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网 > 学历类 > 中考 > 中考数学备考 > 《平方差公式教案及反思》正文

平方差公式教案及反思

用考网【中考数学备考】 编辑:焯杰 发布时间:2016-08-17 09:59:40

  好的数学教案是初中数学老师做好教学的关键,为帮助各位老师做好上课前的准备,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初一数学平方差公式教案及反思,供你参考。

  平方差公式教案: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平方差公式教案及反思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及正确运用公式.难点是公式推导的理解及字母的广泛含义.平方差公式是进一步学习完全平方公式、进行相关代数运算与变形的重要知识基础.

  1.平方差公式是由多项式乘法直接计算得出的:

平方差公式教案及反思
平方差公式教案及反思

  与一般式多项式的乘法一样,积的项数是多项式项数的积,即四项.合并同类项后仅得两项.

  2.这一公式的结构特征: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相乘,这两个二项式中有一项完全相同,另一项互为相反数;右边是乘式中两项的平方差,即相同项的平方与相反项的平方差.公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具体的数(正数和负数),也可以表示单项式或多项式等代数式.

  只要符合公式的结构特征,就可运用这一公式.例如

平方差公式教案及反思

  在运用公式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变形,例如

平方差公式教案及反思

  ,变形为

平方差公式教案及反思

  ,两个数就可以看清楚了.

  3.关于平方差公式的特征,在学习时应注意:

  (1)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相乘,并且这两上二项式中有一项完全相同,另一项互为相反数.

  (2)右边是乘式中两项的平方差(相同项的平方减去相反项的平方).

  (3)公式中的和可以是具体数,也可以是单项式或多项式.

  (4)对于形如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相乘,就可以运用上述公式来计算.

  三、教法建议

  1.可以将“两个二项式相乘,积可能有几项”的问题作为课题引入,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在两个二项式相乘其积可能为四项、三项、两项中找出积为两项的特征,上升到一定的理论认识,加以实践检验,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概括的能力.

  2.通过学生自己的试算、观察、发现、总结、归纳,得出为什么有的两个二项式相乘,其积为两项,因为其中两项是两个数的平方差,而另两项恰是互为相反数,合并同类项时为零,即

  (a+b)(a-b)=a2+ab-ab-b2=a2-b2.

  这样得出平方差公式,并且把这类乘法的实质讲清楚了.

  3.通过例题、练习与小结,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应用平方差公式.这里特别要求学生注意公式的结构,教师可以用对应思想来加强对公式结构的理解和训练,如计算(1+2x)(1-2x),

  (1+2x)(1-2x)=12-(2x)2=1-4x2

  ↓ ↓ ↓ ↓ ↑ ↑

  (a + b)(a - b)=a2- b2.

  这样,学生就能正确应用公式进行计算,不容易出差错.

  另外,在计算中不一定用一种模式刻板地应用公式,可以结合以前学过的运算法则,经过变形后灵活应用公式,培养学生解题的灵活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平方差公式,并会用公式进行计算;

  2.注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以及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平方差公式的应用.

  难点:用公式的结构特征判断题目能否使用公式.

Copyright @ 2006 - 2017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