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基础经济知识习题详解
用考网【公共基础知识】 编辑:焯杰 发布时间:2016-08-23 12:37:47
经济常识是公务员考试中是需要考生学习的公共基础知识考点,为帮助大家复习基础的经济知识,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公务员基础经济知识习题详解,供考生备考练习。
公务员基础经济知识习题:
1.为了抑制通货紧缩,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减少产品出口数量 B.提高央行基准利率
C.降低央行再贴现率 D.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2.1710年到1760年,英国大量从中国进口茶叶等特产,在此期间,英国为此向中国付了大量白银,该国的白银几乎耗尽。而当时英国的产品在中国几乎无人知晓。上述现象说明当时( )。
A.英国的生产力远落后于中国
B.英中贸易对英国而言贸易逆差显著
C.英国对中国有明显经济优势
D.中国成为英国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3.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和卖出各种有价证券主要目的是( )。
A.调节价格水平 B.调节债券价格
C.调节利润 D.调节货币供给量
4.( )是指价格对供求变动缺乏弹性,不能随供给变动而变动,导致价格不能使市场出清。
A.外部效应 B.价格刚性
C.市场失灵 D.价格固定
5.近年来,绿色消费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比较关注产品的成分是否为纯天然、有机等问题。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绿色产业迅速发展,这说明( )。
A.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B.消费对生产的调整起着导向作用
C.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D.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公务员基础经济知识习题答案详解:
1.【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经济。通货紧缩既然是一种货币现象,治理通货紧缩,也就必须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以满足社会对货币的需求。增加货币供给的方式不外乎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两个方面着手。降低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抑制通货紧缩都有一定的作用。故本题选C。
2.【答案】B。
详解:题干中英国大量在中国进口茶叶,支付大量白银,但是英国产品在中国销售并不多,说明英国与中国的贸易对于英国而言是逆差显著,所以选B。A选项的生产力没有体现,C选项中英国对中国没有优势存在,D选项中中国并没有成为英国的商品市场。故本题选B。
3.【答案】D。
详解: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和卖出各种有价证券主要目的是改变货币供给量,是一种货币政策工具。买进的话是增加货币供给,扩张性货币政策;卖出的话减少货币供给,紧缩性货币政策,故本题选D。
4.【答案】B。
详解:价格刚性是指价格在确定后就不易变动的现象,即价格缺乏弹性。由于市场竞争被垄断所替代,出现了市场的不完全性,因此物品的价格是由处于垄断地位的大公司操纵的,因而形成了价格“刚性”,即价格在确定后不易下降,导致物价经常处于较高的指数上。外部效应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巿场失灵是指巿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固定价格是指组合间的各个成员之间达成协议,彼此同意以相同的价格出售其产品,以消除各成员之间在产品售价方面竞争的一种做法。企业之间之所以通过协议固定产品的价格,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消灭彼此之间的竞争,从而达到维护自身利益的目的。故本题选B。
5.【答案】B。
详解:绿色消费的出现,带动了绿色产业的迅速成长,这说明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求对生产的调整有导向作用。故本题选B。
公务员基础经济知识习题详解相关文章:
[公务员基础经济知识习题详解]相关的文章
- 上一篇:公务员基础经济知识习题答案详解
- 下一篇:公务员基础经济知识试题答案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