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网 > 公务员 > 行测辅导 > 常识判断 > 《2017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题及答案》正文

2017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题及答案

用考网【常识判断】 编辑:思晴 发布时间:2017-04-01 11:19:12

  常识判断在公务员考试中占很重要的位置,考生需要多做试题俩巩固知识。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分享2017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2017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题(一)

  1.为进一步加快本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产业发展,北京市制定了《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其主要目标包括( )。

  A.科技体制改革取得重要突破

  B.科技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服务民生重大需求的能力显著提升

  C.科技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更加突出

  D.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

  2.

  保持共产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关键在于( )。

  A.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员队伍整体的先进性

  B.增强广大党员的先进性意识,激发其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

  C.紧密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组织和引导广大党员充分发挥作用

  D.完善制度和机制,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党员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3.

  2006年9月20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 )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获胜,他将出任下届日本首相。

  A.安倍晋三

  B.小泉纯一郎

  C.谷垣祯一

  D.麻生太郎

  4.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在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意义在于( )。

  A.使公共政策更加科学化、民主化

  B.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C.推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D.保障公民的个人利益

  5.指出,我们要努力使人人享有平等的机会,不论是来自城市还是农村,不论是来自怎样的家庭背景,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取得应有的回报。这说明( )。

  A.我国之所以推进公平正义,是因为维护公平正义是国家的根本任务

  B.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需要公民依法履行监督的义务

  C.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只能依靠政府依法行政的力量

  D.我国之所以推进公平正义,是因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正义

  2017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题答案

  1.答案: ABCD

  解析: 《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主要目标包括:科技体制改革取得重要突破;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更加突出;科技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服务民生重大需求的能力显著提升。故本题答案为ABCD选项。

  2.答案: D

  解析: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

  >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根本在于增强广大党员的先进性意识,激发其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

  >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重点在于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员队伍整体的先进性;

  >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关键在于完善制度和机制,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党员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故正确答案为D。

  3.答案: A

  解析:

  2006年9月20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安倍晋三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获胜,他将出任下届日本首相。故正确答案为 A。

  4.答案: ACD

  解析:

  公民的政治权利由宪法规定,是固有的,不因公民政治参与的扩大而扩大,所以B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C、D。

  5.答案: D

  解析: 现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故A选项错误;监督权是公民的一项政治权利,不是义务,故B选项错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需要政府依法行政,还需要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观念、提高人民的公平意识,故C选项错误;公平正义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D选项正确。因此,本题答案为D。

  2017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题(二)

  1.

  随着生产和生活垃圾的急剧增加,垃圾处理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和经济问题。而有关专家却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将垃圾看成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段话( )

  A.坚持了联系的观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B.混淆了矛盾主次方面,看不到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

  C.坚持了矛盾的分析方法,看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违背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看不到矛盾的普遍性

  2.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错误的说法是( )

  A.它主张全部抛弃历史上的一切

  B.它坚持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普遍规律

  C.它自身并不是一个绝对真理的封闭体系,而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自我更新完善和发展的生机勃勃的开放体系

  D.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的道路

  3.

  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密切联系群众

  D.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4.

  连续12年自立自强,带着妹妹上学的大学生洪战辉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教育部也于2005年12月16日发出了《关于开展向洪战辉同学学习的通知》。洪战辉说:“一个人只要精神不倒,就没有什么能难倒;只要脊梁不弯,就没有扛不起的大山。”

  这句话说明( )

  A.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

  B.只要具有顽强的意志,一切困难都可以解决

  C.正确的思想意识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D.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办成一切事情

  5.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感觉到思想到物”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它属于( )。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对立

  2017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题答案

  1.答案: C

  解析:

  有些事物在某种场合是无关紧要的,但是换一种场合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会发挥其他的作用,即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答案: A

  解析:

  被历史证明了的好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而不是全部抛弃。故答案为>A>。

  3.答案: B

  解析:

  >理论联系实际,是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一方面,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故正确答案为B。

  4.答案: A

  解析:

  “只要精神不倒,就没有什么能难倒”体现了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不可能出现的东西。故本题选A。

  5.答案: B

  解析: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观点承认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属于唯物主义反映论,“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观点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属于唯心主义先验论。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相关知识点: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体现在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在于物质世界能够被人类感知;

  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在于旧唯物主义不承认社会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其反映论是机械的形而上学反映论,而辩证唯物主义承认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把辩证法跟认识论紧密结合在一起。


猜你感兴趣:

1.2017年公务员政治常识题及答案

2.2017年公务员政治常识试题及答案

3.2017年公务员政治常识试题及解析

4.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模拟题及答案

5.2017辽宁公务员考试常识题及答案

Copyright @ 2006 - 2017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