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公务员法律常识题含答案
用考网【常识判断】 编辑:谢君 发布时间:2017-03-06 12:45:19
法律常识判断模块是公务员考试行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考生想要取得高分试题练习必不可少,以下就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公务员法律常识题帮助你练习提分。
2017公务员法律常识题(一)
1、某县食品药品监管局认定张某销售假药,作出罚款5000元的决定(1号决定)。该局将决定书送达张某后发现有文字错误,遂予以撤销并作出处罚内容相同的决定(2号决定),但决定书上加盖了该局前身某县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印章。张某不服提起行政诉讼,诉讼期间,该局撤销了2号决定书,作出罚款3000元的决定(3号决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号决定与1号决定错误性质相同,属于文字错误
B、对同一行为给予三次处罚,既违反一事不再罚要求又构成反复无常
C、某县食品药品监管局撤销2号决定书、作出3号决定应在一审期间内进行
D、张某对3号决定不服起诉的,法院应当依法审查3号决定
2、(不定项选择)甲欲枪杀仇人乙,但早有防备的乙当天穿着防弹背心,甲的子弹刚好打在防弹背心上,乙毫发无损。甲见状一边逃离现场,一边气呼呼地大声说:“我就不信你天天穿防弹背心,看我改天不收拾你!”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
A、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中止
B、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C、甲的行为具有导致乙死亡的危险,应当成立犯罪
D、甲不构成犯罪
3、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业或其他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不服管理,违章作业,造成下列哪些损失,不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 )。
A、1人死亡的
B、3人重伤的
C、直接经济损失达4、5万元
D、直接经济损失达30万元,车间停产10天的
4、下列被告(被申请人)负举证责任的是( )。
A、行政诉讼中,证明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
B、民事诉讼中,对原告提出建筑物发生倒塌致人损害的侵权事实,被告给予否认的
C、行政赔偿诉讼中,证明所受损害的事实
D、行政复议中,认为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证明曾经要求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而该机关未履行的
5、定期考核的结果影响着公务员的任职。导致按照规定程序降低公务员一个职务层次任职的定期考核结果是( )。
A、合格
B、称职
C、不合格
D、不称职
2017公务员法律常识题答案
1、答案: D
解析:
1号决定属于文字错误,2号决定属于签章错误,两者错误的性质是不相同的,A项错误;上述的3个决定中,每个决定都是对前一决定的纠正,即后一决定的作出都是对前一决定的否认,后一决定生效的同时前一决定就失效了。因此不存在三次决定都生效的情况,也就不存在违反一事不再罚原则的情况,B项错误;某县食品药品监管局撤销2号决定书,作出3号决定书的行为可以在复议期间进行,可以在一审期间进行,也可以在二审期间进行,没有必须在一审期间进行的限制规定,C项错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0条第2款规定,原告或者第三人对改变后的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就改变后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理。因此,D项说法正确。
2、答案: BC
解析: 本题考核故意杀人罪的中止和未遂之间的区分。《刑法》第23条第1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本题中,甲已经着手实行枪杀行为,但由于乙正好穿着防弹背心,未发生乙死亡的结果,这是由于甲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故A项错误,B项正确。甲的行为已经具备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及应受刑罚处罚性,成立犯罪。故C项正确,D项错误。故选BC。
3、答案: C
解析:
本条考查的是我国刑法关于重大责任事故罪有关规定的理解,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条件是必须造成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造成重大损失。重大伤亡是指重伤三人以上或死亡一人以上;重大损失是指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万元以上。据此,答案为C。
4、答案: B
解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条,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对其无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即应由被告(被申请人)负举证责任,B项正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7条,原告对下列问题承担举证责任:
(一)证明起诉符合法定条件,但被告认为原告起诉超过起诉期限的除外;
(二)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证明其提出申请的事实;
(三)在一并提起的行政赔偿诉讼中,证明因受被诉行为侵害而造成损失的事实;
(四)其他应当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事项。ACD项均在原告举证的范围之内,综上,故正确答案为B。
5、答案: D
解析:
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降职,是指公务员在定期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的,而按照规定程序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的制度。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相关知识点:定期考核按一定的周期和固定的程序、方法进行。定期考核是考核制度的主要形式,如果没有定期考核办法,就不能说已经建立了考核制度。目前世界上除了个别国家外,大多数把公务员考核的周期定为一年。从我国的实践情况看,对非领导成员公务员一般采取年度考核的方式,对领导成员则普遍采取了届中、届末考核的方式。
2017公务员法律常识题(二)
1、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对疑难、复杂、重大案件作出决定是,经过()的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A、本院审判委员
B、本院院长
C、上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
D、上级人民法院院长
2、白家村年满十八周岁以上村民600人,村民会议投票表决罢免村委会副主任高某。下列哪项是罢免被通过的最低人数要求?
A、121人
B、151人
C、301人
D、401人
3、国务院发布的《耕地占用税条例》规定:“本条例的实施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条例的规定,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并报财政部备案。”据此,各省级人民政府制定实施办法的行为属于( )。
A、特别授权立法
B、中央行政立法
C、补充性立法
D、一般授权立法
4、依据刑法规定,构成行贿罪要求在主观方面必须具有谋取( )的目的。
A、个人利益
B、非法利益
C、经济利益
D、不正当利益
5、关于我国公务员制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公务员不得辞去公职
B、我国公务员培训基地是党校
C、公务员对奖惩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
D、公务员考核的基本内容包括德、能、勤、绩、才
2017公务员法律常识题答案
1、答案: B
解析: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应当自收到赔偿申请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决定;属于疑难、复杂、重大案件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所以本题选B。
2、答案: C
解析: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6条规定,本村五分之一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联名,可以要求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罢免要求应当提出罢免理由。被提出罢免的村民委员会成员有权提出申辩意见。村民委员会应当及时召开村民会议,投票表决罢免要求。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须经有选举权的村民过半数通过。600人的过半数最少是301人。故正确答案为C。
3、答案: C
解析:
特别授权立法是指依据特定法律、法规授权或者依据国家权力机关或上级国家行政机关通过专门决议的委托,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行为。
中央行政立法是指中央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及其各部门制定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活动。
补充性立法指行政机关为补充法律、法规在某个具体方面内容的不足而进行的行政立法活动。
一般授权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直接依照宪法和有关组织法规定的职权,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直接依照宪法和有关组织法规定的职权,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本省实施办法,符合定义中补充性的定义,可知正确答案为C项。
4、答案: D
解析:
根据《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也就是说,构成行贿罪,主观方面必须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故正确答案为D。
注意不正当利益和非法利益的区别:不正当利益是不合理、不合规但不违法的利益,非法利益是不合理、不合规也不合法的利益。非法利益一定是不正当利益。
5、答案: A
解析: A选项根据《公务员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以下五种情形的公务员不得辞去公职:(1)未满国家规定的最低服务年限的。(2)在涉及国家秘密等特殊职位任职或者离开上述职位不满国家规定的脱密期限的。(3)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且须由本人继续处理的。(4)正在接受审计、纪律审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终结的,A选项正确当选;B选项党校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和党员干部进行培训、教育的学校,而不是公务员培训基地,因此B选项错误;C选项根据《公务员法》第九十条规定,公务员对内部行政行为只能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以按照规定向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者作出该人事处理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也可以不经复核直接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向法院提出诉讼,因此C选项错误。D选项根据《公务员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对公务员的考核,按照管理权限,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D选项表述错误。
看过“2017公务员法律常识题含答案”的人还看了:
[2017公务员法律常识题含答案]相关的文章
- 上一篇:2017公务员常识题库含答案
- 下一篇:2017公务员法律常识题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