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法律知识习题及答案
用考网【常识判断】 编辑:焯杰 发布时间:2016-07-21 13:43:24
常识判断题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考察知识面宽,是不少考生考试得到高分的拦路虎。为了帮助大家复习一些常考的法律知识,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公务员行测法律知识习题,供考生备考练习。
公务员行测法律知识习题:
1.《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A.国际部
B.
C.国务院
D.中央军事委员会
2.继承权是指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根据《继承法》相关规定,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被继承人的( )。
A.弟弟
B.养子
C.祖父
D.叔父
3.某县开展了一场政行风“民评官”活动,来自全县民营企业、学校、农村、事业单位等各行各业的500多名代表聆听来自县公安、工商、税务、质监等11个执法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述职报告,并进行满意度评价。“民评官”意味着( )。
A.人民群众可以更好行使监督权
B.真正富裕人民群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人民群众开始享有当家做主的权利
D.行政官员必须由民主选举产生
4.王某上小学二年级,今年7岁,他所实施的下列行为中,在法律上无效的是( )。
A.接受姑姑压岁钱500元
B.参加一部电影拍摄得到报酬1000元
C.给自己买一个价值300元的玩具
D.参加英语竞赛获奖,得到奖金50元并捐给生活困难的同学
5.在我国,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应视为( )。
A.限制行为能力人
B.无行为能力人
C.完全行为能力人
D.部分限制行为能力人
公务员行测法律知识习题答案:
1.答案: D
解析: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统率全国武装力量军队,故正确答案为D项。
2.答案: B
解析: 根据《继承法》,养子与亲生子女一样,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第二顺序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叔父不在第一、第二顺序范围内。
3.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各行各业代表通过聆听主要部门执法负责人的述职报告,了解各部门的工作情况,并进行满意度评价,更好的行使了人民群众的监督权。故正确答案为A。
4.答案: C
解析:
《民法通则》第十二条第2款规定: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C中行为显然违反了这一条款,无效。故正确答案为C。
A、B、D中情形应默认有法定代理人的参与,否则均无法进行。
5.答案: C
解析: 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资格。我国民法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同时民法通则第11条第二款规定,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据此,答案为C。
公务员行测法律知识习题相关文章:
[公务员行测法律知识习题及答案]相关的文章
- 上一篇:公务员行测法律知识习题讲解
- 下一篇:公务员行测法律知识试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