直接举办的、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的事项交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来完成,这是一种“政府承担、定向委托、合同管理、评估兑现”的新型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可以说,政府通过“外包”的方式,将部分公共服务“转移”到市场中,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服务型政府”和“小政府”两者之间有效融合的重要途径。这样既能保证政府是社会的“最大服务者”,同时也能协调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最大限度的激发市场活力。

  但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在购买公务服务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认为只要购买了公务服务,就可以把义务完全的转嫁给市场和社会组织,殊不知即使将公务服务“外包”出去,政府也不能完全脱离“干系”。

  从政府部门角度来看,通过“外包”可以提高行政效率、减少财政支出、提高服务质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就可以一“包”了之,甚至把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当成“甩包袱”。只要有人或者企业在承担着这项工作,自己就可以“松口气”,对工作不闻不问,这是典型的“懒政”思维。

  不可否认,政府购买的公共服务专业性更强、服务意识更强,但在政府完全“放手”的情况下,也会出现诸多的问题和漏洞,如果政府不出面及时加以“修复”,任其发展,那么不仅造成了财政资金的浪费,更影响了公众获得服务的质量,也成为一些不正之风滋生的温床。为此,政府部门应承担起监管责任。

  对策措施

  第一,政府公共服务“外包”,是服务方式的创新,而不是责任的转移。政府在促进公共服务外包的过程中,首先要先处理好政府和社会企业的关系,既要保证社会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的独立性,又要保证对社会企业适度的监管。通过政府部门适度的监督和调控,保证社会企业能够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更满意的服务,不偏离公共服务的“服务”这一正轨。

  第二,公共服务“外包”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因此,在政府在“外包”的过程中不能盲目,要合理划分公共服务“外包”的领域,实行有限“外包”,不能“外包”的坚决不能实行“外包”。同时,还要积极推动公共服务外包的多元化,引入竞争模式,严格外包资格审查,选择信誉好、管理强、专业服务人才充足的社会企业或者其他组织来承担公共服务。最终建立起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具有我国特色的公共服务外包新模式。

  2017年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三

  给定材料:

  1.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导致我国软实力与硬实力相比落差较大。我国文化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不足4%,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平均达到10%以上,美国则达到25%。美国的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当中占43%,欧盟占34%,而整个亚太地区只占19%,我国所占世界文化产业市场的份额低于3%。我国文化产业集约化程度低、文化出口能力弱,文化贸易逆差严重,以图书出版为例,累计逆差竟达6倍之多。另外,我国文化发展很不平衡、东部地区和中西部文化发展不平衡、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文化发展不平衡。其中最突出的是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在文化支出方面,2009年,城市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为1733.6元,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仅为378元。在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和设施方面,城乡二元机制使我国公共文化投入长期向城市倾斜,优质教育资源、公共图书馆、公共博物馆、体育设施集中在城市,广大乡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严重稀缺,文化、教育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没有占全国总人口70%的农村人口文化水准的大幅提升,就没有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大幅提升。

  2.2010年1月,某报刊载了题为《大城市人口严重“超载”,专家吁适当限制流入》的文章,指出流动人口过度集中在大城市的问题非常突出,不少城市已感到不堪重负。文章说,近几年,北京市外来人口迅速增加。据估算,北京外来人口已由过去的500多万迅速突破1000万,加上本地人口,总人口达到2200万,已大大突破了北京市政府提出的“2010年将常住人口控制为1600万左右的目标。”人口剧增,给北京市的土地、水资源、环境、交通等资源以及人口管理和公共服务带来巨大压力。据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调查,北京市加上南水北调的供应量,未来自有水资源供水能力约为35.6亿至37.1亿立方米。而以现在人口增长趋势看,未来十年内,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将不足300立方米,而300立方米是国际上公认的不应突破的底线。文章指出,一些专家建议,目前北京甚至全国的市场调节机制还不完善,没有足够的能力解决人口过多和资源稀缺之间的矛盾“这种情况下,通过政府政策控制人口规模,非常必要。”

  3.在漫长的现代化进程中,城市曾被视为“文明”的代表。与农村的相对保守的精神相比较,城市有着更为开化而又明朗的习俗和制度,为追求新生活的人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城市是文化发达的地方,为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满足方式。但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城市化进程加快,涌现了很多特大城市,世界上愈来愈多的人们居住在城市中。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很多的“城市病”(如环境恶化、交通堵塞、住房狭小、噪音污染严重等),开始让人们对城市的先进性出现怀疑。在西方,很多人开始将家安在乡村,每天白天在城市工作,晚上回乡村居住。这种情况,带来了乡村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城市中心城区的衰落,形成了市中心的“空心化”,如何吸引更多的居民居住,变成了很多大城市管理面临的问题。

  4.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有人曾经这样说过,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实质环境的精华、多元文化的载体和独特魅力的源泉。

  当前,各地政府纷纷提出文化立市、文化兴市、文化强市的宣传口号,文化街区、文化广场、文化中心(网上文化中心)、文化产业带、文化创意园及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剧院等,皆大干快上。这种形势,本是值得我们期待的。但是,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争议的现象,如贪新求大,将建筑外形和规模作为主要追求;一些文化场馆建设热衷于“和国际接轨”,处处模仿外国。

  请在认真阅读背景材料的基础上,概括我国在文化软实力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要求:概括准确、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相对不足,表现在:一、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我国文化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低,占世界文化产业市场份额低,软实力与硬实力相比落差较大;我国文化产业集约化程度低、文化出口能力弱,文化贸易逆差严重;二、文化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和中西部文化发展不平衡、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文化发展不平衡,尤其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三、大城市文化建设滞后,软件建设不足。人口流动过度集中在大城市,加之市场调节机制不完善,没有足够的能力解决人口过多和资源稀缺之间的矛盾;“城市病”突出;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缺失,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对公共空间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贪新求大,模仿外国。(283字)。

看过“2017年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的人还看了:

1.2017年陕西公务员申论范文

2.2017陕西公务员申论热点

3.2017年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

4.2017河北省公务员申论热点

5.2017公务员申论热点汇总

6.2017甘肃公务员申论热点

Copyright @ 2006 - 2017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