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网 > 公务员 > 行测辅导 > 常识判断 > 《公务员考试常识习题答案解析》正文

公务员考试常识习题答案解析

用考网【常识判断】 编辑:焯杰 发布时间:2016-07-29 16:20:00

  常识判断题是公务员行测考试的重要题型,为了帮助大家复习提高,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公务员考试常识习题答案解析,供考生备考练习。

  公务员考试常识习题:

  1.

  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意思一致的是( )

  (注:A项加点词是会计,B项是痛恨,C项是感激,D项是所谓)

  A.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C.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D.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

  汉字产生的标志是殷商后期所形成的初步定型的甲骨文,其后经过了六千多年的演变, 形成了我们今天的文字。下列汉字演变过程的时间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隶书 小篆 楷书 行书

  B.小篆 隶书 行书 楷书

  C.隶书 小篆 行书 楷书

  D.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3.

  某城市素有“十三朝古都、八代陪都”之说,是我国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的千年帝都。这座城市是( )。

  A.开封

  B.杭州

  C.西安

  D.洛阳

  4.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从某种意义上说,饮食文化就是一部感性化了的人类文化发展史。下列关于我国饮食文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麻婆豆腐是川菜中的名品

  B.通常所说的燕窝是一种金丝燕筑的巢

  C.满汉全席汇集了宫廷满席和汉席的精华,是中华美食的缩影

  D.烹饪食物用的“五香”是指丁香、茴香子、八角、桂皮、胡椒

  5.

  下列作品描写张生与崔莺莺爱情故事的是( )。

  A.《荆钗记》

  B.《会真记》

  C.《紫钗记》

  D.《拜月亭记》

  公务员考试常识习题答案解析:

  1.答案: D

  解析:

  A项出自《史记·陈涉世家》,“会计”在此处意为聚会商议,现代汉语中,“会计”指监督和管理财务的工作或担任会计工作的人员。B项出自《前出师表》,“痛恨”在此处意为痛心和遗憾,现代汉语中,“痛恨”意为极端憎恶。C项出自《前出师表》,“感激”在此处意为有所感而情绪激动,现代汉语中,“感激”指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的衷心感谢。D项出自《游褒禅山记》,“所谓”在此处意为(人们)所说的,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一致。故选D。

  2.答案: D

  解析:

  汉字的演变过程,按时代和字体的对应,大体上可分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故正确答案为D。

  3.答案: D

  解析:

  洛阳是我国建都最早,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朝代跨度最大的千年帝都,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神都”,同时是女皇武则天建都之城,素有“十三朝古都、八代陪都”之称。西安也有“十三朝古都”之称,但没有”八代陪都“之称,故正确答案为D。

  4.答案: D

  解析:

  五香为茴香、花椒、八角、桂皮、丁香,有八角而无胡椒。D说法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

  5.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关于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共有三个版本:最开始的是元稹的《会真记》,然后是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最后是王实甫的《西厢记》。《荆钗记》和《拜月亭记》属于四大南戏。《紫钗记》是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的第一梦。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B选项。

公务员考试常识习题答案解析相关文章:

1.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2.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练习题及答案

3.考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及答案

4.常识判断模拟练习附答案解析

5.国考行测考试常识判断习题及答案

Copyright @ 2006 - 2017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