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法律常识题库含答案
用考网【常识判断】 编辑:谢君 发布时间:2017-03-06 14:32:25
法律常识试题练习能够帮助备考公务员的考生提高公务员考试的行测成绩,以下就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公务员法律常识题库帮助你练习提分。
公务员法律常识题库(一)
1、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这里“未得逞”是指( )。
A、犯罪行为没有实施完毕
B、犯罪目的没有达到
C、犯罪结果没有发生
D、行为没有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2、每年3月,我国都要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汇集北京,共商国事。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
A、代表的任务是参政议政,委员的任务是政治协商
B、代表参与制定国家法律,委员参与对国家重大事务的协商
C、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政协是最高国家监督机关
D、人大直接创建国家管理制度,政协间接创建国家管理制度
3、根据《刑法》关于拘役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张某在拘役期间参加劳动并得到了报酬
B、李某因某事被判处拘役十四个月
C、王某被判处拘役,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D、黄某在拘役期间可以每月回家一天
4、在行政诉讼的执行措施中,可对行政机关采取的是( )。
A、司法建议
B、查封
C、扣押
D、划拨
5、某市劳动部门发现某玩具厂使用一批不满15周岁的学徒工。对此,劳动行政部门拟采取的下列哪一项措施不符合法律规定?( )
A、责令雇主改正,并处以罚款5万元
B、责令雇主解除劳动合同,遣返这批学徒工
C、责令雇主承担遣返费用,并给予经济补偿
D、收缴雇主在非法用工期间的经营所得
公务员法律常识题库答案
1、答案: D
解析:
犯罪未遂中的“未得逞”指的是行为没有具备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故正确答案为D。
2、答案: ACD
解析:
本题主要考点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的代表,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组织形式,经常就国家的大政方针进行民主协商的一种制度。我国最高国家监督机关不是政协,政协不能创建国家管理制度。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但是不能说政协委员的任务是政治协商。故正确答案为A、C、D。
本题相关知识点: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各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也不是反对党,它们是参政党。
3、答案: B
解析: 我国《刑法》规定,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1年。故本题答案选B。
4、答案: D
解析: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65条规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对应当归还的罚款或者应当给付的赔偿金,通知银行从该行政机关的账户内划拨……
(三)向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人事机关提出司法建议。接受司法建议的机关,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告知人民法院”。因此,行政诉讼执行措施中,人民法院可对行政机关采取的是划拨。
故正确答案为D。
5、答案: D
解析: 《劳动法》第94条规定:“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明确列举了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情况下,劳动行政部门可以作出的行政处罚(即“罚款”和“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等),而“收缴雇主非法用工期间的经营所得”不在此列,故正确答案是D
公务员法律常识题库(二)
1、某重点高校20岁的大二学生王晓,起诉要求父亲王军支付大学期间的教育费和生活费,但王军因收入有限拒绝支付。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甲认为王晓仍为在校生,王军有义务继续支付王晓得教育费和生活费
B、乙认为王晓虽已成年,但无独立生活来源,王军仍有支付的义务
C、丙认为王晓已成年,王军没有义务继续支付王晓得教育费和生活费
D、丁认为王军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有义务支付王晓教育费和生活费
2、下列不属于公务员权利的是( )。
A、对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决定的申诉权
B、以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决定的起诉权
C、工资福利权
D、辞职权
3、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年龄时限为( )
A、从出生时起到18岁时止
B、从14岁时起到死亡时止
C、从18岁时起到死亡时止
D、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
4、要约是指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下列选项中属于要约的是( )。
A、报纸上刊登的商业广告
B、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招股说明书
C、某超市向居民小区散发的商品价目表
D、某机关向超市打电话要求购买10箱苹果
5、下列关于民事诉讼法中特殊地域管辖的表述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B、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C、因票据纠纷提起的诉讼,由票据支付地或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D、因共同海损提起的诉讼,只能由共同海损理算地人民法院管辖
公务员法律常识题库答案
1、答案: C
解析: 《婚姻法》第21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婚姻法》解释(一)第20条规定“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王晓已经成年,父母无支付教育费和生活费的义务。
2、答案: B
解析:
《公务员法》第十三条规定公务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
(二)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
(三)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
(四)参加培训;
(五)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六)提出申诉和控告;
(七)申请辞职;
(八)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A、C、D三项均在规定享有的权利范围内,故正确答案为B。
公务员对行政处分行为不服只能申诉,不能起诉,主要原因在于行政处分行为系内部行政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理对象。
3、答案: D
解析: 我国民法通则第九条,公民从出生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只要是公民就具有权利能力,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是18周岁。因此本题选D。
4、答案: D
解析:
要约是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订立合同的条件,希望对方能完全接受此条件的意思表示。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明确。所谓“具体”是指要约的内容必须具有足以使合同成立的主要条款。要约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意图,表明一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的拘束。
要约邀请,又称为引诱要约,根据《合同法》第15条的规定,要约邀请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如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但商品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则视为要约。A、B、C均为要约邀请。故正确答案为D。
5、答案: B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第二十七条:因票据纠纷提起的诉讼,由票据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第二十九条: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第三十三条:因共同海损提起的诉讼,由船舶最先到达地、共同海损理算地或者航程终止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所以答案是B。
看过“公务员法律常识题库含答案”的人还看了:
[公务员法律常识题库含答案]相关的文章
- 上一篇:公务员法律常识题含答案
- 下一篇:公务员公文写作常识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