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网 > 公务员 > 行测辅导 > 综合指导 > 《公务员行测定义判断例题讲解》正文

公务员行测定义判断例题讲解

用考网【综合指导】 编辑:焯杰 发布时间:2016-07-15 09:12:16

  定义判断主要考查应试者运用标准进行判断的能力,想要做好定义判断题需要掌握一些解题的方法。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公务员行测定义判断例题讲解,欢迎考生学习。

  定义判断例题讲解1:

  漏税:指纳税人并非故意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对漏税者税务机关应当令其限期照章补缴所漏税款;逾期未缴的,从漏税之日起,按日加收税款滞纳金。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情况中属于漏税行为的是:

  A.杜某开了一家书店,税务部门规定对他的税款实行查帐征收。当顾客不要求开发票时,他就不开发票;而当有大笔交易并且客户要求开发票时,他就将发票客户联撕下来,客户联与存根联分别填写,客户联上按实际数字填写,而存根联上则填写较小的数字。

  B.某著名歌星在某城市举行了一场个人演唱会,票房收入高达40万元,根据演出协议,这位歌星拿到了票房收入的25%,约10万元。第二天,该歌星又开赴另一城市演出去了。

  C.张大伯是一家小商店的店主,主要经营日用百货,税务管理部门核定他每月缴税款500元,他每个月都准时到税务局主动缴纳税款,但上个月由于家中出了事情,几乎没有营业,当然也就没有什么赢利,因此,他就没有到税务局去交纳税款。

  D.黄兴是一个屠夫,他干这一行已经好多年了,最近猪肉紧缺,价格上涨很快,县物价局对猪肉作了最高限价。由于购买生猪的价格又很高,他们的利润很低。为此,黄兴对税务征管员说,如果政府不取消限价,他们就不缴纳税款。

  【解析】答案选B。

  漏税这一定义十分简单,要做这类题,其实只要注意一点——“并非故意”——就够了,也就是概括题干的主要特征,简称主特征分析法。观察选项,都涉及到没有缴纳或拒绝缴纳税款的情况,A项中杜某显然是故意的,他不是在漏税,而是在逃税,不符合题干,故排除;C项中,张大伯因为没有赢利而主观故意不缴税款,故不符合题干;D项中黄兴对抗政府限价而故意不缴税,故排除。只有B项中,未明确指出该明星主动故意不缴税,根据择优原则以及排除思想,故B项当选。

  定义判断例题讲解2:

  签名效应是指当人们在纸上写上自己名字时,大脑中的自我意识会加强,此时看到喜欢的东西,更容易把物品和自己联系起来,产生“这个东西真适合我”等想法,从而激发购买欲望。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现象可用签名效应解释的是:

  A.快递公司坚持“先签字后验货”的做法

  B.采取实名捐款的办法能够募捐到更多善款

  C.手术前,患者被要求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D.中介公司要求租客在看房前签订《看房协议书》

  【解析】答案选D。

  本题适合用主特征法分析。根据题干的定义,签名效应其实就是当我们签下名字后,大脑会给自己后面之后的行为进行暗示,产生“这个东西真适合我”等想法,从而激发购买欲望。D选项在看房前签订协议,容易在看房后产生暗示,产生刺激购买的效果,符合定义。A选项是行业内部规定,涉及到权利问题,没有暗示;B选项是为了给捐款人更多的荣誉感,不涉及购买行为;C选项属于手术前的必须程序,同样不涉及暗示和购买行为,不符合定义。

看完这篇文章的人还看了:

1.行测定义判断模拟试题附答案

2.行测考试定义判断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3.行测考试定义判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4.公务员行测考试定义判断试题

5.2016公务员行测考试定义判断基础试题

Copyright @ 2006 - 2017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