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网 > 公务员 > 行测辅导 > 判断推理 > 《新疆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题及答案》正文

新疆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题及答案

用考网【判断推理】 编辑:谢君 发布时间:2017-01-06 09:23:52

  在新疆公务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银行招聘等公职考试中,定义判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察方面,试题练习是考生提分的关键,以下就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新疆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题帮助你提分。

  新疆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题一

  1、框定效应是指不同的描述方式可以导致决策者对同一问题产生不同的风险偏好。在框定效应的影响下,当涉及收益时,人们表现出风险厌恶,而涉及损失时,人们则表现为风险偏好;人们对损失和收益的敏感程度也是不同的,损失的痛苦要远远大于收益的快乐。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中符合框定效应是( )。

  A、老林炒认沽权证第一天赚了1000元,第二天亏了6000元,老林觉得风险太大,决定不炒了

  B、小丽昨天回家路上捡到100元钱,可她今天违章停车被罚了100元钱,小丽对同事说,好在昨天捡了100元钱,不然都不够交罚款的

  C、洪水袭来,房山区甲村居民800人急需转移,转移方案一显示会有400人获救,方案二显示会有50%的人员获救,50%的人员遇难。最后,领导采纳了方案一

  D、春春和娜娜去珠宝店选购结婚钻戒,店员告之,至少得花一万元才能买一对像样的钻戒,于是二人立刻去银行取了一万元现金购买钻戒

  2、通货紧缩:指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不足而导致的市场需求低迷、纸币升值和价格水平稳定下降的过程。

  下列不属于通货紧缩的一项是( )。

  A、家庭主妇小张发现,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农贸市场的菜价越来越便宜

  B、小王去年按揭购得一套新房,一年内分期付清贷款,现在用等额的现金,已买不到同等的商品房

  C、大学本科毕业生找工作越来越难了,与前几年相比,失业率明显增高

  D、人们普遍减少消费,居民储蓄存款总额有所增加

  3、结果加重犯是指行为人的一个犯罪行为在已经满足一个基本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的基础上,又发生了更为严重的结果,因而法律规定加重其刑罚的犯罪形态。结果加重犯罪的实质是行为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已经超出了基本犯罪的构成结果的界定范围,根据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要加重处罚,行为人对该加重的结果常常是过失,但也不排除故意的可能。

  下列哪些情形属于结果加重犯?( )

  A、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致人死亡

  B、在食物中投毒致人死亡

  C、贪污公款数额巨大,造成国家重大经济损失

  D、强暴17岁少女

  4、代币管理制就是用某种东西或标记来替代实物或权利,当期望行为出现时即给予一定数量的“标记”加以强化,期望行为坚持一段时间后再将“标记”按事前编制的激励系统转换成物质奖励。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属于代币管理制的是( )。

  A、幼儿园老师经常用小星星贴纸来鼓励表现好的孩子

  B、某企业按员工每月接受表扬的次数,确定当月奖金

  C、游戏规定优胜者可获得奖券,积累奖券可换取奖品

  D、顾客在商场购物获得积分,年底用积分兑换打折卡

  5、人身关系是与人身不可分离、与人身利益为内容,不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社会关系,人身关系包含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两类。人格关系是基于人格利益而发生的社会关系;身份关系是以特定的身份利益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根据定义,下列属于身份关系的是( )。

  A、王某因收养宫某而形成的父子关系

  B、李某将电视机赠与张某而形成的赠与关系

  C、赵某因创作而对《雾霜凝美集锦》改编

  D、沈某基于朋友义气,无偿借给李某一万元人民币

  新疆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题答案

  1、答案: C

  解析: A项,老林处于亏损中,如果按照框定效应,涉及损失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偏好的话,老林就应该继续炒下去,但事实上老林没有再炒,此行为与定义不符。B项,根据框定效应,小丽被罚款的沮丧程度应强于捡到钱的高兴程度,但事实上小丽被罚款后还暗自庆幸捡到过钱,故该项与框定效应不符。C项,两个转移方案其实是一样的,但领导此时会认为方案一中的收益是确定的,表现出明显的风险厌恶,符合框定效应的定义。D项,购买钻戒本无价格可考,但店员有意无意给出了万元参考值,这其中不存在风险偏好,排除D项。

  2、答案: B

  解析:

  题干中的点包括货币供应量不足,市场需求低迷,纸币升值,价格水平稳定下降。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3、答案: A

  解析:

  根据定义,结果加重犯罪的实质是行为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已经超出了基本犯罪的构成结果的界定范围。A项符合这一要求。B、C、D项虽然结果很严重,但犯罪所造成的危害结果没有超出基本犯罪的构成结果。故选A。

  4、答案: A

  解析:

  代币管理的要件有:(1)用某种东西或标记来替代实物;(2)对出现的期望行为给予标记强

  化;(3)期望行为坚持一段时间后,转换物质奖励。

  A项幼儿园老师的小星星,是标记,但是这种标记后期不能转化为实物,因此不是代币管

  理。

  B项表扬的次数可以看做是标记,每月是行为坚持的时间,确定的当月奖金是转换的实物

  ,因此是属于代币管理的。

  C项奖券是某种东西,积累奖券的时间是期望行为坚持的时间,最后换取的奖品是转换的

  实物,因此是属于代币管理。

  D项顾客获得的积分是标记,坚持到年底是期望行为坚持的时间,最后兑换打折卡是转换

  的实物,因此属于代币管理。

  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5、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判断考察定义

  题目考察“身份关系”,所以仅需在题干中重点阅读“身份关系”。

  第二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包括“特定的身份利益”。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符合关键词,因此属于身份关系;B项涉及财产利益,不涉及身份利益,属于财产关系,因此不属于身份关系;C项涉及人格利益,属于人格关系,因此不属于身份关系;D项是由财产关系关系引申出的信用关系,还是属于财产关系,因此不属于身份关系。综上,正确答案为A。

Copyright @ 2006 - 2017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