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网 > 公务员 > 公共基础知识 > 《公共基础知识考点:民法之约定夫妻共同财产》正文

公共基础知识考点:民法之约定夫妻共同财产

用考网【公共基础知识】 编辑:楚欣 发布时间:2015-09-15 18:28:49

  下面学习啦考试网为各位考生整理了201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复习资料:民法之约定夫妻共同财产,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一、约定夫妻共同财产的概念

  约定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婚姻当事人通过协议形式,对婚前、婚后财产的占有、管理、使用、收益、处分以及债务的清偿、婚姻关系终止时的财产清算等事项作出约定的一种财产制度。

  二、约定夫妻共同财产的特征

  (一)约定夫妻共同财产具有广泛性。约定夫妻共同财产即可以是婚前的个人财产,也可以是婚后所得的财产。在财产的种类上也没有任何限制。

  (二)约定夫妻共同财产没有明确的时间界定。也就是说,夫妻双方约定鼓起共同财产的时间可以在婚前,也可以在婚后,也可以对已经约定的财产根据夫妻双方的一件重新约定,没有严格的时间规定;

  (三)约定形式的多样性。即约定为各自所有、共同所有、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等形式;

  (四)契约优先性。即有契约依契约,无契约依法定。是夫妻共同财产,还是夫或妻的个人财产首先取决于夫妻双方的意思表示;

  (五)约定财产受法律保护。即如果财产一旦约定是夫妻共同所有,就具有法律效力,不能随意更改。

  三、约定夫妻共同财产的条件

  (一)当事人双方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订立夫妻财产约定的当事人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在订立夫妻财产契约时依法当然是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同时,当事人一方的男性不得早于22周岁、女性不得早于20周岁。

  (二)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指当事人在意志自由并能确认自己意思表示法律效果的前提下,内心意志与外部表现相一致的状态。欺诈、胁迫等行为不正当地干涉了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严重破坏了意思自治原则,极大地损害了当事人的利益,因此,这些行为导致的意思表示于法于理有悖,不能产生法律上夫妻财产约定的效力。

Copyright @ 2006 - 2017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