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网 > 学历类 > 中考 > 中考语文 > 复习方法 > 《愚公移山课文原文及课后练习答案》正文

愚公移山课文原文及课后练习答案

用考网【复习方法】 编辑:焯杰 发布时间:2016-09-19 15:02:43

  在学完初中语文的每篇课文后,做好课后的练习题是检测我们学习成果的最佳途径,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愚公移山课文原文及课后练习答案,欢迎大家学习。

  《愚公移山》课文原文

  太行(háng),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rèn)。本在冀(jì)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chéng)山北之塞(sè),出入之迂(yū)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rǔ)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céng)不能损魁(kuí)父(fǔ,轻声)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hè dān)者三夫,叩(kòu)石垦壤,箕畚(jī běn)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shuāng)妻有遗男,始龀(chèn),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qū,弯弯曲曲的意思,而qǔ只用于歌曲)智叟(sǒu)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huì)!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chè),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

  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kuì)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sǒu)亡(wú)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cuó)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jì)之南,汉之阴,无陇(lǒng)断焉。

  《愚公移山》课后练习答案

  一、熟读课文,把握文意,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发挥想像,把它改写成片段作文。

  1、在家庭会议上

  2、愚公智叟辩难

  (此题意在让学生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深入探讨课文的内涵。)

  二、辨析下列句中划线的词意义的异同。

  (此题意在让学生掌握文言常用词的义项,积累文言词语。)

  1、方七百里(纵横,指面积)

  方其远出海门(正、正在)

  2、年且九十(将近)

  且焉置土石(况且)

  3、曾不若孀妻弱子(念 céng,竟然、简直)

  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固执)

  吾义固不杀人(坚决)

  5、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

  三、有人说:“愚公真的很愚。大山挡了路,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傻,为什么还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绕山开路或者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对此,你怎么看?

  (这是一道讨论题,意在让学生领会课文的价值,不妨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愚公移山课文原文及课后练习答案相关文章:

1.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课文 愚公移山

2.九年级语文课文曹刿论战同步训练题

3.人教版语文九下第23课 愚公移山

4.愚公移山成功的理由

5.愚公移山怎么成语接龙

Copyright @ 2006 - 2017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