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内蒙古公务员申论范文
用考网【申论辅导】 编辑:谢君 发布时间:2016-12-31 09:36:37
申论文章可能是很多内蒙古公务员备考考生的一大难点,想要取得高分,范文应该多看,以下就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2017年内蒙古公务员申论范文帮助你提分。
2017年内蒙古公务员申论范文一
生态文明需要向“污染经济”坚决说“不”
近年来,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经过30多年的有效发展,我国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更加突出。环境资源的约束加剧,过度依赖能源资源且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更加凸显,环境总体恶化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扭转。河北沧县“红豆水”事件、云南阳宗海砷污染、湖南郴州血铅事件等污染事件,不仅严重破坏当地环境,更对群众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一系列的污染事件表明,我们所发展的企业频繁成为水体污染事件的“元凶”,在触痛社会公众神经的同时,也在拷问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良知:我们是需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还是在经济发展中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永续发展之路?
诚然,大批高耗能、低产出、大排放、重污染中小型企业的存在,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它们在特定时期为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支撑拉动地方GDP增长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些惨痛的污染事件一再发生,暴露出了我们长期没有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甚至为追求眼前经济的“数量增长”和政绩的“加分因素”,就是在党中央三申五令转变发展方式的今天,依然不惜断掉子孙后代发展之路谋求一时GDP的增长。
痛定不仅要思痛,更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在快步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经济发展方式,我们为什么发展,我们发展为了什么,我们该怎么发展,我们该发展什么,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重新调整经济发展思路,忍痛割掉那些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起来的产业,向“污染经济”坚决说“不”。
如何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党中央一再叮嘱: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这需要我们经济发展思维和发展方式的彻底转变,更需要以实际行动在具体实践中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大批高污染企业长期存在并一再威胁我们的生存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是部分地方为某种利益对这些企业的发展及其违规排放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中央有关精神没有领会好、没有贯彻执行好,甚至阳奉阴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因此,在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我们需要“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坚决做到不换发展思路就换人,毁了生态环境追究人,用制度管人,按法治办事,约束规范大家共同呵护我们的家园,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在山清水秀生态美的环境里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
2017年内蒙古公务员申论范文二
环境改进了 中国才能美丽
城市深陷雾霾难以消散,河流散发异味久治不愈,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遭遇现实困境的严峻考验。这一奋斗目标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才能保障人的追求幸福生活权利,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
秀美的山川、良好的生态既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后代子孙得以永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没有好的环境,不仅美丽家园无从谈起,幸福指数难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也会遭遇日趋严重的环境瓶颈。近年来相继爆发的江河污染、铅中毒、镉大米等污染事件,一再敲响生态环境恶化的警钟。
从吃饱穿暖到环境优美,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生态问题日益关注。从粗放增长到节能降耗,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需由之路。然而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一些地方领导有关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还很滞后,经济发展不顾及环境承载的决策时有发生,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如此偏离正确轨道的发展观需然影响自然环境,也引起了群众不满,甚至诱发群体性事件。事实证明,不重视生态环境,群众就会不满意;不协调好生态与发展经济的关系,可持续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民心工程、基础工程。改革开放使得我们仅用30多年就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走完的现代化道路,时间浓缩了发展的过程,也叠加着与之伴生的环境问题。生产工艺的落后,产业结构的失衡,污染治理的落后,执法保护的乏力,诸多因素导致生态环境的新旧欠账复合呈现,新老问题交织叠加,大大增加了我国环境治理的难度和复杂性。只有用科学发展观认识环境问题产生根源,用转型升级的措施破解环境保护难题,才能走出一条适合现阶段国情的发展与保护并重的可持续之路,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重建良好生态、再造优美环境是各级党和政府的责任。当务之急,要把解决直接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污染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加大执法检查和惩处力度,有效遏制乱排污、偷排污等环境违法势头,用严格的执法成果让群众看到成效、树立信心。同时,也要加快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将环境损害、资源消耗等生态指标纳入政绩考核体系,以严格的制度和有力的法治,设置起不可逾越的保护红线,让环境保护者得益,污染环境者受罚,构建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约束和制度导向。
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曾说过,生态问题如不解决,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中。过去我们已经为经济增长付出了环境代价,未来建设美丽中国任重道远。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就能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并举双赢。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旁观者变为建设者,为保护青山绿水、建设美丽中国而携手努力,把绿色留给子孙,把希望带给明天。
2017年内蒙古公务员申论范文三
海洋的健康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是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而海洋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近些年来,由于对海洋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导致海洋环境遭受着日益严重的污染,物种减少甚至灭绝,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珍贵水产资源面临危机,矿物质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赤潮频发和水质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使海洋的健康生态面临严峻考验。
正视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人类维护生存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然选择。目前海洋生态的破坏源于人们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忽视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合理、科学、有效的规划,有关保护的规划缺乏法律强制性。因而,为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须在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具体而言:
首先,制定科学规划,创新发展思路。政府要通过严格勘察和调研,制定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科学规划,并上升到法律层面,强化执行力度;相关海域管理部门要打破“重经济、轻环保”的陈旧思维,重视环保对于经济发展的长期效应,做到统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开发模式。
其次,进行科学开发,避免“环保错位”。要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优化产业布局,根据各地资源特点确定合理的开发方式;政府要强化责任意识,完善问责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引导民间组织、公民等社会各界参与改善和修复海洋环境;打破“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避免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为环境治理付出沉重的经济和健康代价。
最后,推动海洋保护,加强政府监管。政府要确定保护的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减少资源浪费;淘汰落后产业,减少污染源;鼓励企业参与环境保护,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企业要提高生产工艺,引进治污设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长期的系统工程,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从长远看就是保护人类的长远发展,是对人类根本利益的捍卫,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因此,需须动员全社会行动起来,为建设美丽的地球家园而努力。
看过“2017年内蒙古公务员申论范文”的人还看了:
[2017年内蒙古公务员申论范文]相关的文章
- 上一篇:2017年山西公务员申论范文
- 下一篇:2017年新疆公务员申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