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网 > 公务员 > 行测辅导 > 判断推理 > 《陕西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题及答案(2)》正文

陕西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题及答案(2)

用考网【判断推理】 编辑:谢君 发布时间:2017-01-06 09:49:12

  陕西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题二

  1、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口商品的来源和出口商品的去向,从而反映该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程度。

  下列属于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的是( )。

  A、2003 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功举行了-场反恐演习

  B、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束,中国经济总量升至世界第六

  C、海关统计, 2004年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D、中国与欧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经多次谈判后最终得到协商解决

  2、程序化决策是可以确定的、在以前已经做过的决策,它们有客观正确的答案而且可以使用简单的规则、政策、数学计算来解决。非程序化决策则是全新的、复杂的、无章可循的,它们有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而且每个方案都各有优缺点。

  下列属于非程序化决策的是( )。

  A、建筑工人施工

  B、医院接收病人的步骤

  C、企业中定期记录存货

  D、制定公司发展战略

  3、沉锚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第一印象和先入为主是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没有应用到沉锚效应的是( )

  A、男孩邀请心仪女生说:“出去玩好吗?”女孩觉得拒绝好像很自然,答应显得太主动,所以就说:“下次吧。”男孩认为女孩无意与他交往

  B、一家粥店服务员为客人盛粥后总问:“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另一家服务员总问:“加不加鸡蛋?”头一家店日销售额总高于后一家

  C、邻居偷走华盛顿的马被发现拒不承认,华盛顿捂住马的双眼问邻居:“马哪只眼是瞎的?”邻居说“右眼”,事实上,马的两只眼睛都没毛病

  D、你去商场闲逛,导购小姐诱导说:“反正今天是出来买鞋的,甲或者乙都很适合你的气质,请选一双吧。”然后你就挑选了其中一双

  4、利己行为与利他行为都源自唯一的利己动机。利己行为,是行为人在约束条件下满足他自己的利己偏好的最大化行为。利他行为,是行为人在约束条件下满足他自己的利他偏好的最大化行为。人类利他行为倚赖于社会化分工产生的人际间的利益相关和价值相关,主要表现在互惠互利或亲缘选择中。

  根据上述定一义,下列属于利他行为的是( )。

  A、我思故我在

  B、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C、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D、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5、什么是底线?底线是必须坚守的最低条件或限度。世界万事万物都有底线,越过了底线,意味着发生质变;守不住底线,就是把自己逼上绝地。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一项情形属于“越过了底线”?( )

  A、某钢厂采购矿石,开始准备采购南方厂的,后来采购了北方厂的

  B、警察小刘在办案中抓住了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塞给他一万元,小刘放走了犯罪嫌疑人

  C、李红和丈夫闹矛盾,上法院申请离婚

  D、宏大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某丢失了一起重大案件的关键证据,致使该案中的犯罪嫌疑人无罪释放,造成很大社会影响

  陕西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题答案

  1、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通过“进出口商品的去向”来反映国家或地区间的“经济贸易联系程度”。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中“反恐演习”不是“进出口商品”,A错误。从“经济总量大”不能得知“商品去向”也不能体现“经济贸易联系程度”,B错误。C中反映了欧盟和中国之间有进出口商品,且欧盟与中国的经济贸易联系紧密,C正确。D中“中美贸易摩擦得到解决”体现了商品去向,但不能直接体现“经济贸易联系程度”,D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判断考察的定义

  题目考查“非程序化决策”,所以在题干中仅需阅读“非程序化决策”。

  第二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全新的、复杂的、无章可循”和“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施工、B项接收病人、C项登记存货的流程、步骤都是以前做过的,是确定的,属于程序化决策,而D项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则是创新的、复杂的,因此属于非程序化决策,故正确答案为D。

  3、答案: A

  解析:

  定义的关键信息是“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选项A不涉及第一印象,故不属于定义。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4、答案: B

  解析: A项的意思是,当我怀疑一切事物的存在时,我却不用怀疑我本身的思想,因为此时我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这其实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主义思想,但却并不是利己行为。C项的意思,宁可我辜负了天下人,天下人也不能辜负了我。属于完全的利己行为。D项,显然是完全的利己行为。B项,这是一种互利的利他行为,与人际间的利益相关。因此,本题答案为B。

  5、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关键词

  定义的关键词有“最低条件或限度”、“越过了底线,意味着发生质变”。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采购矿石没有涉及“最低条件或限度”,属于无关选项。C项虽已申请离婚,但仍是夫妻关系,没有发生质变,不符合“越过了底线”。D项中“王某丢失了一起重大案件的关键证据”不属于“最低条件或限度”,不是律师王某没有守住自己的底线。B项中警察的职责是除暴安良,维护社会正义,小刘因受贿而放走犯罪嫌疑人的举动显然越过了“最低条件或限度”、“意味着发生质变”。故正确答案为B。

看过“陕西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题及答案”的人还看了:

1.陕西公务员定义判断题及答案

2.陕西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题及答案

3.陕西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题及答案

4.陕西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题及答案

5.陕西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题及答案

Copyright @ 2006 - 2017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