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网 > 公务员 > 公共基础知识 > 《国考公共基础经济知识练习题精讲》正文

国考公共基础经济知识练习题精讲

用考网【公共基础知识】 编辑:焯杰 发布时间:2016-08-16 11:43:11

  公共基础知识的经济知识是参加国考的重要考点,多做习题训练是复习记忆的关键,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国考公共基础经济知识练习题精讲,供各位考生练习。

  国考公共基础经济知识练习题:

  1.为了反映社会成员收入相对平等或相对不平等,通常用基尼系数来表示,一般基尼系数的值域总是在( )之间。

  A.1和2 B.0和1 C.-1和1 D.0和0.7

  2.市场利息率提高,则( )。

  A.货币交易需求增加 B.货币交易需求减少

  C.货币投机需求增加 D.货币投机需求减少

  3.没有买方就没有任何市场,没有买方就没有市场经济发展的源头动力,没有买方范围的扩大就没有市场容量的扩展,也就没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 )。

  A.商品产能与产量应与买方需求保持均衡

  B.市场需求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现实根源

  C.所有的需求量都以货币总量来计量

  D.适应市场需求的供给主体是与商品产能与产量紧密结合的

  4.根据凯恩斯流动偏好理论,( )决定均衡利率。

  A.实际货币余额的供给与需求 B.投资与储蓄

  C.借贷资本的供给与需求 D.生产资金供给与需求

  5.当经济发展缓慢或处于低潮时,增加社会保障开支( )。

  A.会减缓社会总需求的过快增长

  B.会刺激社会有效需求的相应增加

  C.对社会总需求的变动没有影响

  D.不具有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作用

  国考公共基础经济知识练习题答案精讲:

  1.【答案】B。

  精讲:基尼系数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故本题选B。

  2.【答案】D。

  精讲:因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带来的货币需求与利率没有直接关系,它是收入的函数,并且与收入成正比;而投机动机带来的货币需求则与利率成反比,因为利率越高人们持有货币进行投机的机会成本也就越高,货币投机需求则减少。故本题选D。

  3.【答案】B。

  精讲:题干主要说明了“买方”代表了市场需求,这是市场经济之所以存在和发展的现实根源和理论根源。故本题选B。

  4.【答案】A。

  精讲: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愿望或动机。当利率很高时,以为机会成本太高,人们只会持有少量的货币。反之,当利率很低时,因为机会成本太低,人们会持有较多的货币。由流动性偏好理论可知,利率会调整到使实际货币余额供给与需求相等的水平。故本题选A。

  5.【答案】B。

  精讲: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以下功能:社会稳定功能、经济调节功能、分配功能、保障劳动力再生产功能。在经济发展缓慢或者处于低潮期,增加社会保障开支会刺激社会有效需求的增加。故本题选B。

国考公共基础经济知识练习题精讲相关文章:

1.公共基础经济知识题库

2.国考公共基础知识精选题及答案

3.国考公共基础知识复习习题及答案

4.国考公共基础知识试题附答案

5.2016年国考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

6.公共基础国情知识习题答案精讲

Copyright @ 2006 - 2017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