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带答案
用考网【常识判断】 编辑:谢君 发布时间:2017-03-11 09:42:51
法律常识试题练习能够帮助备考国家公务员的考生提高公务员考试的行测成绩,以下就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国家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帮助你练习提分。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一)
1、一艘行驶在日本海域的美国货船上,有甲乙两个中国人,发生争执,甲将乙捅死,依据我国刑法,该案件适用于哪国法律( )。
A、中国法律
B、美国法律
C、日本法律
D、既适用中国法律也适用日本法律
2、宪法的特征有( )。
A、宪法规定国家根本问题
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宪法的制定需要通过特定的程序
D、宪法的修改要通过特定的程序
3、甲开汽车到单位后,因疏忽忘记拔出车钥匙,被乙发现,乙发动甲的汽车刚要离开时,甲正好回来,将乙抓获。关于乙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抢夺罪未遂
B、构成侵占罪未遂
C、构成抢劫罪未遂
D、构成盗窃罪未遂
4、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为不满( )。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5、离职学习超过一年的国家公务员应办理的手续是( )。
A、免职手续
B、辞职手续
C、调任手续
D、转任手续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答案
1、答案: A
解析:
本题涉及到对于中国刑法效力范围的理解。刑法的效力范围:即刑法的适用范围,是指刑法在什么地方、对什么人和在什么时间内具有效力。我国《刑法》第6条至第12条对此作了明确的规定。所谓属人管辖权,即以人的国籍为标准,凡是本国人犯罪,不论是在本国领域内还是在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法。
《刑法》第7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据此判断,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2、答案: ABCD
解析:
《宪法》序言中提到,本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都需要通过特定的程序。故正确答案为 A、B、C、D。
3、答案: D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区分抢夺罪、侵占罪、抢劫罪和盗窃罪。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本题中,甲某虽然忘记拔出车钥匙,但此时汽车仍然是甲实际占有的,不属于遗忘物。因此乙的行为构成盗窃罪而非侵占罪。故正确答案为D。
4、答案: A
解析:
我国刑法规定的自然人负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已满14周岁。故正确答案为A。
5、答案: A
解析:
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规定,公务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免除其职务: (1)转换职位任职的。国家公务员在国家行政机关内跨职类或跨部门、跨单位转换岗位任职。这种工作调动,使得公务员不再任原职,故在任命新职的同时免去原任职务 (2)晋升或者降低职务的。公务员的职务升降是指因工作调动而使公务员不再担任原职,任命新职的同时免去原职 (3)离职学习期限超过一年的; (4)因健康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工作一年以上的 (5)退休的; (6)因其他原因职务发生变化的。故正确答案为A。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二)
1、具有下列( )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确认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者无效的判决。
A、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但判决责令其履行法定职责已无实际意义
B、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但不具有可撤销内容
C、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依法不成立或无效
D、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但因法律、政策变化需要变更或者废止
E、行政执法显失公正的
2、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
B、一般情况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全国人大会召集
C、我国宪法的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五年
3、根据《公务员法》关规定,公务员的处分形式不包括( )。
A、记大过
B、降级
C、降职
D、撤职
4、有思想家说:“立法者不是在创造法律,而只是在表述法律。”对于这句话、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法律归根到底是由客观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B、法的本质存在于国家意志、阶级意志与社会存在、社会物质条件之问的对立统一关系之中
C、立法者的工作往往就是把现实存在的社会关系及其社会规范上升为国家法律
D、法律是客观规律的真实体现,不掺杂任何主观性、意志性因素在内
5、行政法的最基本原则是( )。
A、合法性原则
B、行政法治原则
C、合理性原则
D、应急性原则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答案
1、答案: ABC
解析: 《行政诉讼法》规定以下情形下法院可以做出确认的判决。(1)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但判决责令其履行法定职责已无实际意义的;(2)被诉具体行为违法,但不具备可撤销内容的;(3)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依法不成立或者无效的。故本题选ABC。
2、答案: D
解析:
按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均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D项忽略了间接选举的适用层级,故不正确。
3、答案: C
解析:
《公务员法》第56条规定:“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 除。”ABD都符合规定,故正确答案为C。
4、答案: D
解析: 法律归根到底是由客观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但是并不排除人的意志和理想。故本题答案选D。
5、答案: B
解析: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贯彻于行政法之中,指导行政法的制定和实现的基本准则。包括以下原则:行政法治原则、适度性原则、互动性原则、程序正当原则。其中行政法治原则是最基本的原则。因此本题选B。
看过“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带答案”的人还看了: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带答案]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