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网 > 公务员 > 行测辅导 > 言语理解 > 《2016年国考行测备考:巧解逻辑填空》正文

2016年国考行测备考:巧解逻辑填空

用考网【言语理解】 编辑:楚欣 发布时间:2015-10-09 20:57:40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2016年国考行测备考:巧解逻辑填空 ,希望可以对大家的公务员备考有所帮助。

  逻辑填空在国考行测笔试言语理解部分中占据了半壁江山,题量是20道,从当初的“选词填空”到“逻辑填空”,言语理解部分从最开始考察考生的词语辨析能力到如今的考察逻辑关系能力,可谓实现了质的飞跃。专家认为,逻辑填空不同于高考语文中的选词填空,公务员选拔中更加注重语境的分析,而考生需要在平时的练习中成功规避这两个陷阱才能取得优势。

2016年国考行测备考:巧解逻辑填空

  一、选项逐一带入更纠结

  很多考生认认真真地把四个选项逐一代入,把每句话逐字剖析,结果就会发现四个选项都很正确,都很想选,这是另外一个误区,常让我们纠结“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的合理性。

  例:在经过一段急速的发展后,三维动画技术在最近两年进入一个_______期。不是因为技术本身无法再_______,而是技术前进的脚步太快,人们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下,应该如何_______这些技术。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平台、革新、应用

  B.瓶颈、创新、驾驭

  C.停滞、突破、消化

  D.平稳、发展、适应

  解析:逐一带入选项根本不能找到区别在哪,这样就陷入做题的怪圈。我们可以由第一空的逻辑呼应点“在经过一段急速的发展后”,体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能选择停滞,才符合整个语言环境

  二、语感是带刺的玫瑰

  常有考生反映,“我的语感太差,总做错”,也有考生反映“做对了就是语感好”。语感有很多的运气成分在,如果仅仅是一次次依靠语感去选择——只是题目的堆砌而不知道到底怎么对了又到底怎么错了,做再多的题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例: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每一个老字号背后都是道不尽的( ),数不清的传奇风流。但是有的地方的老字号或者消失或者( ),唯独广州的中药老字号不仅数量多,而且各个越活越年轻。这其实与广州人对中医药文化的推崇和信任( )。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生百态 朝不保夕 息息相通

  B.辛酸无奈 岌岌可危 休戚相关

  C.沧海桑田 危在旦夕 休戚与共

  D.苦心孤诣 奄奄一息 息息相关

  解析:这道题目在最后的统计中,错误率极高,很多考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A选项,要是问为什么,很多考生就会说“语感”,道不尽的人生百态,多么朗朗上口。实际来分析这道题目的语境就会发现,这个空是与后面的传奇风流是并列的关系,而且都是含褒义色彩的成语,而选项中人生百态就是一个中性词,所以正确答案是褒义色彩的D选项。

Copyright @ 2006 - 2017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