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推理练习题及答案
用考网【判断推理】 编辑:谢君 发布时间:2017-01-07 10:41:27
逻辑判断是北京公务员行测考试的重要考点,考生掌握逻辑判断解题技巧,对于提高解题速度很有帮助,以下就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推理练习题帮助你练习提分。
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推理练习题(一)
1、想从事媒体工作的学生都报考新闻与传播专业。李金报考了新闻与传播专业,他一定想从事媒体工作。
下述哪项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断?( )
A、所有报考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都想从事媒体工作
B、有些媒体的记者是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的毕业生
C、想从事媒体工作的学生有些报考了新闻与传播专业
D、只有新闻与传播专业毕业的学生,才有资格从事媒体工作
2、每逢开学,各大书店总有不少家长拿着老师开列的书单为孩子买辅导书,然而有时却不容易买到。尽管有些辅导书内容上大同小异,但不同的版本却往往让家长不放心,让老师不满意。其实,家长和老师们都有点庸人自扰了。辅导书是买给孩子用的,应该多和孩子商量,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上述论断的前提是( )。
A、辅导书是教材的补充,是学生学习必备的参考资料
B、对孩子发展的引导应从孩子自身的个性、能力出发
C、老师和家长在购买辅导书时与孩子缺乏足够的交流
D、孩子对自己的学习需求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3、某大学学生会换届选举,张华和其他四个竞选者报名竞选学生会主席一职。其他四个竞选者都没有同时具备张华所有的优点。
从以上断定能合乎逻辑地得出以下哪项结论?
A、其他四个竞选者都有一些缺点
B、张华是最优秀的学生,具备当选学生会主席的条件
C、其他四个竞选者都有不如张华的地方
D、张华具有其他四个竞选者的所有优点
4、针对作弊屡禁不止的现象,某学院某班承诺,只要全班同学都在承诺书上签字,那么如果全班有一人作弊,全班同学的考试成绩都以不及格计。校方接受并实施了该班的这一承诺。结果班上还是有人作弊,但班长的考试成绩是优秀。
从上述判断逻辑得出的结论是( )。
A、班长采取不正当的手段使校方没有严格实施承诺
B、全班多数人没有作弊
C、全班没有人在承诺书上签字
D、全班有人没在承诺书上签字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形成新旧两种政法话语与体制,两者相互寄生、斗争又合作。新政法体制的建立是通过寄生在旧政法体制之中逐步实现的,但随着新政法体制的逐步壮大并越来越具正当性,现在出现了反向寄生,即旧政法体制开始学会了新政法体制那套话语和做法,寄生在新政法体制之中,从之前的抵制转向了合作,甚至利用。
下列选项中,最能削弱上述观点的是( )。
A、新旧两种政法体制是在斗争中并存的
B、新旧两种政法体制相互独立,没有斗争,也没有合作
C、新旧两种政法体制的关系分为两阶段:在第一阶段,新政法体制寄生于旧政法体制;在第二阶段,旧政法体制寄生于新政法体制
D、新旧两种政法体制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推理练习题答案
1、答案: A
解析:
2、答案: D
解析:
本题属于加强题型
第一步:找出论点论据
论点:辅导书是买给孩子用的,应该多和孩子商量,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没有明显论据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论点中提到把选择权交给孩子,只有孩子对自己的学习需求有较为清晰的认识,知道如何做出选择,把选择权交给孩子才有意义,D项是答案。
A项说的是辅导书的作用,B项说的是如何引导孩子,C项说的是购买辅导书时缺乏交流,这些都无法支持是否应该把选择权交给孩子,属于无关选项。故正确答案为D。
3、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找出题干所给的关键点
其他四个竞选者都没有同时具备张华所有的优点。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的正确性
A从题干可知,其他四个竞选人没有同时具备张华所有的优点,不能说明他们是否有缺点,A不正确;B从题干可知,张华可能不具有其他四个竞选人的某些优点,不能判断张华是最优秀的学生,B不正确;C从题干可知,其他四个竞选者都没有同时具备张华所有的优点,所以其他四个竞选者都有不如张华的地方,C正确;D题干只提到其他四个竞选人没有同时具备张华所有的优点,不能反过来推导说明张华具有其他四个竞选者的所有优点,D不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
4、答案: D
解析:
5、答案: B
解析:
本题是削弱题型。
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新旧两种政法话语与体制,两者相互寄生、斗争又合作。没有明显论据。
第二步:判断削弱方式
没有论据,需要削弱论点。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
B直接反驳了论点,最能削弱,是答案。
A项直接支持论点;C、D均涉及到新旧两种政法话语与体制的关系,但没提到具体的关系,无法削弱,属于无关选项。
综上,故正确答案为B。
- 上一篇:天津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试题及解析
- 下一篇:北京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试题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