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网 > 公务员 > 公职考试 > 政法干警 > 综合辅导 > 《2016政法干警文综试卷之历史备考建议》正文

2016政法干警文综试卷之历史备考建议

用考网【综合辅导】 编辑:楚欣 发布时间:2015-11-30 10:37:59

  2015年政法干警考试在即,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考生该如何高效备考,是赢得这次考试的关键。根据历年政法干警考试情况来看,政法干警文综试卷考察的难度不大,难度系数相当于高中会考水平,并且政法干警的文综考试题型和考法比较稳定,我们通过分析历年真题,把握出题的内在逻辑,以帮助广大考生更有针对性备考。本文主要针对历史部分的备考提一些备考建议。

  在谈历史内容的特殊性之前,我们先就2014年文综真题做一简单回顾。2014年政法干警文综试卷总分仍然是150分,历史、地理、政治各占50分。从试卷构成来看,选择题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主观题每科目 2个小题,总计6题,共80分;在整体性构成方面,总题目仍然是41题,1-35题是客观题,主要是以单选的形式考察,36题-41题是主观题,以简答概述和材料分析为主。

  政史地三科比重分布平均,客观题方面:一共35题,共70分,第1题-第12题考察历史知识,第13题-第23题考察地理知识,第24题-第35题考察政治常识,平均每个科目的题量在12题左右。对于主观题,一共80分,三科的比重分布也较平均。36、37题两个概述题,考察历史知识,38、39题2个地理题,主要是看图答题,40-41题2个材料分析题,考察政治常识。

  历史部分的考察以基本知识点为主,从2013和2014年的卷子趋势来看,历史部分更加偏向于硬性的知识点考试,如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与事件的匹配,重大制度或者政策的颁布时期等。这些特点在单选题中表现突出。如2014年考到"葵丘会盟的人物","行省制度确立的朝代","平定三藩的历史时期","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最先开战的战役"等,在单选题中这类匹配型的知识点考察思想体现的非常明显,也就是硬知识点考察。于此同时,2014年主观题考察也体现了这一思想,主观题考察了"《马关条约》的内容"和"拿破仑时期的政策",这对考生的理论功底还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希望广大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多留意一些历史文件和事件的内容层面。

  对于考生们最关心的一件备考的事情就是"今年大题目最有可能考什么"。在与考生交流的过程中,考生急于求成的心态是可以理解的,但这样的心态也是危险,我们要在把握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着重复习。在这里,我们对客观题进行分析预测,先来看看过去五年我们在主观题方面都考了什么,从中我们又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

  从以上表格,我们来做个大致分析。历年在于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考察多集中表现在历史事件,政策文件等方面,微观层面考察事件或政策的内容及其作用和意义。横向对比考试内容,我们会发现,在古代史部分6年来出现了4次与隋唐有关的考点,并不是说历届出题者偏好隋唐,而是背后的思想在告诉我们古代史是要考那些值得我们骄傲和反思的事件,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综合国力鼎盛的代表,与之类似的秦汉时期和两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也都是我们应该在复习中应着重关注的板块。

  中国近现代史的考察同样不能忽视,无论在主观题还是在客观题中,由于年代较近对我们现实生活影响很大。而近现代史突出的特点就是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发生的大事件都是环环相扣的,上一个事件对下一个事件都是有所影响,不像古代史那样由于时间跨度太大而片段式记忆。所以考生们在学习近代史的过程中要形成这样的大思维,这样学起来自然轻松很多。由于今年是2015年,是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也是我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今年考生要着重关注抗日战争这段历史。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一部分,在世界近现代史一块,我们同样要对二战的一些内容引起关注。世界各大战场的地位可能在选择题中体现出来,而在主观题部分这里则可能侧重考察二战期间的重要会议及其影响,如"雅尔塔会议及其对战后世界的影响"。我们在分析2014年真题时发现,这一年的主观题体现的时代性非常强,如《马关条约》的签订是甲午战争的结果,2014年正好是甲午战争120周年;拿破仑时期的考察内容也恰好是契合了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而且法国又是欧洲近现代史的一个重要角色。对于今年的考题预测,时代性特点依然要值得关注的,就比如说二战。

  建议一:科举制的发展历程及意义。

  科举制是我国影响最深远的人才选拔制度,经历了隋唐时期的形成,两宋时的发展,明清时的思想禁锢,清末新政时的结束。考试无论从内容层面还是从历史作用及意义层面都是具有可考性。即使是在单选题中也是可以以科举制的一些内容与历史时期的匹配形式来出考题。

  建议二:丝绸之路。

  这个关键词在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可以说是最热词汇之一,去年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共同申遗成功,国家对"一路一带"的政策支持力度,也是显而易见的。丝绸之路的形成过程以及意义我们得引起关注,与之相对的"海上丝绸之路"也就是郑和下西洋的意义同样要引起高度关注。

  建议三: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后一次全套式的改革,虽说最后改革失败,但对现实仍具有重大反思作用。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再一次掀起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这两年来各机关单位都在以不同形式实行深化改革。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王安石变法是一面很好的关于改革的镜子。这一部分的考察在于变法的内容和这次变法的意义。

  建议四:新文化运动。

  1915年-2015年,正好100周年,这个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文化运动为这个民族的思想解放又一次做出了贡献。这一时期有一些著名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蔡元培等人物都可以出现在我们的单选题中。对于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内容(主要是以上人物的成就)在我们的主观题中也可以体现。同样,主观题的考察离不开历史事件的意义,所以考生们同时也要关注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以及对之后中国社会的影响(尤其是对五四运动的影响)。

  建议五:抗日战争的胜利。

  今年这一块一定是大热门,即使不在主观题出现,在客观题也一定会出现这一时期的事件,包括各大战役的地位(如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百团大战等),这一时期重要会议和历史事件(瓦窑堡会议、洛川会议、西安事变等)。在主观题层面则可以考察抗日战争的经过和意义,尤其在意义方面,希望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着重记忆。

  建议六:1978年,历史的转折。

  中国现代史中,这一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地位时不容置疑的。我们在前面讲到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国外媒体就有这样评价"十八届三中全会是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最重要的会议"。我们也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历史的转折,也说邓小平是拯救社会主义的人。关于这次重要转折的会议内容以其意义和深远影响,需要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重点掌握。

  建议七:第二次世界大战。

  今年是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这一块国内的抗战内容我们在前面有过总结。国际部分是我们在学习世界史时所要关注的。这里包括了客观题的内容,可能会涉及二战时各大战场和战役地位,如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途岛海战、珍珠港事件等,还应该关注二战期间的一些重要会议如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波兹坦公告等。这一块主观题容易出现在反法西斯胜利的原因或则重要会议的内容和意义上(如雅尔塔会议)。

  建议八:美国1787年宪法 。

  美国的这一部宪法,对世界各国的法律影响深远。虽然这是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和我国所讲的社会主义宪法在政治色彩上是不一样的,但在"契约精神"这一层面,与我们所倡导的是一样的。2014年底我国召开了十八届四中全会,会议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形成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四方面的共同发展格局。世界史美国的宪法这一考点也契合了我们现在所在关注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主题的内容。

Copyright @ 2006 - 2017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