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网 > 公务员 > 申论辅导 > 《2017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正文

2017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用考网【申论辅导】 编辑:谢君 发布时间:2017-01-03 13:52:47

  在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过程中,申论科目一直以来都是极为重要的科目,而时事热点是申论考试的常用素材,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2017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2017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一

  背景链接

  2016年12月,中国农科院61项新技术和新产品“走出国门”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这批技术和产品遍布亚、非、美、欧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育种、植物保护、畜牧医药等等,有力配合了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这也是继高铁、核电走出去之后,又一个中国科技走出去的成功案例,成为又一张靓丽的中国名片,广大农业科技人员也备受鼓舞。

  现状

  提起农业,一般会认为有点“土”,科技含量不高。事实上,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上升,以及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均有了质的飞越。权威数据显示,我国农业的科学研究水平离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仅为5到10年,在一些领域,如杂交水稻、禽流感疫苗、转基因抗虫棉等已经达到国际先进甚至领先水平。农业科技走出去的实践再次证明,我国的科技完全可以走出去,可以引领世界科技发展。只要抓住增强自信、持续开展自主创新这个关键,未来会有更多的科技走出国门,助力中国创新成为全球创新的重要一极。

  我国的农业科技并不“土”,完全可以走出去并且引领世界科技发展,关键是要增强自信,持续开展自主创新。

  启示

  首先,要有国际视野。注重国际合作不仅是中国农科院多年来的传统,也是重点工作之一。从2002年起,中国农科院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吸引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人才。以中美两国签署的首个中国生物农药“阿泰灵”海外独家代理合作协议为例,其主要研制者邱德文研究员2002年回国后就开始尝试用一种新的思路,研制一种诱导免疫的农药。开阔的国际视野正是该项成果的基础。

  其次,要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近年来,中国农科院实施的“科技创新工程”,以 “建设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为目标,突出体制机制创新,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凝练科研方向,加强人才团队建设,改善科研条件,全面提升创新能力,从而催生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技成果,增强了走出去的实力。

  再者,要有超前的洞察力。10多年前,当禽流感疫情向我们袭来的时候,中国农业科学院研制成功的禽流感疫苗成为阻击疫情的锐利武器。其实早在1994年,从美国回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工作的科学家就力主开展对禽流感的研究。可以说,正是这种超前的洞察力奠定了中国禽流感研究在世界的地位。

  第四,要坚持自主创新。要走向世界,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就寸步难行。上世纪90年代,我国黄河流域棉区大面积暴发棉铃虫,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外方代表来到中国,提出只要肯出数千万美元,就可以把转基因抗虫棉技术转让给我国,但条件是中国不能进行转基因抗虫棉的育种。深思熟虑之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最终做出了一个有胆识的决定:不管道路多么坎坷,一定要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虫基因和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如今,“中棉系列”棉花新品种能走向世界,最根本的还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2017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二

  背景链接

  长期以来,许多政府机关部门政务信息不透明、不公开的现象备受诟病,一些部门筑起“水泥墙”,以“涉及国家机密”为由拒绝政务信息公开;一些部门坚持“能不说就不说”,常常以“正在调查”、“仍在核实”、“领导不在”为由消极公开;还有一些部门“说半句、留半句”,有的甚至刻意隐瞒。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部署全面推进各级行政机关政务公开工作。

  《意见》提出,到2020年,政务公开工作总体迈上新台阶,依法积极稳妥实行政务公开负面清单制度,公开内容覆盖权力运行全流程、政务服务全过程,公开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公众参与度高,用政府更加公开透明赢得人民群众更多理解、信任和支持。

  历史上有关政务公开的文件:

  2011年,两办发布《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致力于提升我国政务透明度和政务服务水平。

  2007年,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推进政府信息公开。

  2005年,两办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此时政务公开已不再有任何层级、地域限制,成为全国统一性要求。

  2000年,两办发布《关于在全国乡镇机关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通知》,在乡镇一级推行政务公开,政务公开升级扩版。

  1998年,中办、国办发布的《关于在农村普遍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通知》。

  综合分析

  [内涵]

  政务公开的“政务”涉及国家行政权的整个运作,包括行政决策、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监管的整个过程,不仅包括行政权运作形成的静态信息的公开,还包括了行政权运作全流程、政务服务全过程的动态活动的公开。此外,政务公开不仅是指政府单方公开政务信息,而且还包括政府通过各种形式、途径与行政相对人、社会公众、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互动,将政务活动向公众开放,使公众能通过直接参与政务而影响和监督政务的含义。

  [现状与影响]

  我国政务公开在数量上取得的进展毋庸置疑,而与如此喜人的数量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政务公开质量的差强人意。在一些地方,公众需要的政务信息往往不公开、公开不及时或者公开了难获取,或者政务公开就是走形式贴标签、避重就轻的“缩水公开”“胡乱公开”、表扬与自我表扬的“成绩公开”“选择公开”……这不仅违背了政务公开的宗旨,致使公开效果大打折扣,也损害了人民的知情权,削弱了政府公信力。

  [重要意义]

  政务公开的意义和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政务公开是保障社会公众参与国家治理,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需要。现代国家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既包括作为传统国家管理主体的政府,也包括作为国家管理相对人的公民、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基层自治组织等。这些新型治理主体参与国家治理,自然不仅需要享有对政务的知情权,而且需要享有对政务的直接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从而必须有政务公开的保障。

  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要使人民有获得感。人民的获得感不仅源于物质生活的富足,更源于政治上的当家做主。人民这种当家做主的获得感显然只能在政务公开的政治生态环境中形成。此外,现代国家治理的手段、方式更重视合作、协商、行政指导、行政合同、行政协议等。这些治理手段、方式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务公开:或以政务公开为前提,或以政务公开为保障。

  其二,政务公开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障现代参与民主和协商民主运行的需要。传统的议会民主是“传送带”民主:人民仅要求有政府信息公开以保障对政府的监督即可。而对于现代民主——参与民主和协商民主来说,仅有政府信息公开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动态的,事前、事中的政务公开。只有有了政务公开,社会公众才可能有效参与决策、参与立法和执法,才可能有效地与政府就决策、立法、执法的各种事项展开协商、讨论、辩论。

  其三,政务公开是加强反腐防腐,建设廉洁政府的需要。政务公开相较于政府信息公开,能够提供更加透明的公权力运作环境,从而更有利于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政治生态。实践证明,政务公开是反腐防腐的治本之策。

  其四,政务公开是全面推进改革、法治,创新、发展,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服务型政府的需要。改革、法治,创新、发展需要创设两个环境:一是政府和政府官员依法办事、干事的环境,二是人民群众积极创业、创新的环境。这两个环境都有赖于政务公开营造和成就。只有有了政务公开,政府和政府官员处在人民群众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之下,他们才不敢懈怠,才不敢乱作为、不作为。只有有了政务公开,人民才能不仅知政,而且能参与政府政策的制定,从而他们才能信任政府和政府的政策,才会对创业、创新产生信心、热情,才会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

  [原因及对策]

  [政务公开推行难的原因]

  政务信息公开推进慢、推进难,有其主客观原因。

  在主观层面,一些政府部门做官的思维根深蒂固,对服务型政府认识不及时、不深入,总认为要将信息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在客观层面,政务信息公开自上而下“有目标,缺路径、缺时间表、缺监督”的“一缺三”推进方式,难以保障工作成效。缺乏明确的改革时间表、路线图,以及监督问责机制,这使政务信息公开成一项能拒绝、能敷衍、能拖沓的“软项目”。

  [参考对策]

  一是进一步理顺和加强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体制、协调机制、工作机制,整合政务公开方面的力量和资源。

  二是要求对全国从事政务公开工作人员进行轮训,鼓励高等学校开设政务公开课程,培养专门人才,切实解决政务公开能力不足问题。

  三是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加大分值权重,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四是提出修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政务公开工作进一步法治化、规范化奠定基础。

  2017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三

  【背景链接】

  无论是会议讲话还是考察调研,“规矩”一词被一再提及,并且明确提出“要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排在首要位置”。2012年11月16日,刚刚履新中共中央的就强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提出党章是“根本大法”和“总规矩”。此后,在不同场合,他也多次强调“规矩”。在2015年1月13日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进一步提出了“政治规矩”这个词。他指出,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而在2015年1月16日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又进一步提出,“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要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一条根本的政治规矩”。

  【理论链接】

  十八届四中全会期间,指出了一些“不守政治规矩”的现象:“有的干部也认为,自己没有腐败问题就行了,其他问题都不在话下”,并集中概括为“七个有之”:“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七种恶劣作风的危害性,语重心长地告诫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要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权威表述】

  制定纪律就是要执行的。“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党的规矩,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遵照执行,不能搞特殊、有例外。各级党组织要敢抓敢管,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严明党的组织纪律,增强组织纪律性》(2014年1月14日)

  “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则为善者日进,为恶者日止。”不反腐败确实要亡党,真反腐败不仅不会亡党,而且能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我们党更加坚强、更有力量。

  ——《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0月23日)

  要加强对干部经常性的管理监督,形成对干部的严格约束。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一条铁律。组织上培养干部不容易,要管理好、监督好,让他们始终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对干部经常开展同志式的谈心谈话,既指出缺点不足,又给予鞭策鼓励,这是个好传统,要注意保持和发扬。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6月28日)

看过“2017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的人还看了:

1.2017内蒙古公务员申论热点

2.2017内蒙古公务员申论预测及答案

3.2017内蒙古省公务员申论热点

4.2017年内蒙古公务员申论范文

5.2017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

Copyright @ 2006 - 2017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