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题及答案(2)
用考网【判断推理】 编辑:谢君 发布时间:2017-01-06 09:18:51
河南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题二
1、佣金指经纪人、代理商等中间人,因介绍买卖而取得的合法收入。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佣金的是( )。
A、某经销商经营名酒,获取每瓶酒出厂价和批发价之间的2元差额
B、小钱是某期货公司的职员,公司每月发给他2000元工资
C、某超市为某企业代销香烟,该企业付给超市营业额的10%
D、经市建设局局长王某介绍,包工头田某承包了某大楼,作为回报,田某向王某送上5万元表示谢意
2、诉前证据保全,是指依诉讼参加人的申请,人民法院对有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对案件有证明意义的证据,在诉讼前对证据加以固定和保护的制度。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对诉前证据保全的申请可能获得人民法院批准的是( )。
A、债务人未能按期偿还债务,债权人申请对作为抵押品的厂房申请诉前证据保全
B、水果商贩李某与供货商王某发生合同纠纷,胜诉后王某仍拒不交付货物,李某申请对该批水果进行诉前证据保全
C、货主因怀疑运输公司在运输途中出卖其货物,诉前申请对运输车辆予以证据保全
D、某公司在市场上发现有商店出卖假冒其品牌的商品,申请对这些商品诉前证据保全
3、第三者责任险负责赔偿保险车辆因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的直接损失。所谓第三者是指被保险人及其财产和保险车辆上所有人员与财产以外的他人、他物。所谓“所有人员”指车上的驾驶员和所有乘坐人员,但这些人下车后除驾驶员外,均可视为第三者。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第三者责任险赔偿范围的是( )。
A、甲驾驶自己的私人车辆出行,途中车辆发生故障。甲下车修理,车辆突然向后滑行,甲被车辆轧断脚掌,本次事故中甲的医疗费用共计5000元
B、甲驾驶卡车向某市运送货物,由于雪天路滑,在避让行人时,发生了翻车事故。经核查,本次事故中车辆损毁及货物损毁费用共计1、9万元
C、甲为某长途汽车司机。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车厢内突然起火。乘客乙被烧伤,财物被烧光。乙要求甲赔偿医疗费用及财物损毁费用共计1万元
D、甲驾驶大巴车送一批游客去参观名胜古迹。到达旅游地点,甲倒车时将在车后绕行的乘客乙撞伤,后乙向甲索赔2万元。
4、共同加害行为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致人损害,或者虽无共同故意、共同过失,但其侵害行为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致使他人人身或财产受损的行为。
下列属于共同加害行为的是( )。
A、甲、乙两人与丙有积怨,甲怂恿乙去打丙,乙没有听从,后来,乙在路上遇见丙并与之发生争执,将丙打伤
B、甲、乙两家居住在同一栋楼房中,两家都有在阳台上养花的习惯,一日大风突起,甲、乙两家花盆均被吹落,一个花盆砸伤行人丙,但不能确定是谁家的花盆将丙砸伤
C、公路上,甲车因刹车失灵撞向乙车,致乘坐乙车的丙受伤
D、甲因与乙不合,对外谎称乙有贪污受贿行为,丙听到此事后不知真假,到处传播,造成乙名誉受损
5、回归教育,是一种认为人的一生应是学习和工作不断交替、相互结合的过程,接受义务教育或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后就业的成年人,应在需要时有返回学校去学习的机会的理沦。
下列教育类型属于回归教育的一项是( )。
A、九年义务教育
B、某厂技术人员为充电,到本单位举办的职工夜校补习英语
C、幼儿同学前教育
D、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二年全曰制学习之后参加一年的实习
河南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题答案
1、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该定义强调“中间人”、“介绍买卖”。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某经销商是直接经营,没有经过中间人,靠赚取出厂价和批发价的差额为收入;B项小钱和公司是雇佣关系,赚取的是工资;D项中王某介绍工程时,不是作为中间人的身份,5万元是谢金而非介绍买卖取得的收入;A、B、D三项均不符合定义。C项某超市是代销上,属于中间人,营业额的10%是代销所得的收入,符合定义。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题干强调“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对案件有意义的”证据。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中“厂房”不符合可能灭失,A不符合;B中“水果”对案件没有证明意义,B不符合;C中“运输车”也案件没有证明意义,C不符合;D中“商品”正在售卖,卖出后难以取得,且该“商品”对“假冒其他品牌”这个案件有证明意义,D符合定义。故正确答案为D。
3、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第三者”,即“被保险人及其财产“、”保险车辆上的驾驶员和所有乘坐人员,但这些人下车后除驾驶员外,均可视为第三者“、”财产以外的他人、他物”。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中的甲虽然下车,但是作为司机,不符合“第三者”的范围;B项中甲是司机不属于第三者,所以没有造成第三者的损失;C项中的乙及其财物都是被保险车辆上的人和财物,不属于第三者范围。D项表述符合第三者责任险定义。故正确答案为D。
4、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包括“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同一损害后果”。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中甲怂恿乙去打丙乙并没有答应,乙与丙发生争执并将其打伤属于个人主观行为,不符合关键词“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因此不属于共同加害行为;B中只有一个花盆砸伤行人丙,从而甲、乙两家并不存在共同过失,其行为并未造成同一损害后果,因此不属于共同加害行为;C中当事人只有两人,甲车车主和乘坐乙车的丙,甲的行为造成丙受伤,不符合关键词“二人以上”,因此不属于共同加害行为;D中丙起到了散布甲的言论的作用,虽然他并没有与甲同谋,甲也没有授意其去散布,但二者的行为结合后造成了乙名誉受损,符合共同加害行为的定义,因此属于共同加害行为。综上,故正确答案为D。
5、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学习和工作不断交替、相互结合”、“接受教育后就业的成年人应该在需要时有返回学校去学习的机会”。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中的九年义务教育,不是工作后进行的教育,C中的幼儿同学前教育,不是工作后进行的教育,D中的实习是教育的一种形式,学生并没有参加工作,也没有工作后返回学校学习,ACD均不符合定义,故正确答案为B。
看过“河南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题及答案”的人还看了:
- 上一篇:河北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题及答案
- 下一篇:内蒙古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