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政法干警行测常识试题及答案
用考网【行测指导】 编辑:焯杰 发布时间:2016-10-14 11:31:25
云南政法干警行测考试的常识判断题需要考生有一定的常识积累,通过试题练习能够帮助大家很好地巩固复习,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云南政法干警行测常识试题,欢迎考生备考练习。
云南政法干警行测常识试题(一)
1.全国两会开幕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为了提交提案,会对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这体现的哲理是( )
A.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2.2014年,《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准通过。该方案大幅度降低了公司的设立门槛,取消了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限制。这项改革最有可能产生的传导效应是( )
①创业成本下降 ②创业积极性提高
③注册资本降低 ④带动就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②-④ D.①-③-④-②
3.举重运动员、体操运动员比赛前,会抓一些白色粉末(主要成分是碳酸镁)涂抹在手掌上,来增加手掌与器械之间的摩擦力。这主要是利用碳酸镁的( )
A.润滑作用 B.吸湿作用
C.中和作用 D.保温作用
4.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求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存款准备金率是存款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例。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后,在市场上引起的可能反应是( )
A.商业银行可用资金增多,贷款上升,货币供应量增多,通货膨胀
B.商业银行可用资金增多,贷款下降,货币供应量减少,通货紧缩
C.商业银行可用资金减少,贷款上升,货币供应量增多,通货膨胀
D.商业银行可用资金减少,贷款下降,货币供应量减少,通货紧缩
云南政法干警行测常识试题答案
1.【解析】A。题干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提案前先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作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提案,体现的是主观要达到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C项与题意无关。D项中意识不仅包含了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而且有错误的反应,本身表述错误。A项当选。
2.【解析】C。题干中方案的出台取消了最低注册资金的限制,产生的直接结果就是注册资本降低,进而创业成本下降,人们创业积极性提高,最终带动了就业。C项当选。
3.【解析】B。题干中白色粉末即“碳酸镁”,人们通常又称之为“镁粉”。碳酸镁质量很轻,具有很强的吸湿作用。运动员在比赛时,手掌心常会冒汗,这对体操和举重运动员来说非常不利。因为湿滑的掌心会使摩擦力减小,使得运动员握不住器械,不仅影响动作的质量,严重时还会使运动员从器械上跌落下来,造成失误,甚至受伤。碳酸镁能吸去掌心汗水,同时还会增加掌心与器械之间的摩擦力。这样,运动员就能握紧器械,有利于提高动作的质量。B项当选。
4.【解析】A。央行通过对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来调控货币量的供给是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工具。题干中随着存准率的降低,商业银行可以用来发放的贷款资金相应增加,会导致贷款上升,货币供给量增多,通货膨胀。A项当选。
云南政法干警行测常识试题(二)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的,改革的核心问题是( )。
A.国有企业的产权问题
B.所有制问题和分配问题
C.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
D.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问题
2.邓小平指出,判断政策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改革开放
C.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3.台湾问题的本质是( )。
A.中国同美国的关系问题
B.中国的内政问题
C.中国同日本的关系问题
D.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关系问题
4.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指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 )。
A.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B.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否有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C.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民主政治,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5.邓小平《______》的著名讲话,实际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它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云南政法干警行测常识试题答案
1.答案: C
解析: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就一直朝着市场化的方向迈进,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核心问题。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2.答案: ACD
解析:
3.答案: B
解析: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纯属中国内政,所以台湾问题的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故正确答案为B。
4.答案: A
解析:
“三个有利于”指: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1992年年初由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提出,被视为人们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
5.答案: B
解析:
1978年12月13日下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的“主题报告”,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A项是1982年十二大提出的,C项,是对邓小平理论的概括与总结,D项是1978年的一篇评论员文章。因此本题选B
云南政法干警行测常识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 上一篇:云南政法干警行测常识训练题带答案
- 下一篇:云南政法干警常识判断专项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