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判断重点练习及讲解
用考网【判断推理】 编辑:焯杰 发布时间:2016-03-29 08:54:45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公务员行测考试逻辑判断重点练习及讲解,希望可以对大家的公务员行测考试有所帮助。
逻辑判断重点练习1:
1、近年,在对某大都市青少年犯罪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失足青少年中,24%都是离异家庭的子女。因此,离婚率的提高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
假设每个家庭都有子女,则以下哪项如果是真的,最能对上述结论提出质疑?( )
A. 十多年前该大都市的离婚率已接近四分之一,且连年居高不下
B. 该大都市近年的离婚率较前有所下降
C. 青少年的犯罪中性犯罪占很大的比例
D. 正常的离异比不正常地维系已经破裂的家庭要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2、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方针政策都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改革开放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改革开放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
以下哪种推理方式与上面的这种论述最为相似?
A. 一切行动听指挥是一支队伍能够战无不胜的纪律保证。所以,一个企业、一个地区要发展,必须提倡令行禁止,服从大局
B. 经过对最近六个月销售的健身器跟踪调查,没有发现一台因质量问题而退货或返修。因此,可以说这批健身器的质量是合格的
C. 如果某种产品超过了市场需求,就可能出现滞销现象。“卓群”领带的供应量大大超过了市场需求,因此,一定会出现滞销现象
D. 凡是超越代理人权限所签的合同都是无效的。这份房地产建设合同是超越代理权限签定的,所以它是无效的
3、在一次机关作风检查中,当场发现有四人上班期间在办公室打牌。单独进行身份询问时,戴眼镜的说:“我们都不是该单位的。”年轻的说:“至少有一人是该单位的。”黑脸的说:“我什么都不知道。”穿皮夹克的说:“至少有一人不是该单位的。”经核实,四人中只有一人讲了真话。
由此可见( )。
A. 戴眼镜和穿皮夹克的不是该单位的
B. 黑脸的是该单位的,但年轻的不是该单位的
C. 年轻的不是该单位的,而戴眼镜的是该单位的
D. 年轻的和穿皮夹克的都是该单位的
4、某国采用了一种新方法来测试献血者是否携带NANB肝炎病毒。在实施这种方法前估计因此将被淘汰的NANB病毒携带者将占整个报名献血者的5%。实际结果显示,仍然有三分之二的携带NANB病毒的报名献血者通过测试而献了血,他们占实际献血人数的10%。由此可以推出( )。
A. NANB病毒的测定是国际范围内医学界的难题
B. 实施测试方法前对被淘汰的NANB病毒携带者数量百分比的估计偏高
C. 实施测试方法前对被淘汰的NANB病毒携带者数量百分比的估计偏低
D. 实施测试方法前对被淘汰的NANB病毒携带者数量百分比的估计非常准确
5、在美国,总额420万美元的大学奖学金津贴去年无人问津,因为许多奖学金项目没有吸引到合乎项目标准的申请者。这在一个每年有成千上万名有前途的学生付不起学费的国家是一种惊人的资金浪费。因此这些奖学金的标准应当被修改。下列哪一项如果为真,最支持上面的结论?
A. 许多奖学金无人领取并不是因为它们的合格标准太严格了,而是因为这些奖学金项目很少宣布它们的存在
B. 一些奖学金项目已经发现在没有进行冗长并且昂贵的法律程序的情况下不可能修改它们的合格标准
C. 去年,大量的奖学金项目发放了所有的可获得的奖学金津贴,大部分项目也有非常严格的合格标准
D. 某些奖学金项目仅仅接受学习某一确定的专业的学生的申请,但是美国的大学不再提供那些奖学金项目所指定的领域的专业
参考答案:
1.A。题干中的结论是离婚率的提高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原因是失足青少年中离异家庭的子女占24%,A项中指出离婚率十年前已接近四分之一,则青少年中应有近四分之一是离异家庭的子女,因此,由“失足青少年中离异家庭的子女占24%”无法推出“离婚率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削弱了该题干的结论。
2.考查直言命题的三段论推理。大前提: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方针政策都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小前提:改革开放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结论:改革开放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A、B两项均不是三段论,C项错在大前提是可能的语气。而结论中是肯定的语气。只有D项与题干论述相似。
3.考查直言命题的对当推理。戴眼镜的和年轻的说的话是矛盾的,二者必有一真一假。所以,黑脸的和穿皮夹克的说的话都是假的,由穿皮夹克的人的话为假可推出所有人都是该单位的。正确答案是D。
4.分析推理类题目。由“仍然有三分之二的携带NANB病毒的报名献血者通过测试而献了血,他们占实际献血人数的10%”可知,被淘汰的三分之一的携带NANB病毒的报名献血者占实际献血人数的5%。而实验前的估计是“被淘汰的NANB病毒携带者将占整个报名献血者的5%”。由于报名献血者的人数等于实际献血人数加被淘汰的人数。因此实验前的估计高于真正被淘汰的人数。故答案选B。
5.加强型题目。题干由大量奖学金无人问津推出“这些奖学金的标准应当被修改”的结论。
A项说明奖学金无人问津是“另有他因”,削弱了结论;B项是无关项,能否修改标准与是否应当修改标准无关:C项说明奖学金项目的严格标准并不影响学生申请和奖学金津贴发放,削弱了结论;D项说明这些奖学金项目所指定的专业标准有问题,应该修改,加强了结论。故答案选D。
逻辑判断重点练习2:
1.作为意识的“本体”的人脑,必然是现实的人脑;现实的人脑总是长在现实的人身上的;而现实的人又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的。所以( )。
A.人脑是意识的真正本体 B.人本身是意识的真正本体
C.社会关系是意识的真正本体 D.意识没有真正的本体
2.西欧在建立文明社会时打破了原有的氏族关系,建立了以区域为中心的政治关系。中国与西欧不同,它在建立文明社会时没有打破原有的氏族关系,相反却以氏族关系为依据,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起国家制度,这样的国家是以家族的宗法关系为主干的,所以( )。
A.西欧的文明比中国的文明先进
B.在中国文明里,国便是家,家就是国,家为国的本位,国是家的放大
C.西欧文明不重视血缘亲情关系
D.中国的文明比西欧的文明先进
3.香港“廉政公署”自1974年成立以来,强力肃贪,共调查2200多件贪污、行贿案件,检控涉案不法政府官员1355人,以香港弹丸之地,调查案件如此之多,涉及人员如此之众,但并未阻碍香港的经济发展与繁荣。可见( )。
A.反腐败斗争会影响经济建设
B.反腐败斗争本身是不会影响经济建设的
C.香港的贪污腐败现象十分严重
D.香港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有一支廉洁高效的公务员队伍
4.作家在其晚期的作品中没有像其早期那样严格遵守小说结构的成规。由于最近发现的一部他的小说的结构像他早期的作品一样严格地遵守了那些成规,因此该作品一定创作于他的早期。上面论述所依据的假设是( )。
A.作家在其创作晚期比早期更不愿意打破某种成规
B.随着创作的发展,作家日益意识不到其小说结构的成规
C.在其职业生涯晚期,该作家是其时代惟一有意打破小说结构成规的作家
D.作家在其创作生涯的晚期没有写过任何模仿其早期作品风格的小说
5.在政府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权利义务关系中,政府的权利很大,其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相对较大;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权力较小,其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相对较小。因此( )。
A.政府在这个权利义务关系中吃亏了
B.生产者和消费者在这个权利义务关系中处于不利地位
C.从某一单一主体来看,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不存在谁吃亏的问题
D.两个方面都吃亏了
参考答案:
1.C。【解析】这是一个典型的判断推理题。本题包括3个陈述,作为意识“本体”的人脑,必然是现实的人脑,为大前提,由后两个陈述可知人脑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的,所以,可以得出结论,社会关系是意识的真正本体,故C正确;A、B则不能从陈述中推出,D完全错误。
2.B。【解析】陈述中没有做两个文明之间的比较,所以A、D不正确;陈述中只说西欧在建立文明社会时打破了原有的氏族关系,并没有说西欧文明不重视血缘亲情关系,所以C不正确;由陈述中还可知,中国文明社会是以家为依据和纽带建立起来的,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家为国的本位,国是家的放大,故B正确。
3.B。【解析】由陈述明显可以得出结论,反腐败斗争是不会影响经济建设的,故B正确;A与陈述相反,排除A;C中说法正确,但只是陈述的一个方面,是片面的,排除C;陈述中提到香港贪污腐败案件多,人员众,并未提及有一支廉洁高效的公务员队伍,故D也可以排除。正确答案为B。
4.D。【解析】本题可使用排除法。要选择论述所依据的假设,那么这个假设应该与题干中论述的说法一致。A项的说法与题干第一句话就矛盾,显然错误;B项题干中只说明作家的晚期小说没有严格的遵守小说结构的成规,并不意味着作家就意识不到这种成规的存在,B也不能选;C项题干中并没有说明同时代其他作家的情况,故C也是不能选的。
5.C。【解析】由陈述可知权利与义务成正比例关系,权利大则义务大,权利小则义务小,所以C为正确答案。从陈述中不能直接推出哪一方面吃亏的问题,因此A、B、D可以排除。
- 上一篇:逻辑判断考前练习 答案解析
- 下一篇:逻辑判断重点练习及答案解析