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网 > 学历类 > 中考 > 中考数学备考 >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2)》正文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2)

用考网【中考数学备考】 编辑:焯杰 发布时间:2016-08-17 09:57:14

  3.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1)引例:计算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教师讲解:在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中,把x看成a,把2y看成b,在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中把2x看成a,把3y看成b,则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就可用完全平方公式来计算,即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教法说明】 引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公式的结构,为运用公式打好基础.

  (2)例1 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①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②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③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尝试解题,3个学生板演.

  【教法说明】 让学生先模仿公式解题,学生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也正是学生对公式理解、应用和熟练程度上存在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反馈后要紧扣公式,重点讲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关于例呈中(3)的计算,可对照公式直接计算,也可变形成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然后再进行计算,同时也可训练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的能力.

  4.尝试反馈,巩固知识

  练习一

  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2)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3)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4)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5)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6)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7)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8)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9)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l0)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学生活动: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同学互评,教师抽看结果,练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要集中解决.

  5.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练习二

  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l)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2)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3)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4)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选代表解答.

  练习三

  (1)有甲、乙、丙、丁四名同学,共同计算,以下是他们的计算过程,请判断他们的计算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请指出错在哪里.

  甲的计算过程是:原式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乙的计算过程是:原式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丙的计算过程是:原式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丁的计算过程是:原式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2)想一想,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与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相等吗?为什么?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与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相等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后,回答问题.

  【教法说明】 练习二是一组数字计算题,使学生体会到公式的用途,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起到加深理解公式的作用.练习三第(l)题实际是课本例4,此题是与平方差公式的综合运用,难度较大.通过给出解题步骤,让学生进行判断,使难度降低,学生易于理解,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这类题的结构特征,掌握解题方法.通过完成第(2)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与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

  之间的相等关系,同时加深理解代数中“a”具有的广泛意义.

  完全平方公式教学反思:

  这一课主要研究完全平方公式的特征及应用。教学关键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过程,几何背景,并能准确应用完全平方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这节课我做得较好的方面:

  1、本课的知识要点是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会应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已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能突出重点,兼顾难点。

  2、本节课上学生体会了数形结合及转化的数学思想,并知道猜想的结论必须要加以验证;授课思维流畅,知识发生发展过渡自然,学生容易得到一些结论但在老师的引导下又使问题的探讨得以不断深入,学生思考积极、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较好。

  3、采用以小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各小组展开激烈的比赛。整节课都在紧张而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生非常活跃。人人都能积极参与。教学中,我比较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对那些积极动脑,热情参与的同学,都给予了鼓励和表扬。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保持最佳状态,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先从代数式的几何意义出发,激发学生的图形观,利用拼图的方法,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公式,然后强调数值的计算,使学生掌握公式的计算技巧。从而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学习原则。

  5、让学生自编符合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结构的计算题,从而有效地将两类公式区分开,深刻认识公式的结构特征,并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节课我做得做得不足的方面:

  1、应该引导学生用文字概括公式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抽象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个别指导较少。

  3、对于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应让学生自己纠错,教师不应全权代劳。如利用两数和的公式计算(a+b)2环节,两位学生分别讲述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师应该让全体学生根据其方法进行计算,自主验证,即使有些学生写不出来,也会因为经过思考而印象深刻,如果为了节省时间教师自己代劳,那样就不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效果也较前者差些。

  再教设计:

  1、在教学中要讲法则、公式的应用,也要讲公式的推导,使学生在理解公式,法则道理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比如:我们要借助面积图形对完全平方公式做直观说明。

  2、讲联系、讲对比、讲特征。 学生在运用公式时出现的(a+b)2=a2+b2的错误,其原因是把完全平方公式和旧知识(ab)2=a2b2及分配律弄混淆,要善于排除新旧知识间互相干扰的作用。

  3、规范板书。每节课的板书尽量坚持做到三保留:重要知识点保留,典型例题保留,学生易错点保留。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及反思相关文章:

1.八年级数学优秀教案范文

2.八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教案范文

3.八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范文

4.八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范文

Copyright @ 2006 - 2017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