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预测点
用考网【判断推理】 编辑:谢君 发布时间:2017-01-12 10:55:19
逻辑判断比起公务员行测其他题型,显得极为另类,披着文字的外衣,考查的却是公式,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预测点
预测点一:矛盾法解决真假话问题。
在逻辑世界中,一些概念的出现是以矛盾的姿态出现的,比方说“所有”与“有些”、“且”与“或”,在逻辑中一般涉及到真假的情况不是去判别所谓的真假情况,而是找矛盾,因为矛盾必有一真一假。。
例题:桌子上有四个杯子,每个杯子上写着一句话。 第一个杯子: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 第二个杯子:本杯中有苹果。第三个杯子:本杯中没有巧克力。 第四个杯子:有些杯子中没有水果糖。 如果其中只有一句话真,那么以下哪项为真?
A、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 B、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水果糖。
C、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苹果。 D、第三个杯子中有巧克力。
【解析】答案选D。由题干可知,第一个杯子与第四个杯子是一对矛盾,必有一真一假,题干中只有一句为真,所以绕开矛盾后,第二个与第三个杯子必定为假,即第二个杯子里事实上没有苹果,第三个杯子有巧克力。正确答案为D。
预测点二:否后推否前。
当看到逻辑判断中“可以推出”的问法时,又发现所列选项基本都是假言命题,此时就不用再去纠结什么才是可以推出的,直接利用假言命题的推出关系,即否后推否前就可以轻巧解题。
例:从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如果一国或者地区的经济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必然会随之上涨,只要这种涨幅始终在一个较小的区间内就不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由此可以推出,在一定时期内:
A、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上涨,说明改过经济在稳定增长
B、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涨幅过大,对该国经济必然有负面影响
C、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不上涨,说明该国经济没有保持稳定增长
D、如果经济发展水平下降,该国的大多数商品价格也会降低
【解析】答案选C。题干中一共有两个假言命题,其中C选项符合第一个假言命题的否后推否前公式。所以正确答案为C。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解题三段论
题量大是行测考试的显著特点,规定的时间有限,对考生来说就是时间紧,任务重,做不完题的现象很普遍。这样的时间设置也就告诉了大家,做题时间不能超过一分钟。所以对于整张卷子中可以花费较少时间而取得高准确率的题目就一定要掌握,比如必然性推理的知识点,虽然内容多一点,但却类似于理科的公式,变化性少,较容易搞定。必然性推理有一个高频考点——三段论,它属于可以快速“秒杀”的题目,掌握好推理规则,也许只是30秒,答案马上就可以选出来。
三段的“秒杀”建立在了解三段论推理规则的基础上,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三段论?比如“所有有女人都是美丽的,凤姐是女人,凤姐是美丽的。”这就是三段论,简单来说就是由三句话组成的推理结构,它的实质是:表示三个概念间关系的两句话变成表示两个概念间关系的一句话。三段论都是围绕最基本的标准形式,从最基本的标准形式中,就能找到三段论的特点,即三段论的推理规则,当熟练掌握这些规则的时候,就可以快速解决题目。首先看三段论的四种标准形式:
所有A是B + 所有B是C →所有A是C
所有A是B + 所有B不是C →所有A不是C
有些A是B + 所有B是C →有些A是C
有些A是B + 所有B不是C →有些A不是C
通过这4个标准形式,不难看出他们的特点,即推理规则:
(1)一定会出现三个概念,并且每个概念出现两次。
(2)前提出现“有些”,结论也一定会出现“有些”。
(3)每句话中,至少有一句“所有”。
(4)前提与结论否定的奇偶性是相同的。
如何用来快速解题呢?首先大家需要了解这样的“秒杀”法适用题目的特点,否则记住了推理规则也没法应用。三段论的题型无外乎两个考点,一个是给出多个前提求结论的“结论型”,一个是给出其中一个前提和结论求另外一个前提的“前提型”,而这种快速“秒杀”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前提型问题。那我们需要了解这种题型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点,它要符合三段论题型的基本特点,即题干和选项频繁的出现“所有”、“有些”“某个”及概念间的关系,符合这些特点的一定是三段论的题型。其次在问法上有特点,既然是问前提的,一般都会有类似“最能支持、加强上述论证的选项”或是“题干缺少的必须前提或假设是什么”。一遇到这些特征那一定是三段论的前提型问题,如何解题呢?即应用推理规则,大家来看这道国考真题:
例题:
任何无法量化及不设定时限的目标都是无效的目标,而任何无效的目标都没有实际操作的方法。因此,详细的职业规划不是无法量化及不设定时限的目标。
为使上述论证成立,必须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A、详细的职业规划有实际操作的方法
B、详细的职业规划不都是无效的目标
C、有效的目标都是可以量化和设定时限的目标
D、无法量化及不设定时限的目标没有实际操作的方法
【解析】由题干前两句话可推出“无法量化及不设定时限的目标都没有实际的操作方法”,需要得出的结论是:详细的职业规划不是无法量化及不设定时限的目标。
要使上述论证成立,根据三段论的推理规则,一定会出现三个概念,并且每个概念出现两次。需要在“详细的职业规划”和“实际操作方法”之间建立联系,即A项。B项等值于“有的详细的职业规划不是无效的目标”,与题干第一句结合无法推出结论。因此答案选A。
通过这道题,我们可以看出运用三段论的推理规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看似简单的一步却可以为考生节省出宝贵的考试时间,同时提高正确率。
看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预测点”的人还看了:
- 上一篇:北京市公务员定义判断题及答案
- 下一篇:吉林公务员考试类比推理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