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政法干警文综地理重点难点解析之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用考网【综合辅导】 编辑:楚欣 发布时间:2015-11-30 10:09:32
2015年政法干警考试公告发布,在政法干警的考试中自然地理部分考察的比例是最大的,且每年的难度都在增加。而子让地理中风带气压带部分的内容对于大部分的考生来说是最难的部分,也是考题经常涉及大的考点。学习啦考试网现针对这部分的知识对各位考生作个指导。
全球有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理解它们的形成和分布规律,可通过三圈环流来说明。理解三圈环流有两个基础,一是大气热力环流,一是风的形成及风向的转变。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近地面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关注地球表面的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对于三圈环流中高空的气压和风向不作要求。三圈环流是假设地球表面均匀情况下的理想模式,实际上气压带和风带在近地面的分布是不连续的,并形成一个个气压中心。在三圈环流的基础上,还应了解海平面气压和风的实际情况,以使理论联系实际。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
(1)概念: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作用: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调整全球的水份和热量分布——直接控制各地气候类型的形成。
2.三圈环流:
(1)影响因素: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2)情况:低纬环流(0°~30°),中纬环流(30°~60°),高纬环流(60°~90°)

(3)地面表现: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赤道低压为轴南北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中间为风带
(4)气压带与风带影响下的世界降水的地区差异:
|
受控气压带与风带 |
大气运动状况 |
降水多少与类型 |
赤道多雨带 |
赤道低气压带 |
上升为主 |
多对流雨为主 |
副热带少雨带 |
副热带高气压带 |
下沉为主 |
少、大陆东岸例外 |
温带多雨带 |
西风带和副极地低压 |
多锋面气旋活动 |
多、锋面雨与气旋雨 |
极地少雨带 |
极地高气压带 |
下沉为主 |
少 |
(5)由于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引起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大致1月前后南移,7月前后北移)。
【考题例析】
【例1】图5为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等温线图。回答9~11题。

9.O、P两点的温差最大可超过
A.4℃ B.3℃ C.2℃ D.1℃
10.若只考虑温度因素,则近地面N点的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11.图6中与M、P、N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本题属于等值线命题,背景为美国某城市夏季夜晚等温线水平分布图。第9题首先要分别求出两点各自的温度范围:25∠O∠26,29∠P∠30;然后求得两点温差范围3∠△OP∠5,就所问O、P两点的温差最大可超过多少,结合所提供的选项可确定答案为4℃。第10题:P、N之间应该形成一个顺时针的热岛环流,近地面风向由N吹向P,考虑地转偏向力(北半球),故吹东南风。第11题考查热力环流影响下的等压面(上空指高空)分布。P点近地面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P点上空等压面将向上凸出,相应地M、N两地气温较低,高空等压面向低空凸出。
【答案】9.A 10.B 11.C
[2016政法干警文综地理重点难点解析之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