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干警考试专业综合知识例题讲解
用考网【综合辅导】 编辑:焯杰 发布时间:2016-10-20 10:05:35
专业综合知识是备考政法干警考试的重要考点,通过例题练习是巩固知识记忆的最佳途径,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政法干警考试专业综合知识例题,供大家备考练习。
政法干警考试专业综合知识例题(一)
1.甲乙二人是交往多年的好友,一日,甲请乙在某酒店喝酒,两人微醉。下楼时,因一小事意见不合,甲推了乙一把,乙便从三楼摔至一楼,导致颅脑严重损伤,在送往医院的途中身亡,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定罪?( )
A.构成故意杀人罪
B.构成故意伤害罪
C.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D.属于意外事件
2.下列犯罪行为中,属于不作为行为方式的是( )。
A.甲因高兴将3岁儿子抛接但因失手致其死亡
B.乙分娩婴儿后为掩盖未婚先孕真相将婴儿扔出窗外致婴儿死亡
C.丙分娩女婴后不愿抚养,遂以2万元价格将其卖给他人
D.丁分娩婴儿后将婴儿弃置于火车站致其冻成重伤
3.间歇性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实施重危害社会行为的,( )。
A.应当负刑事责任
B.不负刑事责任
C.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待治疗痊愈后再追究刑事责任
4.非法拘禁罪属于( )。
A.继续犯
B.牵连犯
C.结合犯
D.连续犯
5.在下列犯罪中,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的是( )。
A.重大责任事故罪
B.交通肇事罪
C.放火罪
D.破坏交通工具罪
政法干警考试专业综合知识例题答案
1.【答案】C。讲解: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本案例中,甲对乙的死亡不存有故意心态,不能构成故意杀人罪。
2.【答案】D。讲解:不作为的危害行为,是指消极的行为,即行为人消极地不履行法律义务而危害社会的行为。从表现形式看,不作为是消极的行动;从违反法律规范的性质来看,不作为直接违反了某种命令性规范。选项A属于作为的过失致人死亡行为,选项B属于作为的故意杀人行为,选项C的出卖行为也是作为行为。选项D中丁的行为属于拒绝履行抚养义务,构成遗弃罪,属于不作为。
3.【答案】B。讲解:根据《刑法》第18条第l款,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据此本题应选B。
4.【答案】A。讲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继续犯的特征。继续犯属于实质的一罪,其最本质的特征为犯罪行为以及犯罪行为所引发的不法状态同时处于持续过程之中。非法拘禁罪就是最典型的继续犯,在非法拘禁罪中,非法拘禁的行为以及由非法拘禁行为所引发的被害人的人身自由被剥夺或者限制的不法状态自犯罪着手时起,就同时不间断地处于持续过程之中。而本题的选项中所给出的牵连犯、连续犯属于处断的一罪。结合犯属于法定的一罪。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只能是 A。
5.【答案】A。讲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具体犯罪的主体。根据《刑法》规定,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体是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所以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根据《刑法》第133条、第114条、第116条的规定,交通肇事罪、放火罪、破坏交通工具罪的主体都是一般主体,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政法干警考试专业综合知识例题(二)
1.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人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 )。
A.表面联系
B.一般联系
C.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D.普遍联系
2.根据我国的刑法学说和司法实践,最有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的认识错误是( )。
A.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B.对象认识错误
C.手段认识错误
D.客体认识错误
3.在下列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中,体现犯罪实质特征的要件是( )。
A.犯罪客体
B.犯罪客观方面
C.犯罪主体
D.犯罪主观方面
4.盗窃罪属于( )。
A.故意和过失犯罪
B.过失犯罪
C.故意犯罪
D.故意或过失犯罪
5.假定甲有外遇,为达到和第三者结婚的目的,准备杀妻,已将毒药放入妻子的碗中,妻子发觉饭有异味而将饭倒掉,幸免于难,则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不构成犯罪
政法干警考试专业综合知识例题答案
1.【答案】C。
2.【答案】D。讲解:法律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有不正确的理解。处理法律上的认识错误的总原则是: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依法判定,不因主观上的认识错误而发生变化。所以,选项A法律上的认识错误不可能排除犯罪故意。如果行为人只是对犯罪对象认识错误,但是对犯罪客体认识没有错误,则不能排除犯罪故意,对刑事责任也不能发生任何影响。所以,选项B对象认识错误也不能排除犯罪故意。手段的认识错误,不影响罪过成立,但是可能影响犯罪停止形态,即如果危害结果没有发生,行为人只负犯罪未遂的刑事责任。所以,选项C手段认识错误也不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客体认识错误,即行为人意图侵犯一种客体。而实际上侵犯了另一种客体。对于客体认识错误的案件,一般认为应当按照行为人意图侵犯的客体定罪。即依行为人主观认识的客体种类定罪。在客体认识错误的情况下,有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3.【答案】A。讲解:体现犯罪实质特征的犯罪要件是犯罪客体。
4.【答案】C。
5.【答案】B。讲解:因甲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所以属于犯罪未遂。
政法干警考试法律专练题带答案相关文章:
- 上一篇:政法干警专业综合训练题带答案
- 下一篇:政法干警专业综合知识专练题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