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练习题附答案
用考网【常识判断】 编辑:谢君 发布时间:2017-03-09 10:39:22
行测常识提高是在于积累的,备考国家公务员的考生平时要多加练习试题,多花时间复习,以下就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练习题帮助你练习提分。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练习题(一)
1、根据以下素材拟写的公文标题,符合规范的是( )。
素材:为加强对城镇待业人员的管理,进一步做好劳动就业工作,经过××市人民政府同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对全市城镇待业人员进行统一登记,为此行文通知各有关部门。
A、《××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加强城镇待业人员的管理的通知》
B、《××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对全市城镇待业人员进行统一登记的通知》
C、《××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劳动就业工作的通知》
D、《××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劳动就业管理的公告》
2、撰写《关于审批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加强保护管理的请示》一文时,符合撰写要求的说法是( )。
A、请示内容必须是属于本机关职权范围内的问题
B、一般情况下,可以不按机关隶属关系越级呈报
C、适宜采用概括叙述、抒情说明的表达方式,避免罗列数字
D、可同时要求对历史文化名城周边的自然风景区加以保护管理
3、 下面是从公文中摘出的四句话,下列各项中表达不当的是( )。
A、我院已于8月30日召开了表彰先进个人、集体大会,××院长和其他学院的领导同志出席了这次会议
B、 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是目前我们能否搞好企业管理的一个最首要的问题
C、衡量一个企业是否经营得好,要从这样一些方面考察:第一,是否人尽其才……;第二,是否有正确的经营方针……;第三,是否有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D、从这份文件里,使全厂干部了解到开展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性
4、下列与主题词标引的方法有关的选项是( )。
A、区域分类
B、公文分类
C、类别词
D、类属词
5、下列公文中,( )属于公文“请示”的结束语。
A、特此函达
B、此致,敬礼!
C、当否,请指示。
D、请尽快办理。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练习题答案
1、答案: B
解析:
通知是向特定受文对象告知或转达有关事项或文件,让对象知道或执行的公文。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
通知用来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公告是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的公文。本题中,此类公文属于通知,所传达的事项是“对全市城镇待业人员进行统一登记”。
故正确答案为B。
2、答案: A
解析:
请示一般不可越级请示,故B选项错误。C、D选项明显错误,请示的语气必须谦恭,不能以决定的口吻说话,在写请示事项时,只能写“拟”怎么办,不能写“决定”怎么办。请示应在本级机关职权范围内进行,故A选项正确
3、答案: ABD
解析:
A项中“其他学院的领导同志”表述不当,应当为“学院的其他领导”。B项的表述应为“全面加强质量管理是目前我们搞好企业管理的一个最首要的问题。”D项中的表述缺少主语。本题是选非题,故ABD项符合题意
4、答案: BCD
解析:
据《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使用说明中主题词的标引方法如下:
1、一份文件的标引,除类别词外最多不超过5个主题词,主题词标在文件的抄送栏之上,顶格写。
2、标引顺序是先标类别词,再标类属词。在标类属词时,先标反映文件内容的词,最后标反映文件形式的词。
3、一份文件如有两个以上的主题内容,先集中对一个主题内容进行标引;再对第二个主题内容进行标引。
4、根据需要,可将不同类的主题词进行组配标引。
5、当词表中找不出准确反映文件主题内容的类属词时,可以在类别中选择适当的词标引。同时将能够准确反映文件内容的词标在类属词的后面,并在该词的后面加"△"以便区别。
6、列在区域分类最后,用黑体标出的主题词只供检索用,不再作标引。
7、附表中的主题词与主表中的主题词具有同等效力,标引方法相同,不同的是,如果附表中所列的国家、地区的实际名称发生了变化,使用本表的各单位可先按照变化后的标准名称进行修改和使用。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将定期修订附表。A选项区域分类与主题词标引的方法无关,故本题选BCD。
5、答案: C
解析: 请示的结束语,通常用公文习惯性专用语言提出带肯定性的要求,目的在于引起上级机关的注意,求得上级机关的明确答复。可根据请示内容或主送机关的不同,作适当的表达。一般说来,请示批准,可用“如无不妥,请批准”“当否,请批复”“请予审批”等;请求指示,可用“请指示”等语。请示的结束语,一般应在请示事项结束后,另起一行。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练习题(二)
1、关于山东省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截至2012年,山东省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
B、聊城、菏泽两市和东平县被纳入中原经济区规划
C、目前发现最早的山东人——“沂源人”,可以把山东的历史推到四五十万年以前
D、山东省2013年生产总值预期增长目标是9、5%左右
2、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北京举办。下列关于奥运会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08年奥运火炬的名称叫“祥云”
B、第一届奥运会在雅典举办
C、奥运会举办周期是四年
D、这是建国后,我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
3、“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节气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下列反映阳历六月初节气的农谚是( )。
A、立夏桑果象樱桃
B、小满养蚕又种田
C、芒种玉秧放庭前
D、夏至稻花如白练
4、在我国,野外迷路时,下列辨别方向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树木年轮较密的一侧是南方
B、树木一侧枝叶茂盛的一侧是南方
C、岩石上布满青苔的一侧是北方
D、蚂蚁的洞口朝南的一侧是南方
5、我国现阶段非按劳分配的分配形式有( )。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B、按资本取得的收入
C、资产收益
D、按劳动力价值取得的收入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练习题答案
1、答案: A
解析:
截至2012年,山东省粮食产量实现“十连增”,并非九连增,A说法不正确。故正确答案为A。
2、答案: D
解析:
1952年,芬兰赫尔辛基第15届奥运会。新中国成立之后,原“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改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并行使中国奥委会的权利。但在本届奥委会之前,新的中国奥委会未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通过多种努力,终于取得了参加本届奥运会的资格。新中国代表团一行40人赶到赫尔辛基时,大会已进行了10天,只赶上男子游泳的1基, 和最后的闭幕式,故正确答案为D。
3、答案: C
解析:
这道题考查考生对节气的掌握程度。解答本题时,需要考生了解哪个节气出现在六月初。题干引号内的内容是二十四节气口诀,其中“夏满芒夏署相连”中的第一个“夏”指的是“立夏”,第二个“夏”指的是“夏至”,夏至一般在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每个节气的间隔时间为十五天,这样推断,出现在六月初的节气是芒种,正确答案选C。
A选项“立夏”是阳历五月初;B选项“小满”是阳历五月底,D选项“夏至”是阳历六月底。
常识判断题中,经常会考查到节气这个考点。考生在备考时,除了记住二十四节气口诀,还需要记住几个关键时间,如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便于推算。
本题相关知识点:
二十四节气几个需要重点记住的时间:
现代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准确地确定了二十四节气的具体时间:
春季:春分 3月20-22日交节 清明 4月4-6日交节
夏季:夏至 6月21-22日交节
秋季:秋分 9月22-24日交节
冬季:冬至 12月21-23日交节
4、答案: A
解析: 因为在树木生长过程中,树干朝南一面受阳光照射较多,形成层原始细胞分裂也较迅速,径向生长加快,结果茎干南面的年轮也较宽,而在茎干背阴朝北的一面,年轮则明显狭窄,因此,在我国,树木年轮较稀疏的一侧为南方,A项错误。故选A项。
5、答案: ABCD
解析: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除了按劳动分配外,还存在着其它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或劳动力价值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信息、管理)等。故本题全选。
看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练习题附答案”的人还看了: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练习题附答案]相关的文章
- 上一篇: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练习题带答案
- 下一篇: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